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外婆教案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打造生动有趣的教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教案都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狼外婆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狼外婆教案6篇

狼外婆教案篇1

目标:

能够边念儿歌边做模仿动作,并学习听指令做相应动作。

准备:

纸滚人手一根,音乐磁带《摇到外婆桥》

过程:

1、教师边念儿歌边用纸棍做划船的模仿动作。

2、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听到“大雨来了”,幼儿蹲下表示避雨;听到“大风来了”幼儿双手交叉抱肩表示避风;听到“太阳出来了”幼儿继续划船向前行驶。

3、幼儿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跟儿歌音乐双手持棍做船摇摆状,并听指令做动作。(2-3遍)

家长提示:家长和幼儿一起大声地念儿歌,并提醒反应慢的幼儿做相应动作。

狼外婆教案篇2

【活动设计】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一首上海的童谣,歌词亲切,质朴,旋律优美、宁静、抒情,整首歌如同一股涓涓细流,又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着童谣的魅力与芬芳。让我们在轻轻吟唱中也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选择这个内容来开展活动是因为他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妈妈哄宝宝睡觉许多孩子都有类似的经验,只是每个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方式各异而已。在这个活动中,我尝试以音乐、歌曲欣赏、情景律动为载体,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乐意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在摇摆布娃娃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学习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左右、高低的不同空间方位。

3、愿意与人一起合作游戏,享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娃娃,摇篮人手1个。

2、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谁呀?(小宝宝)宝宝要睡觉了,我们把宝宝放在摇篮里摇宝宝睡觉吧。

师:摇宝宝睡觉的时候,妈妈还唱起了好听的摇篮曲呢。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了什么?

二、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

师:妈妈唱了什么呀?我们再来听一听,怎么唱的啊?

看课件,了解歌词。

2、幼儿学唱。

师:妈妈唱歌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摇篮曲的啊?轻轻的,柔柔的,我们也来跟着一起唱一唱吧!

师:你们唱的真好听,但宝宝要睡觉了,我们唱的时候要轻轻的,柔柔的,别把宝宝吵醒了,我们再来一次吧。

3、幼儿边做动作边唱。

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做了什么动作呀?

师:那我们也用小手来做摇篮吧,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摇篮又大又舒服。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一摇吧。前奏的时候点点头,摇篮不动哦。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跟着节奏摇哦,看,老师请来了圆舞板朋友来帮忙,听一听,圆舞板发出了什么声音?哒哒哒圆舞板朋友提出了一个要求,圆舞板响一下,我们要换个方向摇一下,响一下,换个方向摇一下,123123。那我们跟着音乐来试试看吧。

师:我发现这个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呢,真不错!我们请他带着我们再来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师:我还发现这个小朋友也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呢,真不错!我们也请他带着我们再来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师:现在有很多动物宝宝想睡觉了,你们愿意摇他们睡觉吗?请你把大摇篮里的宝宝轻轻的抱出来,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师:这次圆舞板朋友不来帮忙了,看看哪个小朋友也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的。

师: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宝宝轻轻的放在大摇篮里吧,要记得给他盖好被子哦,小心宝宝着凉了。

三、游戏活动。

1、教师示范游戏。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摇宝宝睡觉的,那两个人能不能摇宝宝睡觉呢?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师:客人老师好,请你和我一起摇宝宝睡觉好吗?

师:紧紧的抓住摇篮的四个角,一个小朋友抓住两个角,要紧紧的抓牢哦,不然宝宝会怎么样啊?

师:那要怎么样摇呀?快快的摇?还是慢慢的摇?

师:哦,慢慢的.,轻轻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摇,快了宝宝会不舒服的。

师:刚才老师邀请客人老师摇摇篮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啊?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老师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把小手举起来的啊?一只馒头的时候举高,一块糕的时候放下,我们也来试试看吧。

2、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

师:小朋友向后看,这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请你用刚才学的好听的话去邀请一位客人老师吧。邀请到了后,请她站到中间来,拿出你们的摇篮和客人老师一起摇宝宝睡觉。

师:准备好了吗?后面的客人老师请你也来帮我们唱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宝宝马上就要睡着了,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师:谢谢客人老师。宝宝睡着了,让我们轻轻的端着摇篮把他们送到午睡室去吧,让他安安静静的睡个好觉吧。

【活动延伸】

家园活动: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摇啊摇》。

狼外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⒈尝试用沙溪方言念童谣,体验用方言念童谣的乐趣。

⒉感受外婆亲情的温暖,乐意做个有礼貌,尊敬长辈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摇船视频,童谣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活动。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外婆

提问:

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外婆吗?为什么呢?那你们有没有去看看自己的外婆?

⑵小朋友是怎么去外婆家里的呢?

2、有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吧!

二、理解、学说儿歌。

1、观看视频,学做摇船动作。

⑴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摇船)那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摇船的样子。

⑵那到了外婆家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谣《外婆桥》。

2、教师完整念童谣(普通话),理解童谣内容并出示相应图片。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幼儿用普通话学念童谣。

⑴刚才我们听得是一首童谣叫《外婆桥》,现在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念一遍。

⑵外婆小时候也念过这首童谣,我们听听看外婆是怎么念的。

4、教师用沙溪话念童谣《外婆桥》。

外婆念得和宝宝念得有什么不同?原来是用沙溪话念的,沙溪话念的和我们用普通话念的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哦,我们再来听一听。

5、教师再次用沙溪话念童谣。

⑴摇啊摇(方言)就是我们普通话说的什么呀?摇到哪里呀?那我们一起来用沙溪话说说看。(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⑵摇到了外婆家,外婆叫我什么呀?宝宝用沙溪话怎么说?我们来说说看。(外婆叫我好宝宝)

⑶外婆很喜欢宝宝,叫他好宝宝,外婆还做了什么?她拿出来什么东西宝宝吃?糖一包,糖(方言)我们普通话怎么说的?糕用我们沙溪话怎么说? 宝宝吃到外婆给他的东西,看宝宝脸上什么表情?什么样是哈哈笑,笑给我看看。(吃的宝宝哈哈笑)

6、幼儿用沙溪话学念童谣

⑴现在我们跟着外婆一起来念一念吧!

⑵现在男宝宝来念念。

⑶女宝宝来试试看。

⒍幼儿合作念童谣。

⑴我们刚才念得是一首童谣,童谣就是家里长辈抱着自己的宝宝来念的。现在老师来当外婆,谁来当我的宝宝,我们一起来念念。你们也可以跟着外婆和宝宝一起念。

⑵外婆和宝宝是怎么来念的呀?外婆抱着宝宝摇啊摇就像什么?

⑶你们也想来试试吗?那就和你边上的朋友一起拉好手,像小船一样来用沙溪话念念这首童谣。

⑷刚才有的宝宝只顾着摇船了,嘴巴没有念童谣,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好吗?

三、引导幼儿做个尊敬长辈、孝顺的好宝宝

和外婆一起念童谣开心吗?外婆很爱你们,你们爱外婆吗?那我们周末可以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干什么?到了外婆家可以帮外婆做点什么?

狼外婆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抒情旋律。

2、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外婆的喜爱之情。

3、在说说、唱唱、跳跳、玩玩中,拓展幼儿的.语言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二、活动准备:准备外婆头饰一个,音乐cd、cd机。

三、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引出话题:老师问,幼儿答。《组织形式灵活性》

(二)谈话:

1、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2、你去看外婆吗?你是坐什么车到外婆家的?

3、有一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去外婆家的?《活动过程问题情景性》

(三)欣赏歌曲:

1、cd机里的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2、你们乘过船吗?乘船的时候船是怎么摇摆的?(请幼儿做做摇船的摸样)

3、宝宝摇着船,到了什么地方呢?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4(欣赏音乐后提问)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搭一座桥?

5、听音乐摇船、搭桥去外婆家。(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做不同的动作)

(个别能力强的:老师也想跟你一起去看外婆,这只船太小,能不能造得大一点,让老师也能乘)《学习要求针对性》《以上几个环节体现了递进性》做让幼儿动脑筋做船、搭桥体现《教学方法的探索性》 有外婆《体现环境》(听音乐幼儿在听觉感受)(幼儿做动作有了动作感受)

(四)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听听唱唱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外婆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四、活动结束

1、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给予小朋友一定的奖励,和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狼外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辨认迷宫图的走向。

2、能用圆舞板有节奏地为儿歌打节奏。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自制磁铁船偶、迷宫图

2、圆舞板每人一个

3、糖、水果、饼干、蛋糕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们经常到外婆家去吗?你是怎么去的?

二、走迷宫图,学习为儿歌打节奏

1、出示迷宫图,提问:你们看,这就是小朋友的外婆家,中间蓝颜色是一条河,他应该怎样乘船,才能到外婆家呢?谁来帮助他开船过河呢?请幼儿移动船偶,教师念儿歌

2、请一位幼儿操作船偶,以另一条路到外婆家

3、师幼共同边念儿歌边开船到外婆家

4、继续学习儿歌: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和糕。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拍手。

5、一幼儿操作船偶,其他幼儿用乐器给儿歌打节奏。

6、游戏:摇啊摇边念儿歌边打节奏

三、结束师幼一起摇船回家。

活动反思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设计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狼外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外婆在苦难的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朴实而高尚的优秀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

3、在阅读中体验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1、默读文章,分析外婆由外而内的的朴实和美好境界;

2、反复朗读,感受文章富有感情的语句及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1、从文章中感悟外婆生活的艰难与乐观豁达心态;

2、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的磨砺,学会超越苦难,超越自我。

教学突破:

文章以优美深情的语言回忆了外婆精巧的针线活手艺,外婆看似是在用一针一线缝补衣裳,描绘花鸟虫鱼,实际上是在用一份恬淡、安详、仁慈、宁静的生活态度裁剪人生。可以着手外婆做针线活的神态、表情、动作及其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外婆一生的艰辛,及其在艰辛生活面前对人生的朴素而崇高的理解追求。文章中有许多颇富哲理的句子,应引导学生细细品评。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每个人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对生命的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经验中得出不同的答案。这篇文章,回忆了外婆一生中一些典型的片段,也写出了外婆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关键语句和细节,回答:文中的外婆有什么与众不同?

二、默读课文:

问:文中的外婆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从文中找出根据说一说。

例如:

1、“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的女工出众。

2、“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外婆做的衣服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有审美价值。

3、“外婆说,人在找一件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它的人。” ——外婆对衣服有自己的审美观,朴素而富有哲理。

4、“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外婆不仅在剪裁衣服,而是用心剪裁人生。

5、第5、6 ——在外婆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一个对世界万物充满感情的人,对待生活也一定是积极乐观的。外婆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

6、第4、8节:——外婆在“打着补丁”的`艰难岁月里,依然坚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坚持着内心的那份信念和坚韧。

7、第10节:——外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使她获得了艺术灵感。外婆是一个拥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8、第11、12节:——外婆富有艺术感觉和艺术想象力,对生活和世界充满了感情。

9、第16节:——外婆一生充满了艰辛,但悲苦人生却并没有消磨掉外婆对真善美的追求,外婆在苦难中沉淀出了安详和宁静,这是经过苦难的磨砺而升华出的大度和超越、旷达与宽怀。

总结:外婆不但手艺高超,而且有着一颗丰富充满感情的心;外婆在艰难的生活中却保持着安详、仁慈、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着真善美。

三、朗读课文重点段落,品味语言。

这是一篇美文,其中有许多语言富有哲理,感情真挚,可以在朗读中细细品味。

例如:

第5节:对“布”的描写,充满了深情,同时也流露出外婆做衣服时的心理活动及心态。

第6节:“高高的天空”和“小小的衣服”更展示出外婆的庄严虔诚。

第10、11节的描写:使外婆的形象更像一个艺术家,从而由外而内地揭示了外婆的内心世界。

四、写作特色:

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刻意描写外婆优雅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从而揭示她的丰富内心世界,表现了她对待苦难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构思巧妙,用笔细腻。

五、作业:

1、日记:《妈妈/爸爸的》

2、《课课练》

狼外婆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班狼来了活动总结模板7篇

小班狼来了活动总结优质5篇

仙境里的狼读后感7篇

仙境里的狼读后感优质5篇

会魔法的狼读后感精选5篇

会魔法的狼读后感5篇

仙境里的狼读后感模板8篇

关于狼的精神的读后感5篇

死在兔岛上的狼读后感通用8篇

蒙氏教案语言领域教案6篇

狼外婆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