出色的作文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积累丰富的词汇,细致入微地描绘生活,能让作文更具感染力与深度,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与文字的故事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与文字的故事作文篇1
小时候,还没有上学,妈妈就教我背诵一些古诗词,就算是妈妈给我讲解过这些诗词的大意,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背这些,权当“任务”去完成。
一年级暑假的一个傍晚,全家去露天泳池游泳,天渐渐黑下来,泳池边的路灯突然亮了,就在那一瞬,看着池中的光影,我不禁吟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身旁的爸爸妈妈被我惊呆了,都表扬我引用得很贴切,桔红色的灯光确实像夕阳的余晖,池面一半是灯光照出的“晚霞”,一半是初升的月亮映出的朦胧。这该就是爸爸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三年级,爸爸送我一套蔡志忠先生的国学漫画,我最喜欢其中的《论语》,经常拿出来翻看。后来去南京旅游参观夫子庙时,我对妈妈感慨道:“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现在我想对孔子说,吾现见刚者。”妈妈问我从何得知此语,我说是《论语》,妈妈问我可以写出来吗,我真就一字不差地写出来了。妈妈告诉我,这段话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无欲则刚”,妈妈说她看到的是“无欲”,而我看到的是“刚”,妈妈的话我还不太懂,但我觉得有趣,记在了心里。
这时我发觉,以前,我把背诗当成任务,后来,我把背诗当成兴趣;以前,我觉得这些诗书都无用,而如今,我看过的、背过的诗书,早已是我言行、身体的一部分。
南京归来,妈妈送我一本杨伯峻先生注解的《论语》,妈妈说,每个人对《论语》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我看过蔡志忠先生理解的《论语》,现在可以再看看杨伯峻先生所理解的《论语》,有一天,我也会有自己的《论语》。我认为,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论语》,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的《论语》会不断的被修订。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诗书,纵使我达不到才华横溢、出口成章,至少也可以引经据典,落得个语言优美。
我与文字的故事作文篇2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语言文字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交通的桥梁,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结晶。作为小学生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说好普通话,写好标准的中国文字。
简简单单的笔画构成了千千万万神奇的汉字,赋予了神奇的语言的与众不同的魅力。“一字值千金”这句话说的真没错,就如我以前读过的文章中说把“乌鲁木齐”写成“鸟鲁木齐”,就这一点之差,使18万元的物品成了一堆废品,18万元就这样付之东流了。古人有“一字值千金”之说,现在看了这个“一字值千金”之后,才觉得在写文字时一定要认真,否则不但会闹笑话,有时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有些同学认为这一撇一捺的根本就不算什么,错别字一大堆。现在,我就深刻体会到“一字值千金”的重要性。我们如果小时候就这样不规范的写字;不重视错别字的重要性;不认真的读书,那么以后会犯严重的错误。所以请大家都不要小瞧我们中国文字的规范标准。
“太姥山”是我福鼎的一座名山。但是,“太姥山”的“姥”可考倒了游客们。记得我曾经去太姥山,想一览名山的风采。路上,我听着游客们络绎不绝地称赞太姥山。其中,一个年轻小伙子的话语让我哭笑不得:“这太姥(lao)山真奇特。”过路人听了笑得前俯后仰,年轻人疑惑不解。原来这太姥山的`“姥”读mu,而不是读lao。是多音字。这位年轻人为他的不标准语言羞愧地低下了头。标准的读音多么的重要啊!
想必大家都看过《汉语桥》吧!有些外国人能把中文说得比中国人还好!连外国人都能说好中文,何况我们呢?
文字是我们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密不可分为什么还要把文字读错,写错?绝不可以让错误误导人们,不要被错误蒙蔽双眼,可不要将错误发扬下去。语言文字它们可不是一个个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小精灵!所以,我们要写好文字,说好标准的普通话!
我与文字的故事作文篇3
从孩童时的咿呀学语,到上学时的认字,再到现在的读书、写字、看报,语言文字与我无处不相逢,它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记得小时候认字,我把“傍晚”读成了“旁晚”,还会把“国家”读成“玉家”,把“回家”读成“口口家”,妈妈至今还把这些事情当做笑话来笑我,每次我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这也让我知道,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多么重要。
暑假,我和家人去了美国,在异国他乡,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连接意义。同我们一起旅行的,还有几位年纪大的家人,他们在国外语言不通,也不习惯吃当地的食物,所以,我们只好去唐人街吃饭。来到唐人街,远远看见一个大门楼。门上盘踞着两条巨龙,威武极了,门店上方都有大大的红灯笼,漆成红色的大柱子,还挂着大大的繁体字招牌,看到这些建筑就仿佛回到了中国。特别是走进门店,服务员都说着流利的中国话,家里的老人到了这里才畅快起来,话也多了起来。我们有一次来到了一个湘菜馆,这里的老板40出头,告诉我们,他的老家就是湖南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回去过。他告诉我,虽然他没有回过湖南,但是他从小跟着父母学会了湖南话,听到我们说的湖南话,他觉得特别亲切,仿佛我们就是他的亲人。每当他思念祖国的时候,他就和来自中国的客人聊聊天,了解祖国的发展情况,他觉得,这样也算是他回到了中国。听着这一席话,我十分感动,语言文字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纽带,不管走到哪里,拥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字,我们就是一家人。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汉语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加上一个偏旁,就换了一个读音,换一种读音,它又变成了另外的一个意思。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了,我希望能把中国的语言文字推向世界,我希望我与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一同并进,走向世界!
我与文字的故事作文篇4
妈妈说,我在两三岁的时候,就每天缠着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等到大了一点,又开始缠着要给他们讲故事。现在想来不禁有些好笑,那些故事顶多不过是几篇童话而已,可怜的爸爸妈妈竟然被几篇童话“骚扰”了这么久。在那时,这些却是一个孩子单纯的、对语言的愿望和喜爱。
我爱阅读,喜欢一篇篇文章中那一脉脉情谊、一段段故事。那些深奥而又变化多端的文字,既能端庄齐整,又能随性洒脱;既柔情似水,又傲骨铮铮。这些墨色的精灵组合起来成为句子、文章的时候,就更加千姿百态、妙不可言了。“最是书香能致远”,看看吧,读鲁迅时,感受到的是严肃中带点诙谐,诙谐中又暗含讽刺;这些文字到了朱自清的手里又能变个样子,忧伤文静地细细叙说着。字有灵,人类虽是它们的创造者,却并不是人人都能领悟它们最深处的美丽。
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词”。其实我是不懂得怎样鉴赏、品析古诗词的,那些意象、修辞我似乎都只是一知半解,但我喜欢词的韵律,那其中包含的美丽清愁、悠远清雅的情思,令人怦然心动。如果可以的话,我要去看看“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苏杭,那是苏东坡最喜欢的地方;我还要去看看黄州的`月亮,道声“明月几时有”,是否真的“何似在人间”……与词的相遇,是我生活中最美的部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仓颉造了字,于是天降下谷物,鬼怪都开始哭泣,原因是文字被创造之后,人明白了事理,它们就没有那么方便地横行人世间了。如果这是真的,那仓颉真是功不可没。是啊,如果文字没有出现,人们的生活将会何等枯燥乏味。遥想千年前的船夫撑着船篙高唱“山有木兮木有枝”的轻松快意,曹操登临碣石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情壮志;李太白微醺时吟诵“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抵万钱”的自由狂放……那都是何等的幸福美妙。
我与语言文字一次次邂逅,都是梦、是诗、是生活中最精彩的。
我与文字的故事作文篇5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语言是人的共同结晶。
语言是一种神奇奇妙的东西,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唤醒那些不该沉默的东西!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语言,各种各样的颜色。中国文化特别深刻,豪放深情。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教我唱歌,背诗,学普通话,语言愉快愉快。“杆子宽板凳长,杆子想绑板凳,板凳不想绑板凳。”"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吐葡萄皮不吃葡萄.""粉墙上画着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凤凰、花凤凰."“鹅鹅鹅,宋湘田歌,白发浮绿水,红掌拨浪。"啊!好聪明的`中国人,好漂亮的中国人,像一个缠绕紧密的中国结,牢牢地团结了五十六个民族。
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学汉字。每当我写一个字,都会轻轻感叹汉字的神奇力量。“横”、“竖”、“左”、“那”这几个简单的笔画组成了几千个字。一个“嗨”字让我们开怀大笑,一个“愤怒”字让我们容光焕发,一个“悲伤”字让我们感到苍白悲伤,一个“喜悦”字让我们开怀大笑,非常开心……!生活中的话也很有用处。比如家庭分离,我们难免会想念对方,所以会用文字来表达思想。用文字表达感情,和别人交流,让别人更了解你,和别人交朋友更了解对方。也可以通过文字了解抗战的艰辛,了解长城的雄伟,大海的波涛汹涌,锦绣的山河。文字给我的生活涂上了五颜六色的色彩,画出了我心灵的轨迹,就像天空中的星星,美丽而不可或缺。
文字和表情带给我快乐,让我的情绪表达出来,让我们的心像清泉一样清澈。学习汉语词汇是每一个中国人后裔的骄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我愿意在文字和表情上漫游,越走越深!
我与文字的故事作文5篇相关文章:
★ 我与经典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