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记录下影片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和启示,影片中的台词让大家爱深深地沉思,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候就需要写观后感来记录,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1

近日,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电影院,观看了《新喜剧之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周星驰,大意是:一位名叫如梦的演员梦想成为知名的演员,但她只是个跑龙套的。虽然如梦在表演中受了不少苦,但是由于她十分坚强,坚持不懈,然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最终实现了她的梦想。其中最好笑的是如梦的爸爸,表面上冷漠无情,可在背后却为她默默付出了许多。比如:当如梦要订票去北京参加电影的角色竞选时,他知道后立刻给如梦订了机票,还是头等舱呢!他虽然跟如梦说不要回家了,但又说:“拿家里的钥匙了吗?”真是一个有趣的好爸爸。

如梦人生的道路上吃了许多苦,才换来了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值得的。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虽然努力了不一定那么快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一次,我和好朋友陈欣怡比赛跑步,有好几次我都败下阵来,我和妈妈说,我想要多加练习,超过陈欣怡。妈妈同意了。正好要放暑假了,我利用这个时间练习跑步。开学了,我找陈欣怡进行跑步比赛,一连三局我都赢了,陈欣怡佩服的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和如梦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它是甜甜的,蜜蜜的,舒服的,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的。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2

昨晚,不经意的看了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片尾,觉得有深意。在床上用手机看了一遍,心中好个感动,白百何你这个可爱的疯丫头,大过年的害得我流了好多泪水,但是心灵却清澈了许多,是啊!过年需要打扫、要祭祀、要打牌、喝酒、其实心灵也需要除尘、这部电影就是节日里的一道心灵大餐。我要为你点赞!

从前我喜欢看大片。由一群资深的老男人指导的,主题不是国仇家恨就是爱欲悲欢。动辄就是史诗级,反映大时代。故事逻辑严密,画面精美考究,场面波澜壮阔,哪哪都好,然而就是有一点不对。流于俗套,程式化。

我们早看腻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君王,有美貌更有节操的佳人。

看腻了巨擘大腕导演们打造的蒙着灰尘的厚重价值观——家国大义、真爱无敌、美女配英雄的所谓正能量的影视,因为不走心,所以没感觉。

还有些影视。除了无厘头的穿越,就是恶搞,抗战剧,多好的爱国主义题材,被脑残的神剧导演们,拍的令国人汗颜,智商低的何等地步。对不起了!导演们我只顾发牢骚,忽略了您们的感受,您现在还炙手可热,正襟危坐于庙堂之上,失礼了!我怎么这么不合时宜。

咱还是谈谈“肿瘤君”吧!

问了一下百度,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故事中的女孩叫熊顿,2012年她就走完了精彩的人生三十年。她顽强的精神与豁达的生活态度使我肃然起敬,此时我只能说:愿逝者安息!

我们还是回到电影, 这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的故事,但导演把它拍成了一部很正的喜剧片,欢乐多多,却能让人在笑的时候饱含眼泪,那种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悲伤,还有不舍和怜惜。看完影片有何启迪那?那就是它给了我们:

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笑看未来的乐观,

对现在的生活的自省。

擦干泪水,抚平心境,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一下生活,在职场打拼,为生活搏命之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到泰山之巅看看日出、去漠河观赏北极光的神奇、去西藏和蓝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别总说为谁谁活着,一句话“命是自己的”。

“爱和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这是熊顿说给大家很有哲理的一句话,仓央嘉措也说过:世间事除了生与死,没有什么大事。但在生与死中间“爱和被爱”真的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了,熊顿与她造就的这部电影,给在世之人,给混混沌沌之你我他,留下了太多的东西,让我们想到理想、健康、追求、归宿、父母、亲朋。所以——

为了爱——我们要爱自己,

为了被爱——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

因为爱——就要有理想、有健康。

应为被爱——我们就要尽心的爱别人。——我们就要活得更精彩。

在熊顿的身上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善,善是人性中的最美好的品质,每天都在死人,每天都有人被检查出患肿瘤,但柔弱的熊顿用纯真与善良赢得了别人的爱,这个世间我们也许阻止不了悲剧与罪恶,但我们可以弘扬真与善。充满善的世界即便是死亡也会是温馨安祥的。

想了好多——好多——

还是用电影的模式结束吧!

滚蛋吧!功利。

滚蛋吧!冷漠。

滚蛋吧!疾病与贫困。

滚蛋吧!所有的蝇营狗苟。

滚蛋吧!所有的不尽人意。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3

听果果姐看完后,说,整场都在哭,第二天早上眼睛肿了

开学事情比较杂乱,断断续续地把它看完了。

首先,我们要懂得,不要熬夜,珍爱生命,远离加班。而且,要健康生活,比如不熬夜,不吃零食,太多的甜食。坚持运动,锻炼身体。不要为了好看不要温度。等等......当然,这些都不是主题,但是,我想这是最重要的吧。

第一点,熊顿,在生病期间的乐观心态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不要认为生病了就是万念俱灰,其实,我们还可以继续热爱生活。还有一处打动我的是,熊,在生命的最后列举出了那么多她想做的事情。比如,跳芭蕾舞,那么美。去夜空下垂钓,给父母做一顿色香味儿俱全的饭菜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小的事情,我们平时没有好好珍惜,所以,现在显得好珍贵。

第二点,熊,自己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很不容易。稍稍不注意就会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所以,加班不是情愿,加班有时是被逼迫的,也可以是自愿的。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都拼着生命去工作啊,压力大啊,竞争激烈啊。父母让她回家,她不会。但是,当病魔来袭时,她觉得家是最能给她力量和温暖的地方,也是心灵最放松的地方。谁不想在父母身边快乐地生活啊,可是,我们已经长大了,要自己独立生活,去外面生活。我们不能总依赖父母,我们还要孝敬父母呢啊。

第三点,熊虽然自己在外,但是她又好多好朋友,艾米等等。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一起过生日,一起出去吃饭,放肆的青春,尽情地减压。所以,我想有一帮这样的好朋友。

第四点,熊,本身性格很好。所以,才有如此多的好朋友。她无私地帮助身边的人走出心理困境,她用她独到的思维拯救他们。

她和艾米吵架了,因为她不想艾米和她一样加班致死,所以,她太激动了,好朋友吵架了,临走时,艾米去日本,走在熊的房门前很想去道别,熊也在满心期待着。可是,门没有被敲响。最后的最后,两人是在两个世界相见了,这就是人生啊。艾米一定很伤心很伤心。

最后葬礼上,熊自己主持,她也很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爱她的爸爸妈妈,朋友们,但是她很乐观,不让大家过于伤心,欢乐气氛下实质是悲伤,她反而劝解大家在未来人生之路上,学会并坚持爱与被爱。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4

大年初一,赶了个大早去电影院,就是为了看看《新喜剧之王》。

电影的主角是鄂靖文,但海报里的人,看完电影我才知道,转过身来他是王宝强。

当王宝强光着膀子从片场被赶出来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凌凌漆那个又肥又油腻的脊背。所以,当王宝强被导演骂不懂演戏的时候,怎么知道周星驰不是在警示自己。毕竟表情做作、略显浮夸一直就是周星驰的标签。

在大年初一的春节档,周星驰选了一个名不见经传,长相不算漂亮的新人撑起整部电影;又选了王宝强来搭档鄂靖文来抗衡宁浩、成龙、韩寒或者是黄渤和沈腾,你说周星驰哪儿来的自信?相反,周星驰从来就不是一个特别自信的人。这样的一个卡司阵容,《新喜剧之王》在春节院线票房、口碑双扑街的可能性之大,周星驰不会预料不到。那他依然坚持这么拍这部电影,一定不只是单纯为了拼票房。

我看到有人看完电影,大言不惭写了一篇文章让周星驰去体验生活。我想说的是,周星驰这部电影只有励志这个主题,是给所有人看的,鼓励所有人都要心存梦想,努力奋斗;但表达励志的手段,却只有电影人才能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跑了很多年龙套的人。

周星驰所体验的“生活”,很多普通人都没有经历过。

周星驰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是母亲非常艰难的把他拉扯成人。一个离过婚的家庭,自然不可避免的会有非常激烈的父母争吵。这些,在《新喜剧之王》里出现了,甚至我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会觉得如梦的爸爸骂的太过分了。但在周星驰的记忆里,我相信他承受过比电影里更加过分的言辞。

周星驰不仅在单亲家庭长大,而且至今未婚未育。也许他预感到自己没机会当爸爸了,所以他拍了《长江七号》,过了一把自己当爸爸的瘾。而且,《长江七号》里也是个单亲家庭,周星驰把自己小时候的遭遇,比如想买玩具但是买不起,捡别人的旧球鞋穿、打蟑螂,还有和亲人相依为命的生活经历,都略显夸张的拍进了电影里。

?新喜剧之王》里面开头很集中的使用了许多老梗,一直到如梦的盒饭被踢掉,因为没吃饱不得不去额外要盒饭,结果被骂走。在《喜剧之王》里也有这个桥段,但在《新喜剧之王》里,如梦因为有了父亲的暗中相助,所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份盒饭。如梦一边吃盒饭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背后支持着他,而这种神秘并且有力的力量,不就是周星驰梦寐以求但从未享受过的父爱吗?

影片的最后,如梦一年过后拿到了最佳女主角的奖项,在领奖之前,她的父亲坐在身后,注视着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承受磨砺的心痛,分享获奖的喜悦,这不也是周星驰的梦吗?

戏如人生,人生如梦。如梦,不是周星驰电影里第一次用这个名字。

如果这部电影只讲述了如梦的故事,那它的意义或许没有突破前作,仍是局限在的小人物的奋斗悲情之中。而过气影星马可的出现,则很明显是用来借喻电影圈一些让周星驰非常看不惯的人和事。马可演技浮于表面,但因为是大腕,不仅仅有一个嚣张跋扈的助理,还可以随时对导演指手画脚,因为记不住台词还可以去念1234然后做后期配音。马可后来的遭遇,对所有的影人都是一个暗示,如果不努力,谁都可能随时跌回到起点。

马可的扮演者王宝强,他的演艺生涯和电影里的如梦契合度非常高。影片最后,如梦对一位相貌平平的粉丝进行一番鼓励后,粉丝满眼希望并展露出灿烂的微笑,不就是周星驰拍这部电影最大的用意吗?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5

这是我十几年前看的电影,影评却写在十几年后;你十几年前的梦想,总要在十几年后才能实现,正如周星驰,自我奋斗是成长为喜剧之王最必不可少的要件。爱情也好,事业也罢,唾手可得是意外,渐渐斩获才更令人喜悦,而这一切都需要过程。

渐渐褪去周氏喜剧略显癫狂的色彩,《喜剧之王》用一种笑中带泪的方式将观众的视角带入对生活本质的分解,是对人生哲学的探讨,也是暗自思量下对愈发躁动俗世的冷静思考。少了一些《美人鱼》的商业性因素,十几年前的《喜剧之王》更接地气,在润物无声中把周星驰的成长过程娓娓道来。在我还没有开始叫他星爷的时候,夸张的表情和夸张的笑声是我对他喜剧风格的最初印象,而且每部片子的剧情都处理得很到位。虽然这部片子的结局部分略显牵强,但瑕不掩瑜,用观赏喜剧之王的逆袭之旅来反思自己的奋斗轨迹,波澜不惊的剧情中,是对每个人生存状态和明日可期的自我会意。

屌丝之地,富帅之巅,无论哪一种层面,都有喜有悲,有笑有泪。尹天仇,一个在底层用力挣扎的梦想青年,幻想着有一日将演员的自我修养抛洒在银幕里,满腔热血之下的卑微,是因为梦想一次次被击的粉身碎骨。剧场的盒饭大叔从未用正眼瞧过他,“命比蚁贱”的侮辱是对他无法掌控人生的鞭挞。梦想从未被鼓励,甚至连人格都要被侮辱,人生为何如此的艰难?还好他从未放弃,因缘际会,事业上的突破竟然是从一个坐台小姐开始。

她叫柳飘飘,浓妆艳抹却装扮成学生妹混迹于夜总会,为了勾引大老板,阴差阳错前来“拜师学艺”,“不打不相识”这种最俗套的路子在这里却让人忍俊不禁。“死跑龙套的”成为尹天仇的第一个人生标签,对于这个称号,他用无可奈何的苦笑来回应,一如你用无可奈何来回应人生路上一次次的心力交瘁。

一夜翻云覆雨后,两个人再次燃起爱的冲动,尹天仇的住所外面,两个人的几句对话将影片的剧情拉向高潮。爱情在最浑然不觉的时候到来,而男主角却处在尴尬的境地,无能为力是因为尹天仇无法给予柳飘飘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个剧场龙套,一个坐台小姐,当生存还是需要用力去争取的未知数时,爱情这种飘渺虚无的奢侈品只能在梦境与幻想中摇摆不定。

一句“我养你啊”让观众瞬间泪崩,也让我明白了男人在最爱的女人面前的责任和义务,绝不只是花前月下的蜜语甜言。一个屌丝用尽全力撑起的尊严和倔强在这一刻淋淋尽致地释放,虽然活得苟且如蝼蚁,但是我在努力,在奋斗。

给不了你最好的,却可以把我最好的给你。

“我养你”是比“我爱你”更动听、更煽情的爱情宣言,“我爱你”是得到,“我养你”是给予,当一个屌丝突破自我囹圄和万般纠结说出这三个字时,他内心深处原始的卑微也被暂时撕碎,不是故作慷慨,只是爱你爱的恰到好处,无法自已。计程车里,柳飘飘哭的令人动容,前任的背叛让自己再不相信爱情,而此时,她却不自觉的更加爱上一个人,最爱的人在最想爱的时候出现。

你会不会突然想起笑着哭的时候最撕心裂肺?

如果人生是喜剧,你会不会在悲伤的时候用强颜欢笑来抹去夺眶而出的眼泪,然而这样却不算是最纯粹的喜剧,其实,亦喜亦悲才是人生最自然的存在状态。《喜剧之王》将这种情节穿插在全片的细枝末节,剧场被剧务和盒饭大叔痛骂,家里教学被柳飘飘暴打,但是转而又获得跟杜娟儿同台演出的机会,又再次失去这样的机会,有起有落,有笑有泪,这都是成长之路上的必然吧。尹天仇做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在自我奋斗中从未放弃,看得起自己的梦想,才能握的住随时可能出现的机遇。

在喜剧之王的成长之路上,演技要靠自我修养,爱情要靠自我领悟。当然在剧情的安排里,情感戏更多是点缀,剧场龙套如何逆袭为喜剧之王是主线,影片开头尹天仇站在海边大喊:努力,奋斗。在今天看来,是不是可笑的略显荒诞?二代们在敞篷中搂着木耳吆五喝六时,你还在办公室吃着泡面加班,并且没有加班费。当你向生活索要公平和正义时,满目苍夷的残酷将你拉回不能在痴人说梦的现实中。但是请不要自我放弃,别人嘲笑,你需赞同。一个演员,到底要经历多少次冷嘲热讽才能成为喜剧之王?如果成功之路注定布满荆棘,那么沿途的针刺却能更加凸显你的从容不迫。

淡定、笃行,用真才实学撑起坚守心中不灭希望的烈火,终有一日,这团火焰将燃烧在你成名、成功的路途上,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你要相信自我奋斗加上好的机遇总会让你离自己的既定目标更近一点,再近一点。

没有任何一种自我奋斗应当被嘲笑,没有任何一种用自我坚守撑起的寻梦之旅应当被阻拦,即使荆棘密布,即使质疑遍地,唯一要做的,是将你心中的信念,舒展在脚踏实地的征程上。

前方路远,用力起飞,做你自己,不亢不卑。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6

滚蛋吧肿瘤君改编一个抗癌漫画家的真实故事,同样的,2013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来源于真实的抗艾滋的故事,但是,两部电影的差距却有好几个《白日梦想家》那么远。

从真实的故事来说,电影本来可以改编成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但是也许是中国市场的需求和主创团队能力有限,这部电影却变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小妞电影。

影片的一开始,就以老套的婚礼形式做女主角的登场,在10分钟之内就让女主角熊顿的“二”气显露无疑。本来以为她的男友应该是剧中的主要人物,结果不到二十分钟,这个角色就变成酱油了。

小妞电影的女主角都有一帮好闺蜜,熊顿也不例外。一个软男,一个女汉子和一个没什么特点但和熊顿一起住的室友。从熊顿被从公司开除,到男友劈腿到庆祝生日,充满着再过几天就到情人节档的欢乐气息,然而影片过了五十多分钟,电影才进入正题。

从人物的塑造来看,熊顿被设定成像《阿甘正传》那样拥有乐观精神的人,拥有着乐观的性格,良好的心态,原本得了癌症应该被安慰照顾反而积极向上从而改变自己身边的人。这应该就是导演想传递出的“熊顿精神”。电影中“熊顿精神”影响了很多人。吴彦祖扮演的医生一直走不出前女友死亡的阴影里,在熊顿的乐观感染下,他才慢慢的敞开心扉。从在电梯里练习微笑到为熊顿电击完找不到笔他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只因喝一瓶酒就让夏梦成为甘愿和熊顿一起剃光头的闺蜜来说,夏梦转变的确让人莫名其妙。

从整体来看,电影本应该讲述熊顿经历化疗的艰难过程,但却让导演一笔带过,中间穿插着恶搞男友,和各种熊顿玛丽苏的幻想。好闺蜜就因为一个面子的问题关系说断就断,莫名其妙的后来所有人说要追逐梦想。虽说笑点雷点应有尽有,但是让人看完整部电影之后都不知道电影是想讲什么。

从观影群体和影片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来看,这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小妞电影,喜欢它的人说影片想表达的东西是美好的,不喜欢它的人说它玛丽苏情节太多,节奏拖沓,每个都有自己的观点,但不得不说,滚蛋吧肿瘤君是小妞电影的一个进步。虽然从小妞上升到女权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期待着国产电影会越来越好。

在影片的结尾,大屏幕里的熊顿笑着和自己的亲朋好友道别,祝愿着大家能永远开心,好好的活着。而我们静静的听她诉说着,就好像电影里她的亲朋好友那样。这也许是导演想用这样的表现手法来我们让能永远的记住熊顿,然而,你记住熊顿了吗?

上个月看《大圣归来》的时候,发现了这部电影的海报,其实当时也不知道是谁演的,海报上白百合p的有点失真,吴彦祖倒是认出来了,就冲着这个名字,冲着两年前感动过我的熊顿,我开始期待这部电影的上映。

首先说一下质疑,是对票房的,不知道是否是受上周天津事故加上周六下雨的影响,反正我的那个场次上座率真的不高,看的是早上第一场大厅,但也就差不多20%的上座率,对比起之前看的《大圣归来》和《捉妖记》,两部都是将近100%的上座率。之所以猜测是否是其他原因影响,是后来手贱搜了下当天其他电影跟其他时段的订票情况,上座率都很低。

言归正传,开始说下电影。我能理解,导演应该是想通过开头那一系列倒霉事来展现熊顿的个性特点,不过我看的过程中,我真心觉得开头那段可以一笔带过,尤其是前男友那个角色,我是没觉得有什么存在意义的,前面的篇幅实在太长了,你可以像《失恋33天》那样,直接给个镜头说明男友出轨熊顿失恋就行,不用加一个参加男友亲戚的婚礼这么罗里吧嗦的事情。对于原着吸引我们的点是熊顿独特乐观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是体现在她病中的,所以看到前面那段的时候我心里只在默默吐槽:咋还不晕呢?!而熊顿后面的剧情虽然不见得全照搬漫画,但基本都本着熊顿性格来设定,所以算是很好地还原这个故事。看之前,有点小担心会将熊顿和梁医生处理成后面在一起,最后老套的生死别离,但幸好没有,从头到尾都只是暧昧。虽然梁医生自己说自己就是当她是一个特别的病患,但蛛丝马迹间又能看出她对他生命中的特别,这样就好了,过犹不及。就这点,值得肯定。

演员方面,基本全都表现很好,白百合的个性跟熊顿很贴合,这次化学加成不错;李媛初见真的让我以为是张柏芝,很惊艳,还想着张柏芝终于接了部靠谱点的戏了,不过后来又想就张柏芝的咔位,不可能接一配角啊。熊顿父母演的很真实,张子萱这次也不错,造型方面没有乱来,就普通上班族形象,很贴合角色。吴彦祖虽然之前说他在里面就一花瓶,但该表现也不含糊,尤其是第一次抢救完熊顿后在卫生间的那段戏。还有那个小病友,很惊喜。

作为一部悲喜剧,笑点有一些,泪点也有。比如熊顿好友得知熊顿病情,各自冷静下的不冷静;比如熊顿父母知道熊顿生病时的各自的反映,很真实;比如熊顿在死前躺在母亲身边那场;比如最后那段vcr,看得出来那段的时候白百合已经变成了熊顿了,表现很真实。整部电影就这几段让我有些触动,也许可能能让我流泪,但最后在我好基友的两个电话及中途尿急的冲击下,分散了很多注意力,最终只在最后化作鼻涕被我擦。

最后说下分数,原本我想着给个3分就行,但之前一些看过两集后没兴趣追的电视剧及一些可能比较烂的电影但由于其他原因被打了高分,最终影响了我还是给个4分吧,毕竟就这部电影来讲,应该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部关于绝症的中国电影了,虽然有些不尽如人意,但导演起码没有辜负了熊顿的这个ip。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7

虽然出生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并没有经历那个为小虎队疯狂的年代,也没有因为李小龙的武术,开始痴迷上拳击或是中国功夫。却依旧可以耳熟能详的哼唱着《爱》,时不时的还跳着舞,想象着小虎队的动作,也可以在看到中国功夫时,想起爸爸说过的以前有个特别厉害的功夫达人叫做李小龙,就像,我们至今也还是会去欣赏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有着不会褪色的回忆,也能使人们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有新的感悟。

就像长大之后再回过头去看周星驰自导自演的这部《喜剧之王》,早已经是不一样的感触。不得不说,那时候的张柏芝真的是美得让人惊艳,是那种不加修饰,也不带任何科技感的自然纯真的美。想必看过影片,很多男生都会忍不住想说,也要娶一个像飘飘那样的姑娘回家,那么美丽,还有着她自己独特的个性。

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周星驰站在一个很高的台子上,很无奈的在跟飘飘告别。

“真的要走吗?”

“对啊,去工作啊”

“可不可以不走啊

“不走的话,你养我啊?”

听起来像是缓解气氛的玩笑话,却又是现实的直戳人心,以至于要过好多年以后,在经历了一些人事变迁之后才能真的看懂这部片子,这些台词的真正含义。

“我养你啊”,星爷最终还是说出了这句话,可是依旧没能够留住飘飘,飘飘在车里嚎啕大哭的场景真的让人心疼,有多少人的爱情是输给了现实,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现实面前,依旧坚持着?

变自己,“执着”改变命运。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8

有这么一个人,十几年一直在跑龙套,当替身;一直被人欺负,被人嘲笑,被人嫌弃,被人辱骂;她一直不火,一直不被人看好!在她面临父母的不认可,男友的背叛,儿时偶像的欺负时,她放弃了她的明星梦。正当她确确实实放弃时,她儿时的偶像却找上门来,他让她充满了信心。一年后,她被提名为最佳女主角!她就是周星驰导演的电影里的女主角——如梦!

这部电影是周星驰导演的《新喜剧之王》,该片所讲的是当了十几年的跑龙套的小镇大龄女青年如梦,努力追逐演员梦想,最终取得成功,实现梦想的故事。

在这个部电影中,如梦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她是一个励志的人:她坚持,十几年一如既往的去奋斗,实现她的明星梦;她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敢于去面对;她坚韧,再苦再累也去闯,去争取自己的机会……虽然她知道,成为明星很难,很难,但她坚信:努力的人肯定会成功!是的,她做到了!她成为了一个人人皆知的明星!这其中,少不了父母最后的支持与马可(如梦儿时的偶像)的鼓励,造就了一个自信、成功的她!

如梦的父母一开始是不认可的,特别是她爸爸,还对她发了脾气!可当他看到自己女儿被欺负时,依然怒气冲冲的跑去找那人算账,竟然还想出了以自残而逼迫别人给自家女儿盒饭——真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可亲可敬的爸爸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爸爸像这个电影中的爸爸,不善言辞,不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他们在背后默默付出着,尖锐的言语中包含着他们的爱!可能,我们不会懂,但,我们知道,天下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个是如梦给我的启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每个人都是潜力股!只要为梦想去奋斗,去努力实现,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还有一个是如梦的父母告诉我的道理:父母是永远都爱自己孩子的,他们可能不善于表达,但他们会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表达对我们的爱!可能我们会嫌家长烦,但这都是他们的心意啊!我们这些当儿女的,长大后一定要孝顺,常陪陪父母,不枉他们的一片苦心!记住:亲情,高于一切,是花多高的价钱都买不回来的!

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微电影活动方案8篇

策划电影活动方案8篇

电影日活动方案8篇

2023电影心得体会8篇

电影社活动方案8篇

电影课心得体会8篇

电影课心得体会优秀8篇

姜子牙电影心得体会精选8篇

电影及心得体会参考8篇

电影《长津湖》心得体会模板8篇

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