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事迹精选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发我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事迹材料的内容应该基于我们在实际项目中所展现出的责任心和才能,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疫情期事迹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疫情期事迹精选7篇

疫情期事迹篇1

徐杰,中共党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村现代农业__班学生,浠水县陶咀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疫情,他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没有请战书,没有誓师会,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在家人的担心与牵挂中毫不犹豫直奔村落,化身"抗疫勇士",谱写了一曲抗击疫情的"逆行者"之歌。

大年初一,为了不让村民们走亲、访友、拜年、串门,徐杰带领村委会成员进行部署,连夜制作、张贴硬核标语。为了防止疫情传播,他们迅速封路、堵路,在主干道设立劝导岗,制作、张贴劝导标语。

在劝阻村民们不要出门的同时,徐杰却"不听劝阻",穿梭在每家每户,逐户登门排查,询问村民身体状况,测量体温,作好记录,摸排工作一丝不苟,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为了方便村民们的生活,徐杰还干起了"代购"的活儿,每隔三天,他都会每家每户询问村民们所需的生活用品,列好清单,自己驾车去镇上统一购买,送货上门,为村民们的生活考虑得相当周到,细致入微。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甘愿做人民的忠仆!

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预防疫情的传播,徐杰组织村委会同志一起对全村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打扫、消毒。

春节,本应是全家团聚的温暖时刻,但在徐杰看来,自己温暖了,人民群众就不会温暖;自己在家团圆,将会有更多人无法在家团圆!徐杰"舍小家,为大家",穿着雨衣在寒风中值班,手中那碗将要冷掉的泡面就是他的团年饭。

疫情期事迹篇2

临危受命,毫不退却2月4日,宜城市委组织部要求在城区各个社区成立临时党委,小区成立临时党支部。__被任命为清华苑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刚领受任务时,她彷徨不安,生怕完成不了这么艰巨的任务。她经常说,和一线医护人员相比,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说干马上干,经个人推荐,民主评议,报请临时党委批准,清华苑小区临时党支部终于顺利成立了,当晚,举行了第一次支部大会,会上,她又安排了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

布防布控,身先士卒第二天,她建立了清华苑小区疫防工作群,借助微信群发布疫情防控信息。临时支部成立以来,小区应报到双报到党员34人,实到党员20人,另有非党员职工6人,志愿者6人参与小区值守。党员干部能坚持党性原则,组织意识观念强,能坚决服从安排,是防控值守的中坚力量。经初步摸排,清华苑一期168户,398人;二期169户,407人。一共23户未入住,实际入住314户。从武汉返宜人员有32人,从武汉以外回宜的有55人。对于这些数据她都能烂熟于胸,倒背如流,这样开展起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她每天带领支部一班人分上午和下午两次利用业主群,楼栋群,电话,上门测量,询问等多种形式进行体温登记。她每天都要检查三个卡口的执勤情况,并分三次督促,监督物业搞好小区垃圾清理,卫生,消杀等工作。

急人所难,事必躬亲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在她的大力宣传下,小区业主积极配合,做到了非一线工作人员外零外出,为了保障小区业主们的正常生活,准备了两套配送方案,一是通过网购商城订购,二是在楼栋群上报,生活委员统计,然后组织支部一班人代购,每天下午五点左右分批次发放。有业主反映,电梯消毒不到位,她马上在电梯里外放上抽纸,电梯里面放上纸篓。另外,小区封控,实行物资配送等,这些经验做法开创宜城市疫情防控的先河,还受到了组织部的表扬和推广。

2月18日上午八点,她一早来到二期检查值守情况,就看到一位业主匆匆忙忙来到门口,着急地说:您是陈书记吗?我孩子上高三,需要打印资料,怎么办?她了解到情况后二话没说,找到物业公司李经理把所有的复习备考资料都打印出来了。

2月22日一早,小区一李姓业主因高血压出现头晕,血糖降低等症状,家里备用的药物也吃完了,她经与社区沟通,及时找来车辆送到医院检查拿药。李业主感激地说:你们真是解危济困的及时雨啊!谢谢你们!

人民群众有所呼,党员干部就当有所应;人民群众有所盼,党员干部就当有所为;人民群众有所难,党员干部就当有所责。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前日,农广校办公室电话提醒她暂下火线休息待命,但她坚持推辞:疫情不退,我还要继续坚守,相信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

疫情期事迹篇3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体国人猝手不及。x月x日,当我还在家关注着疫情新闻的时候,突然接到单位通知,市委组织部号召市直党员干部xx社区值守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报名请战,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火线支援社区防控一线,打响了我的防控阻击战“疫”。

社区防控防什么,怎么防?有没有危险?不让居民随便出入,他们能听吗?带着这些困惑我来到防控点,一时感到无从下手,但,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我多想。我主动向社区、物业、综管人员请教,出入登记、测量体温、检查证件,每天一遍遍重复着这些相同的步骤,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耐心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意识到,社区防控就是要把这些看似很小的事做好做细做实,才能不让疫情蔓延到小区,这是我作为志愿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我对小区居民生命安全的承诺。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我所值守的小区有三千多户居民,常住一万多人,每天外地返回人员、复工人员和车辆混杂流动,防控压力较大。我们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告要求,结合小区人员流动实际,分类施策,精准管控,认真检查,详细登记,确保不出任何纰漏。在严格管控的同时,我们积极帮助小区居民拿取快递、搬运物资,提供生活便利。指导复工人员办理复工手续,保障合理需求。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管控措施得力,我们也逐渐取得了居民的赞许和信任,他们很自觉地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出。

每天在一线值守,看到的是鲜活的人物,感受的是心灵的抚慰!接到任务后,很担心家人的态度,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孩子都在家,也担心这样每天进出有没有危险。但是,严峻的疫情形势告诉我,国家有难,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这是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初心的时刻,国家召唤使命必达,我必须要上!简单和妻子交代了一下,妻子只说了一句:你去吧,家里有我!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妻子每天在家做好后勤,烧饭洗衣照顾孩子,还变着花样做各种营养美食给我补充体力,年幼的儿子称呼我是“战士”,每天给我加油打气:“战士加油,爸爸最棒!”而我每天回到家却要“自我隔离”,儿子嘴里念叨着要我抱却只能将他拒之门外,内心充满愧疚,更觉亲情珍贵。而让我感动最多的是每天面对的社区居民,有对我竖大拇指,称赞我是英雄的大姐,有二话不说,放下方便面就走的大哥,还有进出都对我敬礼的小朋友,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完成任务的强大动力。学校领导也多次亲临一线看望慰问,及时送来了防护物资,让我倍感温暖,信心十足。我明白,不是我的工作做的有多好,是身边这些可亲可爱可敬的人在默默支持着我,让我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为他们守护一方平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每当疲惫的时候,想想挥戈沙场的白衣战士,冲锋陷阵的公安卫士,临危不惧的社区勇士,内心又充满了爱的光亮。风雪即将过去,病魔终将溃散,待到花开燕来时,让我们走出来,看乾坤依旧,山河不改,在我们共同捍卫的土地上,互道一声:岁月静好——别来无恙!

疫情期事迹篇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xx在村疫情防控小组的带领下,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身体疲惫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开展疫情宣传、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年近60岁的他,连续多日的工作,身体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以身作则,靠前指挥。xx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本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群众由衷地说:“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党的组织。”组织党员对村组进行地毯式排查,了解外来人口,对来自湖北省各市、特别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武汉返乡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宣传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我村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像xx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冲在一线,向群众宣传疫情形势的严峻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他们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因他们的名字叫“党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疫情期事迹篇5

3月2日,长葛市董村镇新王庄村卫生室,一张破旧的接诊桌上,摆放着武汉返乡人员居家隔离家庭消毒记录表和体温记录表;桌子后边的墙上挂着白大褂、听诊器和出诊包,一旁的柜子内装着全村居民的健康档案。而在这里,再也看不到乡村医生王土成忙碌的身影了。

2月10日早上,在抗击新冠疫情前线连续奋战多日的王土成,因突发心肌梗死,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永远定格在37岁。这位平凡普通的乡村医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乡村疫情防控的“堡垒”,书写了最朴实而不凡的篇章。

新王庄村是董村镇一个普通的乡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共排查出3名途经武汉返乡的村民,对3户家庭实行“三包一”机制(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村干部、一名村医包一名隔离人员),坚持24小时严格管控,进行居家医学隔离。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检测和排查疫情是我应尽的职责。”王土成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全天候保持“战斗”状态,他主动和家人隔离,将“卧室”设在了村卫生室。每天简单洗漱、吃过早饭后,“全副武装”的王土成背着随访包就走出了诊室,上门宣讲防护知识,跟踪隔离人员情况,奔波在乡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刚开始,村民们都觉得武汉离得远,病毒来不到,部分人便放松警惕,防护意识不强,乡里乡亲的来回串门拜年。王土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民的观念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改变的。”他戴着口罩走到村民家门口,不厌其烦地叮嘱各种注意事项;他利用村里的微信群,一遍遍向大家讲解新冠疫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他还绞尽脑汁把疫情防控知识编成了顺口溜讲给大家。即便村民谁有点不舒服半夜打电话咨询,王土成也从不抱怨,耐心为村民答疑解惑,但最后总是不忘多啰唆一句“近期要在家好好待着,做好防护,可千万别聚堆、别串门啊”。

“土成是我们的好村医,每天都要到隔离人员家庭帮助测量体温,并指导他们进行家庭消毒,时刻都在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增加大家的信心。”新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资涵说,“村里返乡人员都知道怎么做,在家人员知道怎么防,发现疫情知道怎么报,这都是土成的功劳。”

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新王庄村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组成的防控小分队,轮流在村里的卡点执勤。王土成经常主动到卡点跟他们交流,讲解疫情防护知识,查看流动人员体温登记。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建停告诉记者,村里的卡点就设在王土成工作的村卫生室门口,他有时间就上前协助大家执勤,帮忙给进出人员测量体温。为了方便大家晚上执勤,他还专门腾出一间带空调的房子,让大家夜里进去休息。“实干、心细,哪里有需要,他就往哪里冲。”这是大家伙儿对王土成评价最多的话。

近一个月来,王土成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成了他生活的常态。2月10日清晨6时许,疲惫的他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抛下妻子和13岁的儿子、4岁的女儿,永远地“休息”了。

得知王土成离世的消息,新王庄村陷入无尽的悲伤。这位10多年来跑遍了全村家家户户,对每一户村民身体状况都记得一清二楚的“健康守门人”,静静地走了。村民多么想再看他一眼,可他们记得王土成“不聚集、不出门”的生前叮嘱,忍住送行的脚步,选择在网上、微信朋友圈里发声悼念,决心用抗击疫情的胜利告慰这名牺牲的“白衣战士”。

“年仅37岁的王土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村医的责任和担当。他救人不为名,治病不为利,关键时候冲锋在前、敢打硬仗的精神,值得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新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资涵说,王土成的生命,定格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路上,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和与疫情抗击到底的无穷力量。

如今,这力量已经传到新王庄村每个党员的心中,传到每位村民的心中。他们相信,点点滴滴的努力,每一份微薄的力量,都将汇聚成抗击疫情的洪流。

疫情期事迹篇6

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武汉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基层工作者,以及所有的党员干部,在疫情爆发的那一刻,他们就拿起了武器奔赴战场一线,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坚信这场战争的胜利属于我们。

武汉封城后的24小时,有这么一群人朝着武汉去了,他们就是医护人员。那天有一幕深深的触动着我们的内心——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乘坐高铁前往武汉,当疫情爆发后,钟南山第一时间就奔赴疫情一线,他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若有squo;战squo;,召必回。此外还有一个接一个,一群又一群还不等召唤就自愿请命前往疫情第一战场的医生和护士们。他们也是血肉之躯,病毒不会因为他们是医生和护士而网开一面绕道而走,如果要问他们一句为什么要去,他们最多的回答就是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疫情爆发正值新春佳节,也是农村聚会聚餐,举行坝坝宴的高峰期。由于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防护知识以及信息渠道,农村被作为疫情战的最后一公里,在这里,广大的基层工作人员就是战争的冲锋手排雷手。大年初一,一则通知唤回了本应在家团聚的基层工作人员,各乡镇、各村、各社区的基层干部带头排查、带头走访、带头宣传,他们用大喇叭为村民播送疫情,让那些心存侥幸、打算外出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的群众留在了家里,让打算举办婚丧嫁娶的群众取消了宴席,他们打下了最难打的防控战之一,用自身的安危换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年。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感谢那些在疫情中为我们奔赴前行的人,是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承担了下榻的重量。在疫情面前,我们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能做的就是宅在家,这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更是对社会、对国家的支持。中华儿女从不畏惧任何困难,从不会退缩,我们坚信这场战争我们肯定能赢,也必须要赢。

冬末春初,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刻牵动和考验着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为此次战“疫”的主力军,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一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此次战“疫”,信心来自于制度优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显著的优势,其中之一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不断积淀。这一优势,使得全社会迅速动员,整合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驰援湖北重灾区。短短7天168小时,昼夜不息的施工,火神山横空出世,建成并投入使用,再次创造中国奇迹,让世人惊叹。而背后,是4200名建设工地将士,日夜拼命、舍生忘死的奋战,是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同心协力,共克难关。

天空不会总是阴雨,阳光终将穿透云层。在大灾面前,无数人尽显英雄本色。党员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注定在这里发光发热。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狙击战。

疫情期事迹篇7

朱xx,中共党员,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师,17(3+2)酒店班的班主任。

1月15日,春节前夕,对于朱亮老师一家是个特殊的日子,与他阔别多年、来自湖北的亲姐姐终于来温州探亲团聚了。正当全家人沉浸在喜庆的团圆氛围中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逐渐从武汉蔓延至全国。春节期间,朱老师坚决、严格、负责地执行肺炎防控措施,说服亲姐姐和家人做好隔离措施,并为了照顾好姐姐,腾出女儿的房间给姐姐隔离,让女儿睡自己房间,自己则睡到客厅。每天早晚两次给全家人量体温,详细记录情况。隔离了几天后,姐姐和家人觉得没事,想出去到公园走走,可是朱老师却坚决不让姐姐和家人出门,甚至姐姐出房门都被要求戴口罩,导致姐姐很不理解,生气地说下次不来温州探亲了。朱老师耐心地给姐姐做思想工作,他说严格的防控举措正是对姐姐、家人和所有人负责,杜绝交叉感染和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后来,朱老师的想法得到了姐姐和家人的理解。由于对疫情科学认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朱老师第一时间向社区和学校报备该情况,主动做好自我管理,防止疫情扩大,做自我隔离的表率。隔离期后,姐姐和家人确认无事。

同时,身为班主任的朱老师,更是放心不下班级的学生们。为了更加好地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他紧密联系家长,督促好每个孩子。利用班级的学生微信群、家长微信群、短信等渠道及时发布有关防控要求和信息,做好各项防控措施。有些家长和学生没有及时反馈和积极配合的,朱老师每天都要通过微信、电话进行沟通来说服教育和督促,直至班级每个学生都落实到位,不留防控盲点。有一次,班级一名学生没有按规定时间填报防控工作健康情况调查表,朱老师核对发现后马上联系该生,联系不上,联系家长,结果也联系不上,这下可把朱老师急得团团转。他通过各种途径多方寻找(该学生亲戚、班级同学和同学的家长,实习酒店的经理等),最后终于找到并补报上。朱老师这才松了一口气,一看表,已经从中午忙到下午三点多,而午饭还没吃。现在,他的班级防控管理规范、到位,学校、家长、学生配合、沟通紧密、及时、有效。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为了不让任教班级的学生落下功课,朱老师在家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积极作用,利用云班课等学习平台,发布学习视频、课件、试题等资源,在线答疑、在线督促和收集、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在线布置和批改作业等,保证学生在家也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

他妻子抱怨说,在家休息怎么也不闲着,多陪陪孩子呀!不是在引导、督促学生防控,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不是隔离姐姐,天天量体温、就是督促亲朋好友,宣传疫情防控,怎么放假了还停不下来?而朱老师却说:我们在家团聚,多么幸福呀!你看看现在那么多战斗在防控一线的医生、护士、警察们,他们没日没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了一个个陌生人,不是更加可敬!我身为党员教师,为了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朋友忙点、累点,算不了什么!

疫情期事迹精选7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期作文精选6篇

抗击肺炎疫情感人事迹5篇

疫情先进典型事迹材料8篇

防控疫情个人事迹材料8篇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优秀5篇

抗击疫情医生事迹材料8篇

疫情事迹学习心得6篇

抗击疫情青年人物事迹6篇

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事迹8篇

民警个人防控疫情事迹材料8篇

疫情期事迹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