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心得可以及时的记录我们内心的想法,心得的整理和总结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帮助我们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教家风建设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家教家风建设心得篇1
家庭是整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正是通过家庭,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小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好的小学可以促使孩子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小学是人生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当女儿上一年级时,我总就得这段时间应该是培养她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机。上学后,我每天陪她一起完成回家作业并要求做完后一定要检查,并做好复习和预习。我总觉得如果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她学习不会有什么困难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我女儿动作非常慢,写字慢,做题目慢,一个字写了擦,擦了写。一篇课文没几个,生字,可她却要写上半个小是,甚至一个小时。有一次语文测验考了65分,后来老师打电话来说我女儿不是不会做,而是动作慢,来不及做,叫家长在家里多锻炼她。于是,每天放学回家做作业,我在她写字台上放了个闹钟,让她有时间观念,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女儿写字的速度明显加快,回家作业的质量也很好,女儿也有了自信心。我还帮她买了一些课外作业,让她利用双休日在家多练习,做好以后我像老师一样用红笔帮她批改,并写上分数,错的帮她讲解,直到她弄懂为止。从一年级到现在五年级,一直保持这种习惯。我想小学这些知识都是基础,不外乎就是多做题。题目类型看得多,做的多,考试肯定能考好。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下面我来谈谈在家里是怎样辅导三门主课的。
首先,我先说语文。低年级的语文不外乎就是把学到的生字记住,再慢慢扩展成词语,词语学多了就会造句。基础一定要打好,每天的生字和词语一定要背写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她认识的字多了阅读能力也会提高。这对孩子今后的阅读分析和作文大有帮助。还要多看课外书,刚开始可以看一些注音课外书,有助于拼音的提高。还要多带小孩出去看看大自然,让她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这样等到高年级写作文时,就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写进去。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阅读的增加,要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就轻而易举了。在家里我也经常买一些开放阅读,阅读分析的书,让孩子在家多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分析,也可以让她读到好的文章,这真是一举两得。
关于数学的学习我没有特别的绝招。孩子小的时候,大脑语言功能的发育大过逻辑思考。就是说小孩子对逻辑思考比较的迟缓。所以说,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要用简单的方法告诉她。不要你以为很简单的题目轻描淡写地跟她一说,可她还是不理解。一定要根据小孩的思维去想,去理解。为了使符合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可以重点的训练她对于数字的敏感。用做游戏的方法,用扑可牌一张一张出出来,来训练她的计算能力。等她学完了加减乘除还可以和她一起玩24点的游戏。这即能学到知识,又能和孩子增加感情。有一次,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我和女儿拿到24点pk赛的冠军。等到孩子她逻辑思维有了飞跃前进的时候,对数学的学习会更加迅速和轻松。
现在的英语比我们小时候难多了,我也是跟女儿一起从头学起,白天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晚上在复读机里多听几遍,让她会读,读熟了再让孩子把单词背出来,并且默出来。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读,背,默这三样是基础,基础扎实了,对今后的辨音,语法等都能应付自如。再让孩子在家多做一些课外作业,巩固一下,这样的英语成绩肯定ok。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她们吗?中国正走向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将亲历并创造中国一个又一个辉煌。愿所有的孩子都志存高远,勤奋努力,担负起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家教家风建设心得篇2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风来照亮指引,家风的内涵很丰富,但这三点不可少。
第一个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第二个是“勤俭”。
父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父亲在当地农行工作,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不贪不占,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养育我们6个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干着生产队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个是“学习”。
学习无止境,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习,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平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家教家风建设心得篇3
什么是家风?我理解家风是每个家庭祖祖辈辈总结积淀的生存、生活经验。在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为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在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在经营商业流通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当然,还有的家庭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坑蒙拐骗等,这是坏家风。
在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和遗传因子一样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还会延续、崛起,繁衍生息、以至兴旺发达。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我们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却能够帮助子孙后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家风靠家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姓氏、一条血脉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一环,继承先祖遗风,把自己这一环抓好,并且从幼小的孩子抓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脉永久延续的根本。
家风是变化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员中交流、探讨,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学习、观摩的过程,就是充实、调整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人做事的体验变成准则,变成思想观念,变成自觉,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即使外人不让你那么做都很难。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自觉,就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区、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认知的家风内容,就是村风;一个社会共同认知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民风。民风也是一种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现。民风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就包含了无数家庭优秀的家风,先哲们经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优秀家风形成的《弟子规》,把优秀家风具体化,条规化,称之为“圣人训”,作为自己家庭和全社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经过历史的横流不断冲击锤炼,至今仍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优秀的家风并不是高深、玄奥,令人感到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严格的说,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关键是要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变成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
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到五千五百多年前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已经衰落,而中华文明其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就是因为以儒释道文化为根本,并包容其他文化的精髓融入在每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结果。这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软实力。
家教家风建设心得篇4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近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家教家风建设心得篇5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中宣部、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家教家风建设心得篇6
人人都有自家的家风家训,爸爸妈妈从小就要求我诚信待人,他们从小就告诉我“言即出,行必果。”所以,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诚实守信,真诚待人。”
为了让我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爸爸给我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日本留学生,业余在饭店打工。饭店有个规定,刷盘子必须刷七遍,但是日本留学生每次都少刷两三遍,但是餐馆老板检查盘子时发现盘子不够洁净,于是就把他辞退了。这个日本留学生在这个城市留下了不诚实守信的名声。他想在这个城市换一份别的工作,但是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因为日本留学生不诚实的事已经传开。他只有离开这个城市,隐姓埋名到另一个城市,一切重新开始。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感到十分惊讶,原来不诚实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定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绝不会不守承诺。
关于诚实守信,还有一件难忘的事。那是在星期天,我和一个朋友约好出去玩,但是那天刚好下雨了。我一时犯了难,我想:如果我去约定地方而他没有来怎么办,如果我不去但他在约定地点怎么办?这时,妈妈看见我愁眉不展的样子便问我怎么了,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就批评我说:“你怎么能这样,不管你朋友来不来,你都要去,你必须遵守承诺。如果你去你朋友没有来,那是他不守信用,如果你去你朋友也来了,那你朋友就是一个遵守承诺的人,你快去吧。”我只好去了,朋友果然在哪里等我,幸亏我去了,不然我有可能失去这个朋友,我们两个约好改天再玩。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遵守承诺。
还有一件关于诚实守信的事令我难以忘记:我和一位同学交换书看,约好一个星期后换回来。把书拿回家后,我迅速地看了一遍,觉得特别好看。之后,因为我还要干别的事情,所以把书抛到脑后,渐渐地忘记了换书这回事。一个星期后,那个同学如约把书还给我,我这才想起交换书这件事。我有些愧疚地说:“对不起,我忘记带书了。”那个同学笑了笑说“没关系,下次还我也行。”我顿时为自己没信守承诺而感到惭愧。回到家后,我立刻把书还给了他。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答应了别人的事,要时刻记着,不能忘记。
看,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我为我家的家风而骄傲,因为它代表了我家的美好品质。
家教家风建设心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