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的总结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还能推动集体的进步,要想让心得体会更具感染力,可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这本书的读书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篇1
?课外侦探组-藏在闹钟里的秘密》一书主要内容写的是苹果路小学的乔副校长失踪了,米多西、欧米棋和马威卡组成侦探小组根据乔副校长失踪前留下的线索最终查找到了他。当然他们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问题,比如:由另外三个同学组成的另一个侦探小组时常制造麻烦,还有来自老师、家长以及警察给他们带来的种种麻烦。他们团结一心,凭借着勇敢与智慧战胜重重阻挠,最终抓住了绑匪和间谍。
我特别佩服书中的米多西,他通过与间谍的`对话,在对方毫无察觉到的情况下,把间谍揪了出来。书中对他们的谈话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读这段话是我仿佛身临其境,眼前活生生的出现了米多西和间谍的形象。米多西就像一个经验老练的钓鱼高手,间谍就像一条狡猾的大鱼,但是鱼再狡猾最终还是败在了老练的钓鱼人手里。米多西的智慧和沉着令我无比钦佩!
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一把筷子就很难被折断了。作者通过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智慧和勇敢固然重要,但是团队的力量才更加强大,它是战胜困难的绝对力量。课外侦探组的三名成员在侦破案件的过正中从始至终都能团结一心,他们凭借着团队的力量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找到了失踪的乔副校长。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团队力量的强大。
我在课外经常参加足球训练,在踢比赛中团队的合作与默契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前锋的脚法再好,跑得再快如果离开队友的支持都是无济于事的。我想生活中和学习上很多事情都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个人的勇气和智慧固然重要,但是团队的力量更加强大,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篇2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初浅的阅读”一节中,作者提出:“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至尾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这似乎令人有些不理解。读书,不就是为了读懂读通顺吗?怎么对待不懂的不认识的字词都不能停下来查询或是思索的呢?看了作者的分析阐述,你不得不赞同他们的理念。当你读一本书,发现其中有许多疑点,并且时不时地停下来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畏惧,感到烦恼,于是,在你还没将书看完,甚至看到一半的时候,你的读书的兴趣也就荡然无存了,这样你就被这些困难所纠缠所左右。所以,为了让自己多少对这本书有所了解,你就必须义无反顾地读下去,并且学会略过那些读不懂的地方,很快你就能看到你能看懂的内容,这样,当你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至少,你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这比你什么都不了解,不是要好得多了吗?至少在浏览了一遍之后,你才能决定我是否需要认真的学习;如果自己再次阅读的时候,自己对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多少有了了解,学习和思考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甚至方法了。
所以,“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至尾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我觉得是非常中肯的阅读建议。
遗憾的是,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总会要求学生去注意那些读不懂的地方,并会教导学生,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去查字典,或是去问他人。可是,结果呢,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被纠结在这样的解惑释疑中,浪费了完整阅读的机会,时间过去了,课文内容是什么,学生居然一无所获。这真算得上现代阅读教育的一大弊端了。
好在我不知什么时候,竟然意识到了这种教育方法的弊端。一般的情况下,在我的阅读教学中,便开始注重让学生进行初浅阅读的体验。引入课题后,便会十分重视给予学生完整阅读课文的时间,既不要求他们提问,也不要求他们识字,只是要求他们从头至尾阅读,然后谈谈初读后的收获,或是思想上的认识,或是人物性格的体验,或是好词好句的欣赏都行,一点两点也行,三言两语也可,只要是学生初浅阅读后的真实体验就好。至少在第一课时里,学生对文本有了了解,有了接触,也为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打下了基础。
正如作者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引入了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一代代的高中生被逼着一幕一幕的念,一个生字一个生字地查,结果是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读过莎士比亚的.剧本,等到读到最后的时候,他们已经忘记了开始是什么,也无法洞察全剧的意义了。与其强迫他们接受这种装模作样的做学问的读法,不如鼓励他们一次读完全剧,然后讨论他们在第一次阅读中所收获的东西。只有这样,他们才算做好了接下来仔细又专心研究这个剧本的准备,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可以准备再学一点新的东西了。如此,我把初浅的阅读有效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中的改革,似乎找到了专家的理论指导了。
这种感觉真好!
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篇3
我看了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写的《水孩子》。
这本书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扫烟囱的男孩。他每天都要爬进黑乎乎的烟囱去工作,可是工钱却全部要上交给他的师傅格林姆,格林姆还动不动就打骂他,甚至不给他东西吃。
看到这里,我为汤姆的悲惨生活感到难过。年纪小小的他竟然想着快点长大,这样他就可以像他的师傅格林姆那样收徒弟,像师傅对待他那样对待他的徒弟们。我感受到了汤姆心中的委屈和不满。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美好,我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愁吃不愁穿,可是汤姆却连爸爸妈妈都没有!我真的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
在约翰爵士的庄园里,汤姆逃跑了。他被仙女变成了水孩子,在水里生活。可是这时候的汤姆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经常欺负水里的小动物。惩恶仙女惩罚了他,并让他看着其他人被惩罚的模样,汤姆有所觉悟,决定不欺负小动物们了。可是后来汤姆却因为嘴馋,偷吃了一罐糖果,结果全身长满了刺。几个星期过去了,汤姆以为仙女不知道自己偷吃糖果的事情,因为惩恶仙女对此只字未提,却不知道仙女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几个星期后,心里难受得厉害的汤姆把自己偷吃糖果的实情告诉了惩恶仙女。惩恶仙女没有惩罚他,而是抱了他和亲吻了他。汤姆意识到了,做错事不承认的孩子,会让爱自己的人伤心难过;主动承认错误才能取得谅解。
记得有一次我倒水喝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水洒到了桌子上。我想喝完水就去擦掉的,可是一转眼就把这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妈妈喝水的时候看到桌子上很多水,就对在旁边玩耍的我和妹妹说:“哎,是哪个孩子把水倒到了桌子上?”我这时候才想起来,连忙向妈妈承认是自己的过错。妈妈没有责怪我,而是笑着说:“没有关系,勇于承认、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现在你需要做什么呢?”我拿起抹布把桌子上的水擦干净,再看一眼妈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接着往后面看,更精彩了:汤姆和仙女看完逍遥国的历史后,汤姆不想退化和变成水蜥,决定要去寻找格林姆。途中有很多的艰难险阻,可是汤姆已经决定,无论那个地方有多么远,是在天涯,还是海角,就算是刀山火海他也不怕。最后他来到了天外天,他没有记恨格林姆,而是想尽办法帮助他。
汤姆在这次旅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变成了一个善良、勇敢、诚实、成熟稳重的孩子。我要学习汤姆不怕苦,不怕累,做一个追求上进的人。
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篇4
前几天,我听说保利门口有一个换书活动。所以我起来一个大早,早早地来到了保利门口,远远的就听到了一阵“咚咚咚”的音响声。活动已经开始了!我急急忙忙的跑过去,广场上人头涌动,人山人海。虽然天气很热,汗流浃背,但我还是很兴奋的排着队。“漫长”地等待,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向场地,快速的阅览后从地上拿起一本喜欢的书,生怕别的小朋友换走。这本书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回到家,我就拿起这本书看了起来。狐狸爸爸很聪明,遇到困难时总能想到各种办法来解决。其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三个农场主想拿铁锹把狐狸爸爸一家挖出来,狐狸爸爸一家听到铁锹挖土的声音,刚开始很着急。眼看石头一块块的往下掉,狐狸爸爸已经满头大汗了,突然想出一个办法来,说:“狐狸挖洞可的速度可比人类挖土快多了。”然后狐狸爸爸一家飞快地往地下挖洞,挖的渐渐听不到铁锹挖土的声音为止,终于脱离了危险。
故事虽然很短,但我觉得如果人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的放弃,要多动脑筋就会有很多办法来应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书中有很多狐狸爸爸的`故事,写这本书的作者叫罗尔德-达尔,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我也要向故事里的狐狸爸爸一样,凡是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勇敢的应对,无论上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
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篇5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书,它像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像一杯新鲜美味的果汁,更像温开水,它平凡而甘甜,只有细心的人才懂得品味。在犹如雨点般密密麻麻的书籍里,我喜欢的那一本是《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1866年,海上突然出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海怪”,它经常撞毁海上的船只。政府为了消灭“海怪”,组建了一个追捕队,还特别邀请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但他和他的仆人康赛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在追捕“海怪”时反倒成了“海怪”的俘虏!所以不得不跟随“海怪”周游四海,看到了许多奇特的海生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也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作者从描写海洋的美丽,侧面呼吁人们保护海洋,珍惜海洋,不要让海洋成为幻想。从故事中的人物来看,他们一个个坚定的眼神,一句句不放弃的话语,感觉海洋就是他们的家,就是他们的梦想,他们始终不肯放弃,一直在探索海底的奥秘,哪怕会失败,哪怕会献出生命,他们终究不逃避,始终坚持不懈。
这本书不仅让我看见了大海的美丽、大海世界的精彩和大海之深,而且还让我读到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探索也不失乏味,像冰山断路、章鱼袭击等故事曾让我流连忘返,其他的故事也像美味佳肴一样让我迷恋其中。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大海有了新的见解,也让我对大海更加感兴趣。虽然现在人类已经成功造出潜水艇,可以真正的海底旅行了,但是在当时的世纪却只能是幻想。让我懂得没有幻想就没有发明创造,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和想象,这样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书籍是一艘轮船,能载着我们在知识海洋中穿行。那么,就让我们在好书的陪伴下,一起在书的海洋中探索,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吧!
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篇6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讲了一个叫尼尔斯的小男孩,他是一个瘦高个儿,鼻子两边长着雀斑,还有一头淡黄色的头发。他不爱读书,特别顽皮捣蛋,让父母操碎了心。粗野顽皮的尼尔斯和小精灵搞了一个恶作剧,小精灵把它变小了,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尼尔斯家的雄鹅莫顿和大雁一起飞了起来,尼尔斯跳到雄鹅身上,一把抓住它的脖子飞身了蓝天。鸡、鹅、猫、牛都不愿意尼尔斯,因为尼尔斯以前经常欺负它们。雄鹅带他飞走,他十分高兴,甚至忘了他变成小人,牲口欺负他的事情。
在飞行过程中,一直是冤家的雄鹅和尼尔斯,开始了互相帮助。尼尔斯想要开始做好事让小精灵把他变成原样,因此性格也慢慢好转了。危险降临时,尼尔斯没有害怕,不顾自己的安危救下了大雁。淘气的尼尔斯变成了勇敢的尼尔斯。
我想: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友爱,要是只想得到,又不愿意付出,是不会交到好朋友的。不但人与人要互相关爱,人与自然界的动物们也要和睦相处。故事中大雁阿卡说的一段话令我记忆犹新。她说:“人类把整个大地占为己有了,这是霸道的行为。你们有了一大片土地,那里肥沃而富饶。而我们这些飞禽走兽只是想要荒山和一些偏僻的森林,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我们这一生时时刻刻都遭受着人类的追捕,连睡个觉都担惊受怕。真希望有一天,人类能有良知,给我们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读了这段话,我感到很羞愧。我认为人类和动物是平等的,人类不能因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大量的捕杀动物,相反,我们应该和动物成为朋友,为动物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让地球成为一个幸福的大家园。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不仅把每一个角色描写得栩栩如生,而且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我看了一遍还不过瘾,我太喜欢这本书了!
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篇7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哈姆雷特》,鲁迅的《铸剑》,一个十分典型的复仇故事,与《哈姆雷特》有很多相似之处。
小说一开始描写少年眉间尺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他被老鼠咬锅盖的声音骚扰的无法入睡,于是,便爬起身来捣鼓那只老鼠。后来,他一不小心踏死了那只老鼠,他又不禁生起怜悯心来。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夜晚。当晚子时过后,眉间尺就满十六岁了,即将长大成人了。母亲告诉他关于父亲之死的秘密,并将父亲留下的宝剑传授给他,希望他能够改变自己“优柔的性情”——哈姆雷特式的性情,用这把宝剑去杀那个杀死父亲的仇人——国王。就这样,这个刚才还在与老鼠搏斗的少年,将不得不担负起刺杀国王替父复仇的使命。
通过复仇行动,故事的主人公由少年长大成人。而这一过程的催化剂正是复仇行动所需要的仇恨、勇气和力量。复仇使他的'意志成人化了,但他的身体拒绝长大成人,抑或是身体本能在拒绝承担成年人的仇恨。在关键时刻无意的摔倒,致使自身远离了复仇对象,正如哈姆雷特的犹豫一样,无意识中逃避着复仇使命。
小说中的“黑衣人”在眉间尺的复仇行动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他有一种非凡的坚定和果断,充分成熟的男性气概。这些恰恰是年轻的眉间尺所缺乏的。与《哈姆雷特》中老国王的鬼魂类似。他是对眉间尺复仇精神缺失的补偿。
是恨,是复仇的愿望,而不是爱心、义气、同情之类的情感,将眉间尺与“黑衣人”联系在一起。“黑衣人”关注复仇本身,只关注复仇行动的有效性。他对复仇以外的情感不感兴趣,或者说,他已经摒弃了除仇恨之外的一切的情感。“黑衣人”就是复仇意志本身,是眉间尺的复仇手段。作为复仇手段的“黑衣人”的确是以其奇特的,却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完成了复仇的使命。
在故事的最后,为了完成复仇,眉间尺、黑衣人和王君砍下了头颅,在沸腾的大鼎中搏斗,最终同归于尽。被煮烂的三颗头颅,在鼎中混作一处,无法分开。王的廷臣只好将三颗头颅骨跟国王的身体一道埋葬。
文章结束了,却让我迟迟不能走出文章,鲁迅用一个古小说的“新编”既表达了百姓向暴君复仇的热望,又含蓄地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痛苦。在饱受列强欺凌的旧中国,又是个人情绪和民族感情的完美结合。那神秘的黑衣人。正是鲁迅的化身,强烈的复仇的心理在鲁迅的心中,就像一个光明的使者,指引革命的前进。
这本书的读书心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