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一定是包含我们的真实感受的,发奋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习内容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内容心得体会篇1
一、打好“三个组合拳”,为想干事的干部添油加力。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干部,只要每个干部动起来、干起来,我们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我们坚持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政治激励三管齐下,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的积极性。一是精神鼓励树典型。按照35%的比例,每年评选一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部门单位、行业扶贫优秀单位、干部驻村联户先进集体(个人)。每年评选4个发展进位县区、20个经济发展明星镇办、10个重点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先进集体,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在全市大力褒奖宣传。二是物质奖励鼓干劲。凡受省委、省政府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市财政按省级奖励标准,再次全额配套重奖。严格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对考核优良、进位明显的单位发放奖金,激励大家争先创优、比学赶超。三是政治提升受重用。对每年评选的10名优秀镇办党委书记、30名优秀科局长,优先提拔重用。对连续三年获得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的县区和市直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提拔重用,坚决不让干事创业的人吃亏。
二、把握“三个容”原则,为敢干事的干部撑腰壮胆。加快追赶超越亟须干部勇立潮头、改革创新,我们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认真贯彻省委容错纠错机制,划清失职与失误、敢做与乱为、负责与懈怠的界线,为真改革者戴上“护身符”,为真干事者“兜住底”。一是为担当者容。坚持“五看”,看工作出发点、看工作方法、看工作成效、看问题原因、看法规依据,以此判断干部在改革发展中的失误和偏差,完善澄清保护机制,让干部大胆实干、放手改革。二是为创新者容。明确可以宽容失误的11种情形,为立足全局,遵守重大决策程序、大胆探索的干部当好后盾,鼓励干部敢闯敢冒敢想敢试。三是为实干者容。细化容错免责的条件、程序和范围,对真干事、真改革的干部,即使出现一些失误和偏差,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干部提拔使用、“两代表一委员”推荐、个人评先评优等方面不受影响,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打消顾虑、轻装上阵。
三、畅通优进劣退双通道,为能干事的干部腾位子。能者上、庸者下,是事关用人导向的源头工程。我们进一步细化标准、规范程序、疏通渠道,努力让有为者有位、不为者失位。一是细化“下”的情形。综合运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及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稳综治、党的建设等方面考核结果,细化对党政领导进行调整的38种情形,最大限度地予以量化,划出硬杠杠,让干部下得心服口服。二是加大问责力度。市委明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36种表现,让那些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干事劲头不足、进取意识不强的干部受惩处、受警戒。三是搭好“上”的阶梯。坚持重品行讲信念、重发展有实绩、重实干能担当、重基层能吃苦、重自律口碑好的用人导向,严格遵循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制定市委干部工作十条意见,确保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学习内容心得体会篇2
近日,我省出台了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我是一名基层干部,对于这三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句,鼓励激励。这是要求干部们在工作中好好干。党和国家绝对不会亏待你,干好了不仅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奖励,政治上也会有提升,前途一片光明。
第二句,容错纠错。这是说干部们在工作中别怕犯错。在工作中,只要是不为自己、他人或单位谋不正当利益,对干部可以宽容,及时纠正改正,客观公正处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哪有不犯错的。犯错,谁都不想,但是要创新,要自己开路,走一点弯路也是不可避免的。“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我们能从过失中吸取教训进步更快,犯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吗?
第三句,能上能下。这是告诉干部们在工作中,你干得好,就会得到重用提拔即“上”;否则,“你就下去吧”!这项机制是专门针对那些尸位素餐之人。“不会干、不敢干、不愿干”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它们将不在成为搞不好工作的借口。干不了,让位吧。
其实,这三项机制归根到底都是对干部们的一种激励。它好像是一只温和而又强劲有力的大手牵引着你、包容着你、推动着你不断向前进。三项机制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松绑,使不作为者让位,充分调动了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干部就是群众的带头人,敢于创新、勇于担责、敢作敢为才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学习内容心得体会篇3
近日,学习了师德标兵的事迹,使我感受深刻。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别为了让家长认识你,别为了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怎样最好施爱呢?
一、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通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海无涯,正如陶行知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做到教到老,学到老。
二、为人师表,师爱的基础。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这是教师以模范品行作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使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三、爱每一个学生,师爱的准则。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
“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教师只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一定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教育才能生效。师爱会发挥巨大的力量。
四、培养孩子的爱心,师爱的升华。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不仅要解决知识上的疑惑,更要重视道德、行为上的疑惑。即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
在自己热爱学生的同时,我还注意让每个孩子学会去爱他人。我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要想别人爱你,你首先学会爱他人”送给学生们。并召开“爱、爱、爱”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爱,亲身感受爱,最终用自己的行动去奉献爱。教师一人之爱是有限的,学生的爱才更宽广。教师以一人之爱,唤起学生之爱,才是师爱的延续,师爱的非凡力量。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是“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学习内容心得体会篇4
2月24日,湟中县举办贯彻《决定》精神践行“两个绝对”学习交流会,深入学习《中共西宁市委关于“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的决定》,交流贯彻“两个绝对”的经验做法和学习成效,对学习贯彻“两个绝对”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市委《决定》审议通过后,湟中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两个绝对”,县委常委会带头学习贯彻执行,各级党组织及时跟进,全县上下迅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贯彻落实氛围,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两个绝对”有了一定的认识、体会和感悟。当天的学习交流会上,包括县级干部、乡镇和机关单位党委书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在内的10名同志结合各自的岗位、自身的学习谈认识、说感悟、讲体会,在交流中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了认识。
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管总治本之策,湟中县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好《决定》提出要求。要在思想上坚决拥护,把“两个绝对”作为一种真诚信仰和自觉追求,提高自身觉悟,坚定政治信仰;把“两个绝对”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融入个人成长和工作经历的全过程,自觉自愿地去遵守践行,始终做到毫不含糊。要在政治上坚决维护,充分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全面落实“两个绝对”要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忠诚于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决迅速有效地把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始终做到毫不动摇。要在组织上坚决服从,坚持大力弘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传统,传承“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的红色基因,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做到毫不迟疑。要在行动上坚决紧跟,各级党组织担负起贯彻落实《决定》的主体责任,党员干部带动基层群众学习,实现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学习贯彻落实“两个绝对”全覆盖。
湟中将把贯彻《决定》精神,践行“两个绝对”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落实上,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全力以赴脱贫攻坚,坚定不移保护生态,认真抓好村“两委”班子换届,确保《决定》精神在湟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习内容心得体会篇5
我叫“山西”,我的弟弟叫“武汉”,这是我们的故事,2020年初,弟弟开始干咳,发烧,医生说他得了肺炎,病情非常严重,为了我们的健康他要戴口罩隔离。那一刻,弟弟害怕,担心,迷茫,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们连夜给他送来了口罩,尽管我知道我们家并不富裕,尽管我们也感冒了,也需要他。这个冬天的夜晚很冷,妈妈在病房外微笑着告诉他:妈妈一直在你身边,哥哥姐姐会一直在你身边,医生护士阿姨会一直在你身边,不要害怕,要坚强,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接你回家!
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哪怕要逆着光就驱散黑暗,有一万种的力量淹没孤单,不再孤单……听着歌让我联想起了这次的新型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蝙蝠,蝙蝠病毒在正常条件下不能直接感染人类,可能通过中间宿主来感染人类,在中间宿主中分离到其体内繁殖复制的病毒。病毒繁殖要依赖人体细胞提供场所及所需物质,所以病毒进行的最终目标一定是增强感染性增强致病性,否则细胞全部被病毒杀死,病毒自身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但病毒在人体内发生变异也导致感染性增强,那么被感染的人会成为超级传播者。
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冲在第一线的是我们的白衣天使。怎么,医生护士不害怕被传染吗?医生护士不想在家中与家人们安稳地度过春节吗?为什么他们能够坚守在第一战线上呢?不向困难屈服呢?原因在于,只要穿上白大褂就要去救死扶伤,还病人一个健康的身体;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会害怕传染,不会害怕病毒,会勇敢地跨过困难;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会坚持捍卫它的尊严。钟南山院士大家并不陌生,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67岁的钟老院士带领医护人员抗击非典,时隔17年,84岁的他重新披上铠甲再赴武汉,他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所以,不要去害怕,我们有这样的无双国士,定海神针,2003年的灾难都扛过来了,这次也必能平安度过,还有无数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铸造的生命健康的长城!
面对国内口罩危机,资金危机,企业家,明星纷纷献身于慈善捐款事业,你20万,我50万,是多是少,累积起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天文数字,也一定会成为武汉弟弟的支柱。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韩红这位歌手,不!准确来说她是一位慈善家,不论是大大小小的灾难,她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第一战场上。向山区望去,你能看到她对孩子们温暖的笑容,她捐款,向武汉运输货物,运输口罩,她不曾图谋什么,只为能够向人民向社会向国家贡献自己一份温暖却又坚定的力量,这次肺炎让国内的口罩变成了稀缺的货物,别怕!看我们的邻居日本给我们送来了100万只口罩,别怕!海外华侨正在国外买来口罩空运回祖国,别怕!缅甸人民向我们运来一箱又一箱的货物!请相信团结的力量!相信国家的力量!相信国际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
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为国奉献,不求回报,相信国家,定渡难关!
待春暖花开之时,让我们一起去接“武汉弟弟”回家。一起去吃那久违的热干面,去看樱花盛开!
武汉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国加油!
学习内容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