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读后感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在读后感中,我们可以挖掘书中隐藏的深意,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大家可以在读后感中对比书中观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幸福的种子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6篇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1

瑶瑶马上就六周岁了,“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却是我第一次读,第一次去思考怎么样和孩子共读。

想起瑶三岁刚入园的那两天,中午不睡觉总是哭着找妈妈,唐老师陪着她。很幸运她们找到了《巴巴爸爸的诞生》《巴巴爸爸找巴巴妈妈》图画书(之前在家我给她讲过),于是唐老师就给她讲。也许听故事的时候真的可以融入,瑶开始安静下来。一中午这两本书瑶不厌其烦的听着,老师稍微停一下,瑶就会说“多讲几遍”,两本书大概讲了十几遍,情绪稳定了下来。感谢所有的常青藤老师对孩子的关爱!

一、识字与读书

松居直先生写到“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瑶最先接触的汉字是巧虎早教系列配套玩具“巧虎汉字王国挑战机”。当时拿识字卡片给她看过几次,再问她,居然能很正确的把字念出来。刚觉得有点小惊喜,随后却发现在纸上写出来的字她却很陌生。才发现其实她一直在读图,看到上面小图中人的嘴角有几粒米,人的眼睛是朵花,哦,就知道妈妈问她的时候回答读“米”和“花”。

也试过给瑶讲故事的时候,拿手指读。瑶有点排斥,其实连我自己都不太喜欢,总觉得自己读的时候感情少了好多,很难再融入其中,于是放弃。松居直先生说“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放弃心中其他想法,只要孩子读书感觉到乐趣,那就是最好的。

二、读书与想象力

看完这节愈发感受到想象力的重要。之前觉得孩子上课无心听讲或中途分心,原因只有一个“注意力不集中”,却从未想过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直到看到松居直先生的分析“那些中途分心的孩子可能一开始很专心地听故事,脑海中也浮现出了一寸法师的`模样,甚至还描绘了其他细节,但是可能当老师讲到一寸法师到达“京城”时,孩子在理解上产生了障碍。因为孩子不了解什么是“京城”,没有办法想象京城的样子,于是一寸法师失去了表演的舞台,故事无法进行下去,就好像电影演到一半,胶卷突然出现问题了,影像断断续续,无法连接,一点儿也不精彩,所以孩子自然把注意力转到其他有趣的事物上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想象力是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得来,体验越多,想象力越丰富。图画书正好能提供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使孩子想象力更加丰富。瑶瑶前段时间迷上了《看里面》揭秘系列图书,揭秘海洋、揭秘名宫殿,揭秘地下等等,每次讲完或自己看完都会有一些惊喜和感叹。遗憾的是我总觉的晚上时间太短,瑶入睡前还要再看一个动画片再加好多为什么,所以看书的时间也就相应的减少了。

瑶喜欢画画,家里没有电视,所以她自己在家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坐桌边画画,还喜欢当老师教我画。图画书是她画画题材的重要来源,把喜欢的画面记在脑中,再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锻炼孩子想象力应该也大有益处吧。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2

看了部分《幸福的种子》,虽然没有都看完,但是对于里面的有些话还是相当有感慨,回想起女儿小时候根本不爱看书,把书当作用来撕的玩具到现在喜欢看书,各种书籍都涉猎甚广,有些书可以一看再看,不禁觉得自己很是庆幸,每次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不算太远时就能及时迷途知返,虚心总结,最后做到快乐阅读,快乐学习,还培养了亲密的母子关系,并同儿子一同进步,一同成长。

“图画书对于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做到很难。曾经买来的书都是关于怎么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这方面那方面的能力的,励志的,成长的。这些书到现在大部分都还很新,因为大人孩子其实都不爱看,出于大人的功利性却不得不看,但由于短期不出效果的,这就需要坚定的信仰,还需要一种近乎苦行僧修行的坚韧–这样断断续续,松一阵紧一阵,发现这种看书实在是很痛苦的事情,小小的孩子有一次竟然说,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当小孩是最糟糕的,因为当爸爸妈妈,还可以训小孩。当时,这些话,如当头一棒。回想我的童年,充满着快乐的记忆,而我,又想给我女儿什么样的童年?学习,不应该是件快乐的游戏吗?“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想想那些爱看书的孩子,一定是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了。而女儿不爱看书,也是因为我让他读书的目的不单纯吧。反省之后,静下心来,换种方式,找一些他爱看的书,每天晚上睡觉前半个小时都是母子俩搂在一起,坐在床上看书讲故事的时间。那个时候,女儿有问不完的问题,有的故事要求你一讲再讲,一看再看。不知不觉中,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她的各种词汇生字量都大增,好像是由一个量变到了质变的过程,然后自然而然变得爱看书了。而这段睡前时光,也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时光安静,内心充实,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都在我的身边。

想起自己小时候如何沉迷于小人书,连环画,她爸爸就去旧书摊给他收集了很多连环画。有些经典之作,如《杨家将》,《岳家将》等,果然孩子爱不释手,而我们也经常和她抢着看,重温了一把当年的乐趣。注视着孩子的脸庞,体会着这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并在与孩子看同一本书的过程中,与孩子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让一家人在同一条路上携手并进,真的是很快乐的时光。

可惜的是,大人总过于小视这种快乐,总是忙忙碌碌还认为自己是为一家人的幸福在忙碌。于是等他自己爱上看书后,我陪他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的事情要做啊,你能不能自己去看书?”逐渐变成了我经常说的话。是的,我经常要加班,是为了给家里挣钱;我还要买菜做饭,是为了让家人吃好;偶尔得闲,我还需要有自己的一小会儿时间与空间与朋友煲煲电话粥,看看自己的书,不想被打搅。还美其名曰为“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其实这一切,哪里比得上跟她一起分享他的世界的重要?给他做一顿好吃的,哪里比得上与她一起看一本好书给他带来的快乐多?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认为,给孩子买她爱看的书,就可以了。看到孩子津津有味的在那里看书,一点儿不来打搅你,觉得真好。

那么发现了,就得纠正。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心急或者不安,只会影响孩子读书时的情绪,我强迫给她看我认为有用的书,或者通过说教灌输好好学习的思想,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不是很有用了,说不定还物极必反,激发他的逆反心理。“父母一个劲的催促孩子读书,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有害。阅读是一种乐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边应该布满有趣的书,而不是父母认为对孩子有用的书”。这个时候,我没有粗暴的剥夺她看她爱看的书的权利,《红猫蓝兔七侠传》,《舒克和贝塔》,她依旧可以看,但我会与她一起看,还进行适当的讨论,但有意识地减少这类书的阅读,而且根据他好奇心强,好问问题的特点,逐渐引导他去看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书,从而进一步促进她的思考,并且体会阅读的快乐。

有了这些体会,去买书的时候,就有了简单可行的法子,那就是她挑一些书,我挑一些书,然后我把她挑的书过滤一遍,她把我挑的书过滤一遍,最后留下的是我们都认为好看的书。当然这个最后结果,是一个和谐的商量出来的结果。回家后,买来的书,我们必然一起看,并兴致勃勃地交流。我想用这种方式,传递我们之间的爱和理解,让幸福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那么纵然他现在有点淘气,有些顽皮,有时也犯错,但终究会长成良木。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3

这是一本值得我反复拜读的书,是一本让我想要流泪的书,我不知道绘本还可以如此神圣,知道了什么叫做专业。读书也要如此的专业?而不是信手抽出一本来就给了儿子。

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让我看了一本如此重要的书。

再次表达我对松居直先生的尊敬与感激。

“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以前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对于日本的图画书我完全没有概念,后来在读了先生的书,突然才发现,绘本之中竟然有如此之多是出自于日本。而且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的最爱,圣斗士星矢。二分之一之乱马……,想起了巴学园,《窗边的小豆豆》,又一本让我流泪的书。我应该如何感谢让我走入绘本世界的人呢?其实还真的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我算是进入了绘本的王国。但是我天生就爱书,家里有着数不清的书。然而有了儿子,我的书柜完

全被儿子的书放满了。一本本都是我挑选出来的。从最初的不懂走到了现在,一本又一本的书,让我跟儿子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日子,从最初的攻利心,到现在,真正的跟儿子去享受书带给我跟儿子单纯的小幸福。不不再是一个问题。学到什么不再是我所关心的内容。想起每一个周未,我跟儿子一起读着这些书的快乐时光。阳光。温暖,书,儿子和我。这都将是我这一生最最珍贵的回忆。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4

?幸福的种子》,这是一本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的图书。它通过让家长和孩子共读图画书来架起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沟通,带领着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上的爱与快乐。

这本书不同于平常,不是仅仅由孩子一味的去读,而是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 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我想,这不仅能使孩子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孩子如何去感受快乐和爱,我想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图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的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5

?幸福的种子》是我的一个做童书编辑的同学大力推荐的。她说这本书对她的影响特别大,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本书。

后来趁着当当打折买来,特别薄薄的一本,经常把它放到随身的包里,打算有时间的时候看,但是将近一年时间过去了,最近才逼着自己看完。其实,只要集中精力,两三个小时就能看完的,拖延症晚期患者真是无可救药。

书的作者是松居直,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整本书看下来的感觉,可以借用序言作者文中的话“其著作不那么系统化,不那么条分缕析,不那么引经据典”,虽然有章节之分,但是要从中提炼每个章节的思想还是有点困难,因为其全书都在翻来覆去的阐述那几个核心思想,但是书读起来很舒服,一如序言作者所说“那些娓娓道来的话语,让人觉得更可靠”。

作者从其亲身经历来引入话题,成年后的自己,对婴幼儿时期妈妈读过的图画书、摇篮曲、儿歌等记忆犹新,重新读或唱的时候有温暖快乐的感觉,而对上学后老师要求记忆和背诵的文字或歌曲却没什么印象,经过思考,其认为“快乐”与否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不是伴随着心灵的满足,不管是歌曲或者词汇都很难留下记忆。

所以,这本书,通篇都是在阐述,家长应该充满爱意的为孩子读图画书,读书时候最好是抱着孩子,跟孩子有肢体接触,读书时不应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6

前几日,有幸拜读了松居直着的《幸福的种子》,一口气看完,心中感触颇多。这本书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书中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非常的有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松居直着的《幸福的种子》,告诉我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使我开阔眼界,改变我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

如何给孩子读图画书:其实也一直也是我很疑惑的问题,应该怎么样给孩子读图画书呢,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图所附的文字呢,还是对着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种子》以后,这个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松居直先生认为,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

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定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松居直先生还特别强调图画书的作用,图画书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更不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它唯一的作用是带给孩子乐趣,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松居直先生可以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同时也是最坚忍不拔的图画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旗帜鲜明的坚持一个观点。就是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用来学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当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用好的图画书,通过父母给孩子读书,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品幸福演讲稿6篇

感受幸福作文400字推荐6篇

感受幸福作文400字参考6篇

做幸福教师讲座心得体会6篇

幸福800字作文8篇

幸福草作文精选7篇

幸福草作文模板8篇

奋斗最幸福作文5篇

幸福草作文优秀7篇

幸福草作文通用5篇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