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5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指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领悟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应用文体,相信大家在平时生活中都和心得体会有所接触了,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5篇

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1

为做好_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举办工作,我被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借调,参与设于虹桥郁锦香宾馆分新闻中心境外记者服务沟通工作。该分中心工作团队主要由黄浦区新闻办同志、我和另一位向明中学英语老师组成,为来沪采访进博会的境内外媒体提供领证、交通、住宿、咨询等各方面服务保障工作。

我们从11月1日正式入驻分新闻中心,主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境内外媒体记者领取证件和媒体包的工作,前后共接待中外记者1000余人次,60%以上为境外媒体。二是做好进博会期间分新闻中心公告栏所有公告文件、住店媒体温馨提示、每日上海天气情况等起草、翻译工作,共张贴文件50余篇,为记者提供实用有效的信息。三是配合公安做好远端安检工作。开幕式当天,共协助近200名记者、工作人员完成远端安检。四是做好媒体班车协调安排。11月5日至11月10日,共组织媒体班车41班次,方便媒体记者出行采访。五是接受媒体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布置办公环境,提供茶歇服务,解答媒体关于进博会情况、上海城市景观、园区活动安排等各方面的问题。

在整个新闻分中心服务保障中外媒体的工作中,每个工作人员都体会到上海这座城市对首届进博会的重视。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饱满昂扬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以往外事接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做法,以自身行动做到宣传进博、服务进博,切实保障分新闻中心平稳运行。

工作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充实的。难忘开幕式前一天,很多境外媒体当天夜航抵沪,各地记者短时间内高密度前来分新闻中心报到、领证。第二天清晨三点,我们又要为报道开幕式的记者们启动远端安检服务。我们整个分新闻中心的小伙伴们分工明确、通宵加班、全力以赴,有的接待媒体报到,有的张贴公告信息,有的回答记者提问,有的帮助解决电脑技术问题,有的发放宣传资料,有的指引远端安检,我们紧张忙碌又井然有序,各司其职又互相帮助,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境内外媒体提供了真诚周到的服务,最终顺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分新闻中心虽然在园区之外,但却是很多境外和外省市媒体抵达上海后的第一站,是进博会工作的前沿,我们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构筑了他们对上海的第一印象。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赢得了境内外媒体的一致认可,在留言本上留下了满满的赞扬和感谢。看着留言本上暖心的话语,我深切感受到参与进博盛会的自豪和感动。虽然工作任务重、时间长,但是在听到一声声的thankyou,看到一张张满意的笑脸后,我为自己是进博会的一份子,是上海的一份子而骄傲,这一段忙碌且充实的进博会时光也必将成为一段美好、难忘的回忆。

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2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风险挑战加剧。时代潮流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推动开放合作,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就应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的复杂形势下,中国举办进博会,顺应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为全球贸易发展搭建公共平台,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是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有力举措,是助力经济全球化走出困境的中国方案,对激发全球贸易新活力、推动构建开放共赢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3

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4

这届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本次的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人民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中国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任何事物矛盾统一,都具有两面性,这是事务存在的内在属性,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行业领域风险挑战增大,但是都在披荆斩棘、积极应对,各种措施不断落地,成效不断开始显现出来,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其中第三季度增长6.5%,符合预期目标。全年粮食产量可望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中国经济是一片磅礴巨海,不是一亩方塘。深邃的海洋随时都会有惊涛骇浪,也有四海风平浪静之时,没有过滔天的巨浪,高过千尺的奔腾,就不能谓之为大海。犀利的狂风骤雨可以掀翻一亩亩水塘,但不能大海中掀起过波澜。中国的文明发展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经历了无数春秋寒冬、狂风暴雨,磅礴巨海依旧在那儿!,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5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届时将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规模和品质均将超过首届。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开放的、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许多国家和企业都把拓展中国市场作为重要的发展机遇,进博会为他们搭建了的进入中国的平台。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迫切,进博会上展示的进口商品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随着进口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中国进口的增长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进博会真正实现了“买全球、惠全球”。

首届进博会期间,按一年计,与会参展企业和采购商达成了578.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今年这一数字有望显著扩大。不断扩大的规模彰显了进博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毕竟,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进博会带来的效益有目共睹,企业都想搭上进博会的快车,掘金广阔的中国市场。

不少参加过首届进博会的企业表示,进博会为国内外企业打造了一个包容开放、广阔高效的合作新平台。作为进博会的“回头客”,来自法国的依视路集团将带来一系列先进产品和解决方案。依视路大中华区总裁杜马诺表示,进博会是一个的开放平台。作为全球的眼视光企业,依视路将依托进博会大平台,再次为中国消费者展示眼视光领域的前沿科技和完整的眼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推动贸易平衡发展的努力,得到了外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白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_去年率团参加首届进博会,见证了白中两国签署大量合作协议。他表示,白俄罗斯参加进博会、中国对白俄罗斯高品质食品开放市场并对白俄罗斯大量食品企业进行认证、利用中欧班列装载货物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等都有助于挖掘两国经济合作潜力,带动白俄罗斯经济发展。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朱林也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是泰国的贸易伙伴,也是泰国最重要的贸易市场。这次进博会对泰国非常重要,为泰国向中国展示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博会为美中两国经贸合作搭建了平台,为美国出口商向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打开了大门。中国增加进口的努力将对全球总需求增加产生显著影响。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科奇大学学者阿尔泰·阿特勒也表示,不少国家,尤其是经济依赖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都因能够向中国大量出口而获益良多,中国生产的部件和半成品在支撑着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生产和出口。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使得中国在高端科技、服务贸易等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既给海外企业带来新的契机,中国企业也通过与外商的合作迎来新的发展。

很多传统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先进制造设备,以提高生产线的竞争力和生产力,进博会让他们不出国门就能采购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引进进博会参展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提升了国内产品的竞争优势。首届进博会上,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成交额,达164.6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交57.6亿美元;服务贸易展区成交32.4亿美元。商务部副部长、世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王炳南介绍,今年,还将有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专(业)精(品)尖(端)特(色)产品精华荟萃。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有望超过50万人。这意味着更多全球前沿技术、产品、服务来到中国,助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主动扩大进口,受益的还有广大中国消费者。一大批优势和特色产品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了中国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首届进博会上,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最为热闹,来自澳大利亚的牛肉、法国的红酒、阿根廷的红虾、马来西亚的榴莲吸引人们驻足品尝,而进博会后,这些“洋美食”将走入超市、电商平台,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进博会带来了消费贸易的“双升级”。如今,电商成为联结进口商品与中国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电商平台交易已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电商平台成为消费者选购进口商品的重要渠道。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表示,首届进博会期间,以京东集团为主体直接签约并采购总金额近1000亿元的进口品牌商品。第二届进博会京东集团将继续派出规模庞大的“买手团”,覆盖更多进口商品品类,也计划与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商签订采购协议,在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

毋庸置疑,中国仍旧是全球成长性的市场。中国创办,世界共享,相信在第二届进博会的平台上,参展商、采购商都将有更大的收获,将有更多海外品牌进入中国,从展品变为商品,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带给世界更大的机遇。

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关于邪教心得体会5篇

警示心得体会5篇

税务读心得体会5篇

出行安全心得体会5篇

四榜样心得体会5篇

钳工心得体会5篇

生命心得体会5篇

捏陶瓷心得体会5篇

母校心得体会5篇

合作心得体会5篇

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