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出现是能够让我们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心得体会就是将人生经历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书写下来的应用文体,发奋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洗被子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洗被子心得体会篇1
近日,在学习强国这个app软件上,读到了《半条被子》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半条棉被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讲述了红军女战士董秀云借宿在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来留给徐解秀家的故事。半条棉被的故事叙述着共产党人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重要法宝。红军纪律严明,在汝城期间,战士们都睡在屋檐下,雪地里,在外架锅煮饭。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红军战士们没有乱动老百姓的东西,还帮助村民劳动。军爱民,民拥军,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
半条棉被的故事发生距现今年代已久,但其精神永存,永绽光芒,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不竭动力。不管是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一穷二白的建国时期,还是春潮滚滚的改革开放时期,亦或是继往开来,步入新时代,共产党人始终为了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如磐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正因此,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正因有了像半条棉被这样的类似的故事,彰显其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越在困难面前,越勇往直前。去年我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党中央及时英明决策,在全国打了一场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我深有感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英明的党,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我做为一名去年新入党的预备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努力向党靠拢,跟每一个共产党员一样不忘半条被子里的赤子初心,将人民群众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尤其是在煤矿这样的艰苦行业,党员就应该在生产一线发挥带头作用,像我们安装一区,工作接触的都是大物件,在起吊挪移环节上有许多重要的细节需要把控,这就要求我们经验丰富的班队长主动伸手,做给职工看,同时在工作计划安排上提前谋划,让职工的工时工效得到最大程度释放。相信党员们一起努力,张集煤矿的明天将会越来越好。
洗被子心得体会篇2
我所在的第三区队由职业经理人和______市柜员定向员工组成,每一个人都把团队荣誉视为至上光荣。鲜艳的流动红旗是对我们整洁内务的肯定,挺拔的军姿是我们坚定内心意志的外在表现,规整的队列动作表演是我们对“服从命令是军人天职”的最美诠释。“勇武精神,钢铁意志,普惠金融,和谐共富”,这句口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喊出了我们学习军魂,敢于亮剑的气魄,也叫响了我们愿为哈行奉献青春,共创哈行美好愿景的坚定信念。第四区队由微贷定向员工组成,他们的工作繁琐而辛劳,他们是______银行的生力军,操练场上,第四区队的口号声最为嘹亮“微贷,微贷,哈行风采,致力中小,共创未来”我们感受到了第四区队的顽强意志和勇猛精神,我们也看到了______银行的美好未来,我们必将实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小额信贷银行的宏伟目标,将“普惠金融,和谐共富”的理念唱响全球!
在军训中,很多先进的个人也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感染了整个团体。我所在的第三区队的区队长,用他坚毅的眼神,雄壮有力的军体拳,体现了他对军人最高的尊重与崇敬,也唤醒了我们内心的斗志,激发了我们最大的团队合作热情。女生克服了身体素质较差的弱势,带病坚持,挥汗如雨,将集体荣誉牢记心间,用她们的无畏行动让我们欣赏了别样的铿锵玫瑰。
军训期间,总行领导亲自督训,与我们共同融入军队生活,他们鼓励的言语,亲切的慰问,鼓舞了我们昂扬的斗志,也坚定了我们敬岗爱业,为哈行奉献青春的信念!
此次军队生活切身体验,使每位新晋员工在集体生活中深刻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改正及发展方向,使个人意志和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营造出充分信任和团队合作的氛围,塑造出“加强合作、共创辉煌”的团队文化。我们感谢总行给与了我们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提升自己,感受哈行文化。这次军训,唤醒了我们全体新晋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工作热情,为哈行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队伍带来了新的生机,我们有坚定的信心继往开来,共同打造______银行更加辉煌的明天!
洗被子心得体会篇3
半条棉被映初心 决胜小康再出发
1934年11月,红军过境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见到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一个被窝度寒夜,一床棉被对半分。寒冷的冬夜里,棉被之所以能够御寒,并不是它本身就有温度,是因为人把棉被暖热了,棉被才会给人以温暖。“半条被子”的背后,是三位红军女战士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为民情怀,是红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印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的现实缩影。“半条被子”不仅见证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也映照了中国共产党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夏秋之际,南方各省又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抗击疫情、汛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披荆斩棘战疫情、劈波斩浪战洪水,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大战大考面前交出了满意答卷。
当下,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的疫后重振建设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任务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日趋多样。因此,我们还有很多“娄山关”要征服,还有很多“腊子口”要跨越,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弘扬传承“半条棉被”精神,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带领人民群众谋发展,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温暖的故事能够折射出真理的源泉和力量。今天,我们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要牢记“半条被子”的精神,用心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将“半床棉被”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时刻与人民共担风雨、血脉相融、生死与共,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洗被子心得体会篇4
?半条棉被忆初心牢记使命再出发】
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各个军团陆续抵达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住在了沙洲村村边的一间破旧茅草屋内。茅草屋的主人叫徐解秀,她家中一贫如洗,只有一张用楠竹钉成的床架,床上垫着稻草、铺着破席,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盖的是一堆烂棉絮。女红军们在急行军中都舍弃了行装,只带着一条棉被御寒。夜里,三位女红军就和茅草屋的女主人合盖这一条被子、挤在一张床上。
几天后的一大早,女红军们要奔赴新的战场,她们看到徐解秀床上的破棉絮,决定把她们唯一的被子留给徐解秀,但徐解秀说什么也不肯要。这时一位女红军从背包中摸出一把剪刀,把这条被子剪成两半,她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以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读到这里我久久不能平静,半条棉被,是当时女红军们的全部家当,是红军和群众共冷暖的一个剪影,是无法割舍的党群鱼水情。
身在甜水里,长在红旗下。2017年4月我从苏州回到家乡,从事农村工作,周围很多人不理解,大城市到小乡村,坐办公室到走街串巷田野里,大家是不是也觉得我脑子是不是坏掉了,我身边的人都这么说。记得回乡不久,我写了一篇题为《回家的感觉真好》的心路话语,当时在中国美丽田园白甸镇级公众号发布,一个晚上就有38条留言。我清楚记得,我晚上看了很多遍,更加坚定了我选择扎根基层的信念。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当好一名小村官并不容易,但是一想到半条棉被,联想到长征精神,我就信心满满。同年5月我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我觉得我自己人生的长征路才刚刚开始,我觉得我的长征路就是服务好群众,坚守一份为民情怀。
洗被子心得体会篇5
?以实干让“半条被子”精神代代相传】
“半条被子”的故事记录着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珍贵红色历史。“半条被子”的故事折射出的是我们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而故事的背后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半条被子”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每一代人去保护和传承。我们欣喜地看到,从2017年开始,郴州当地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题建成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并于2019年底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10万人次,成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也让“半条被子”的精神能更好地代代相传。
“半条被子”精神蕴含党与人民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壮丽篇章。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就要践行好初心和使命,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去完成好服务人民的历史使命。我们见证了在重症监护室的战疫火线,在抗洪救灾的巨浪前,在脱贫攻坚的深山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干部扛起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他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书写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壮丽篇章——这都是对“半条被子”精神最好的传承与诠释。
“半条被子”精神需要在为人民服务和担当作为的实干中,代代相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传承好“半条被子”精神,践行“鱼水情深”路线,就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同时更要把对“半条被子”精神的传承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在爱岗敬业中,在恪尽职守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做到从人民利益出发,敢于担当作为,立足自身岗位,通过实打实的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久久为功,才能以实际行动弘扬好“半条被子”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好自己的力量。
洗被子心得体会篇6
为人民群众盖好“半条被子”
用“共担风雨之心”让这半条被子变暖。尽管这半条被子很薄很小,但因为是红军女战士从自己的一条被子分出来的,老百姓盖上去一样暖在心头。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时刻关心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关心着老百姓的子女教育和看病养老问题,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付出着青春和生命,这是把半条被子的精神根植在了心中。老百姓们都看在心里,他们也深知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易,尽管前路艰险,他们愿意与我们共担风雨,也会更加理解和支持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
用“脱贫攻坚之志”让这半条被子变厚。2020年已过去将近四分之三,我们也即将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这一条新被子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百姓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抵御严寒。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脱贫攻坚的目标绝不容迟滞,这是我们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因为有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有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床被子必定更加厚实,我们坚信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用“伟大复兴之梦”让这半条被子变大。诗圣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徐解秀老人去世前说:“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你一半的好人。”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愿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让这半条被子变大,能够为最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温暖,这层温暖已经不只是遮风避雨,而会让我们的家园、国家更美好更动人,建设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这一目标,广大基层党员还在奋斗、还在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前方道路艰险坎坷,但是我们的内心矢志不渝!
洗被子心得体会篇7
1934年11月上旬,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老百姓家中,临走的时候,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徐解秀。
半条被子的背后启示,是三位女红军战士宁可自已受苦也不让群众吃亏的为民情怀,感受到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老百姓是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老百姓拥爱军队,红军赢得了人心。
半条被子的故事,红色精神过去如此,今天依然。谁真心实意对待老百姓,谁就赢得了人心,谁心中装有老百姓的位置,谁就有真理的源泉。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万象始更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通过这次学习活动,精神上接受了红色的洗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贯彻新的理念,履行新的使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位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半条被子的初心,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树高千尺不忘根,老百姓是万水千山的源。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
红色故事是长征精神,鼓舞着共产党员的理想,半条被子是巨大的信仰财富,感悟初心,传承崇高的责任,而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要把这种精神践行到实际的工作中,在思想上深刻重视,在行动中坚决落实。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党规和党章,提高党性素质和修养,提高自我的思想建设。积极主动学习党史和学习系列讲话,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已,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二,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的地位,自觉运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客运质量。坚持在创岗建区的责任区,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岗位上以实干为荣,不图虚名,鼓实劲,办实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努力积累客运乘务的经验和总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保证安全出行的前提下,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尽职尽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踏踏实实完成本职工作。
三,加强优质服务的宗旨,对待旅客如同春天般的温暖,脚踏实地的做好客运工作,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真正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照样可以一样能发光,一样能发热,正如雷锋同志说的,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愿意滋润每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线阳光,我愿意照亮每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颗螺丝钉,我愿意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认识到位,才能行动自觉。 树立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追求用心,用情的服务态度,努力完成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神圣使命,奏响高铁名片主旋律的最强音。
洗被子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脱贫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