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让我们更敏锐地感知生活中的细节,写作文不仅是写作技巧的展示,更是思维能力的体现,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在劳动中收获的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在劳动中收获的作文篇1
生活就像一亩亩肥沃的土地,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块地,当你种下希望的种子,挥洒汗水,才可以收获果实,收获成功。相反,若你想不劳而获,良田终究是良田,不会收获任何果实。
没错,有劳动才有收获,只有当你认真劳动的时候,它才会找上门来。前一段时间,我深刻理解了它的含义。那天晚上,妈妈拿着几瓣大蒜,神秘兮兮地说:“你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仔细观察了它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大叫:“它们发芽了!”“没错,若是种进土里,就可以长成蒜苗哦。把它们种起来观察吧!”妈妈微笑着说。于是,蒜瓣们搬了“家”,“住”进了泥土里。
每天放学我都第一时间去察看,第一天,第二天一直到第五天时,它们终于长出了嫩嫩的绿叶,开始茁壮成长。我每天都给它们浇水,煞费苦心地用手松土,在我的辛苦劳作下,它们长得壮壮的,风吹不动,雷打不摇,结实得很呢!一天晚上妈妈惊叫一声:“哎呀,忘记买蒜苗了,不够用了。”我灵机一动,真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我奔向我的劳动成果,拍了拍它们:“你们终于派上用场了,在锅里散发光芒吧!”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摘下来,递给妈妈。那次晚餐,我一个劲地夹蒜苗,吃得格外香甜,果然还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最好吃,我想。
农民伯伯播下种子,浇水施肥,才能收获果实,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不也应该如此吗?只有踏踏实实地劳动才会有收获!
在劳动中收获的作文篇2
自从上次我们五个哥儿们在假日农庄把“幸福”种子播下之后,我这个“老大”便再也没有到小菜地去看那些可能已经长成美味佳肴的菜苗了。难得今天有一个好天气,我们和雨粲两家人一起驾车赶往清源山红领巾假日农庄收菜。
来到门口,只见大门紧闭,门内还有一把锁,起初大家都还以为门被锁了打不开,进不去,所以都很失望。这时,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位国王,他缺少一位聪明能干的大臣,于是便把身边所有的大臣都请来,让他们来打开一扇巨大的、看上去很可怕的'大门。许多人都退缩了,这时有一个年轻的人站在门前,用手轻轻一推,门就开了。想到这儿,我便来到门前,用手一推,门竟然打开了。我和雨粲弟弟便冲进“城”内,那一刹那间,我惊呆了。只见田间一大片青葱翠绿,碧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点点光亮。曾经地里的小沟清晰可见,如今却被菜叶遮挡得几乎无影无踪。这一切变化得太突然了,我惊讶地向前颠了几步,却踏入了一个大陷阱——臭水沟。这水沟又脏又臭,里面还飘满青苔,我连忙把脚抬出水面后甩一甩,还一边说“真恶心”。在“灌木丛”中,我找到了属于我们的第29号地。“哇,收获好大呀!这回不用买菜了!”我和弟弟使劲地大叫大嚷,直到老爸把我们俩叫停,我们才开始劳动。可是,我们刚要触到青菜的手却又收了回来,毕竟是新手嘛,总是要有人教才好。正当我们束手无策时,一位农民伯伯从农舍里走出来,我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在伯伯的指点下,我和弟弟开始拔菜。我们先把大香菜连根拔起,然后把根掰下来;接着,我们又学掰莴菜叶,就是沿着外围把大叶子掰下来,你可要注意千万别把根拔起来哦;拔萝卜时,只要握住萝卜,用力使劲摇动,把土摇松了,这样拔出萝卜就轻而易举了。在收获时,有个农民阿姨向妈妈推销自己饲养的土鸡,妈妈表示先看再说。于是,我们两个“跟屁虫”也随妈妈一起去看了。来到鸡棚里,公鸡、母鸡、白鸡、黑鸡到处都是,真是“鸡气冲天”。我们选中了一只黑鸡和一只白鸡,阿姨还帮忙宰杀了鸡并装袋让我们带回。
我真佩服那些农民,他们可以一边照看田地、一边饲养家禽,这样收入就高了,农民的日子也好过了。
今天,我们载着一大车的“战利品”回家,看着这一大堆的货物,我琢磨出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劳动,就会有收获;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成功;劳动是这样,学习也同样是这样的。我可要向农民们学习哦!
在劳动中收获的作文篇3
有多少付出,就会得到多少回报,这就是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
有人说生活是清茶,需在斜阳夕照、微风拂面时清啜,那杯盏之间的一缕余香才最令人心怡;有人说生活是烈酒,需在飒飒寒风卷袭尘土时随风畅饮,折射出的射着炙热余光的甘醇,才最有味道。而往往,喜清茶者会在暴雨雷鸣时悲叹生活的残酷无情,烈酒者会在和风是爱上生活的索然无味。
我既不愿意做清茶者,也不愿意做烈酒者。所以,我要将生活点缀的五彩缤纷。
有人说,小学生太单纯,大学生又太世故,只有中学生的生活最丰富多彩,的确是这样,中学生活就像一盘怪味豆,充满了酸甜苦辣。
自从上了初中三年级,学习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来气,各科的试卷、习题像三月的牛毛细雨,连绵不断。大家背地里使劲,考试前,人人睁大红肿的眼睛,总说自己没复习,结果考试成绩一出来,一个比一个的分数高。哎,虚伪!
看看时钟已经过了十二点半,夜静静的,只有母亲鼾声与我做伴,我轻轻地喝了一口热乎乎的咖啡,真苦啊!看看月亮恬静的笑脸,我机械地牵动一下嘴角,接着学!
没有苦,哪会有甜!快乐才应是中学校园生活的主旋律。在我精精细细地跋涉于生活的每一个朝暮的同时,悟出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既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
回首望去,在我们辛勤耕耘的土地上,留下我深深的足迹。我相信,我们讲都将收获那丰硕的果实。校园的花,丰富多彩;校园的树,茁壮挺拔;校园的人,真诚热情,校园多姿多彩。
在劳动中收获的作文篇4
劳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劳动,我想你们劳动后一定收获很多,我也同你们一样,但是,就在一次普通的劳动中,却让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天空中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都躲在凉爽的'地方避暑。我回到了家中正想吃雪糕的时候,忽然看见冰箱下面有很多瓜子儿皮,我有迅速看了一下整个客厅,发现地下的苹果、瓜子儿皮遍地都是,我心想“正好我想体验一下劳动的滋味”,于是,我就关注冰箱门,拿起扫把和簸箕埋头苦干了起来我先拿着扫把弯下腰准备把冰箱底下的垃圾都扫出来,可是扫把太粗了,我探不进去。于是,我就冥思苦想“怎样才能把垃圾都掏出来呢?”我想了几分钟,忽然灵机一动,自言自语说:“有了”。我赶紧找了一根细点的棍子,网冰箱底下掏来掏去,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会儿就都掏了出来,我有利用同样的方法把沙发底下的垃圾都掏了出来,然后我开始左扫右扫,把垃圾都扫在了一起。这事,我已经汗流浃背了,但我就干就说:“绝不能放弃”,我就拿起簸箕,把垃圾都扫了进来,倒在了外面的垃圾桶里。我刚回家,妈妈也回来了,看见我把客厅里的垃圾都扫了出去,夸奖了我一番,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通过这次劳动,我收获很多:这次劳动让我学会了怎样解决困难,我还明白了快乐就在语劳动中!
在劳动中收获的作文篇5
一说到“劳模”这个字眼,很多人也许会想到许振超、陈刚毅这些响彻神州大地的名字,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如歌如泣的动人赞歌。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和我们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值得学习的楷模,他就是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湟源公路段机修班班长------妥文山同志。提到他的名字,只要是在湟源公路总段工作的同志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三十六个春秋,他以工作间为伴、与公路为伍,把自己的一生和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公路事业。路,伴随着他的人生,路,占据着他的心灵,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高原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妥文山1972年参加工作,在祁连公路段野牛沟工区,他担任了看起来又脏、又苦、又累、又危险,而且又没有什么前途的养路工人,整天和沙子,水泥打交道,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的风风雨雨里,他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诚实,耐劳的秉性,把情、把心、把魂都系在了公路养护事业上,把自己的命运和公路养护事业联系在一起。1978年,风华正茂的妥文山走进了湟源公路段机修班,当时湟源段经费十分紧张,技术人才极其匮乏,眼前摆着一大堆活儿,却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妥文山出身农民家庭,文化水平不高,却继承了农民质朴、坚韧的性格,只要他认准的事,他就坚持干好。在巨大的考验面前,生性不怕吃苦不愿服输的妥文山,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挑战眼前的困难。妥文山的叔叔是个木匠,年少时耳濡目染,受之启蒙,对木匠技术多少有所了解,于是他便选择从木匠开始。为了尽快掌握木工手艺,他在虚心向叔叔和老一辈木匠请教的同时,找来一些木工技术的书籍,工作间隙认真阅读,边干边琢磨并常抽时间到一些干木匠活的地方暗自观察。就这样,在很短时间内,他凭着一股拼命精神和聪慧之气将木工的各种技术掌握的得心应手。段里修建职工宿舍楼,为了节省成本,他将制作门窗的活儿全部揽下,还捎带给职工家属义务加工家具。在完成了加工门窗的艰巨任务后,他又为单位工程施工制作了大、中、小桥、涵洞等模型40余套,制作办公桌、椅60余套,节约资金10余万元,还为其他施工单位制作模型创收34万元。那些日子,他沉溺其中,乐此不疲,真可谓是披星戴月,废寝忘食。每天至少干十三、四个小时,晚上回家已精疲力竭,倒在床上再也不想动弹。家里人看到他这个样子,抱怨他傻,说又不多拿钱,图个啥?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只要能给段里省下一分钱,我认为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名公路人,深知自己肩上那副胆子的重量,脚下的路依然很漫长,在他的心目中,路永远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为了节省年审车辆需要重新喷漆这项开支,妥文山又开始苦练喷漆技术,从此,每年年审集中喷漆,他都不分昼夜地裹挟在浓烈的油漆气味中,常常被呛得头晕目眩,恶心不止,但他还是咬牙挺了下来,从未因懈怠延误养护工作。30多年来,他先后为本单位车辆喷漆超过200多台(辆),节约资金7万余元。为外单位车辆喷漆800余台(辆),为单位创收20余万元。
如果说,他身上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首先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了知识创新的榜样。他勤奋好学,自觉接受新理念的挑战,在攻克喷漆技术的难关后,他并不满足。他看到段里的汽车出现故障送进修理厂被耽搁了时间而不能及时完成养护任务时,心急如焚,一个公路人巨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又挑战汽车修理技术。一有空,他就捧着本书,有时还拎着图纸,一声不响地学习技术,除了阅读专业书籍,无论酷暑寒冬,人们都能看见他钻在车下仔细研究汽车的构造和各个零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又掌握了汽车修理技术,此后段部的汽车修理任务就又落到了他肩上,仅此一项,就为本段节约机械修理费20多万元。
如果说作曲家用七个音符描绘着高山流水和阳春白雪,述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成就着辉煌的音乐人生。那么养路工则是用真情揭示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描绘着人类社会的希望与未来,同时也书写着自己酸、甜、苦、辣的公路人生。当我们用敬仰的目光凝视他付出的智慧和汗水时,我们知道,每一项工作里,不仅凝聚着他殷殷的心血,而且还浸透他对事业的忠贞和热爱,他以勤劳、朴实的风格展现出了平凡而又伟岸的“老黄牛”形象。
11月初的一天凌晨,段里一辆油车突然出现故障,他从梦中被人叫醒,毫不犹豫披上衣服赶赴施工现场。抢修过程中,滚烫的沥青喷溅出来,灼伤了他的脸和脖子,他强忍伤痛,直到排除故障才去上药。第二天,他的面部肿胀得不成样子,可他忙的连医院也没顾上去。到9月,湟源公路段所辖路段的大部分桥梁和涵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桥面板裂缝、断板,涵洞塌陷,他主动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地做着各类模型,并预制桥面板,涵洞盖板,现场指挥安装,在最繁忙的时候,他和大家一起,吃住在工地,近在咫尺的家他一个星期也顾不上回去一两回,每天的午饭就是吃上点自己带的馒头、饼子,有时晚上加班到10点,他也从未说过一句牢骚话一心只想把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如果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你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爱岗敬业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但,妥文山做到了。
“三十六载风雨路,平凡磨砺精彩出。业务技能超群豪,创字当先不服输”。妥班长就这样在平凡的工作中铸造着生命的精彩。
做过公路养护工作的同志们都很清楚,每年夏季,路肩上杂草丛生,严重影响公路的畅、洁、美,可铲除路肩高草,却是每个养路工都会感觉到头痛的事,因为铲除高草劳动强度大,费时又费力,对此妥文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一种既能降低劳动强度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铲草工具。并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向段领导提了出来,段对他的意见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对他的设想给予了大力支持。1993年7月,单位成立了“路肩铲草机试制攻关qc小组”,妥文山承担技术制作工作。但是研究制作铲草机对于试制攻关小组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志们都埋怨妥文山说“你这个人,铲草机咱们有哪个见过,凭空制作,如何下手”,妥文山鼓励大家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参照农林部门除草机的原理,结合路肩除草的实际进行制作”,1994年7月,由妥文山亲自焊接,攻关小组集体努力,终于研制出tc-1型路肩铲草机并正式投入试用。试用的结果十分喜人,比人工每日铲草的工效整整提高了40倍。它所具有的易操作、轻便实用等特点,大大减轻了养路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成本,深受职工的欢迎和称赞。妥文山和机修班的突出贡献有目共睹。1997年,湟源公路段机修班被省交通厅评为“八五”科技进步“先进集体”,被中国交通技协授予“第二届交通职工技协先进集体”,他个人也在同年被省交通厅评为“八五”科技进步“先进生产者”。
1993年下半年,机修班又接到公路局下达的一项新任务,要求他们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制作出若干台小型沥青洒布车。妥文山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他带领职工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很快就投入生产。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制作成功并投入使用。看到此项成果给段里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妥文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时,他已全然忘记了自己和职工们为此付出的昂贵代价。1998年湟源公路段从山东潍坊购买了2台保温沥青洒布车,由于气候差异,该车在青海地区根本无法使用。为了不使之变成一堆废铁,单位财产蒙受损失,妥文山主动请缨,要求由机修班来改造这2台沥青洒布车,段领导对他们的大胆探索精神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鼓励。为了确保改造方案万无一失,他苦思冥想精心设计,几经反复后,终于成功地改造了原有的结构。改造后的沥青洒布车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温性能也大大改良,极大地方便了一线职工的劳动操作。4月,省公路局又把制作安装4块大型宣传牌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湟源公路段,其中2块还要到果洛、玉树安装。由于路途远,牌子重,仅雇用吊车就得花费4万元,在接受任务后,妥文山就在如何省这笔吊车费上开动脑筋。经过琢磨,一个用焊接制作拆装式宣传牌的想法渐渐成熟。但采用此种方法的技术含量很高,对尺寸和下料必须计算的十分精确。妥文山并不畏难,他精密计算,大胆下料,硬是将4吨多重的大型宣传牌用5吨的倒链准确无误地一次安装成功,加上精致的制作工艺,宣传牌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大型宣传牌的成功安装,一下子创收12万元,大大缓解了公路段经费的不足。上半年,湟源公路段在完成整治环湖四线病害任务的施工中,为调用压路机、摊铺机等大型机械,不得不租用机械租赁公司的吊车,每天费用高达元。妥文山悉知这一情况,又在短时间内自行研制出了移动式装卸车台,为工程施工每月节省租车费6万元。
“妥文山就是一块砖,哪需要往哪搬,就是这样一块砖,一块闪闪发光的金砖,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干,铸就了他堪称一流的生产技术技能,更坚定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勇于开拓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及甘于奉献的“老黄牛”精神,连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被评为全省交通系统“十五”创新立功活动“先进个人”、 “全省知识型职工标兵”、“优秀高技能人才”、“全国交通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等,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当荣誉的花环降落在他的身上,当摄象机聚焦的一刹那,妥班长的脸上只微微一笑,此时此刻,往日工作的艰辛与委屈,却被他悄悄地藏起。5月1日清晨,刚刚从西宁载誉归来,他便顾不上休息,又出现在自己的工作车间,那坚实的步子又踏遍了机修班的各个角落。
每当他获得荣誉、得到别人赞扬时,他总是说:“做好工作是自己的本份,职工对我的信任,领导对我的放心,就是我最大的荣誉”。
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妥文山还年年自己制作、预制、安装公路段辖区内损坏的桥栏杆、立柱、里程碑、百米桩等公路沿线设施,也给单位节约经费达几十万元。电线断了,找妥班长;水管烂了,找妥班长;油车坏了,找妥班长;墙倒塌了,找妥班长……。了解妥文山的人都知道,他为人做事的最大特点就是“实”: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职工们经常由衷地说:“要知道妥班长干了多少活,看看那双手就知道了”。长期干机修的活儿,大家再也看不见他穿过整洁的衣服和光亮的皮鞋,在职工的印象中,妥文山一年四季就是那件满是油污的工作服,双手的掌纹中也浸满了黑色的油污,再也无法洗净。每当别人要和他握手时,他总是本能地把自己的手缩在身后,憨厚的笑笑。
36年的公路生涯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人生之歌,也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正是由于他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先后攻克了木工、油漆、电焊、钢筋、修理、泥瓦等种.种技术难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成为了一名工作能手,不分昼夜,不计得失,为湟源公路段节约和创收累计资金200多万元。
各位同事,爱岗,是我们的职责;敬业,是我们的本分;奉献,是我们公路人的追求。从妥文山这位时代公路人的事迹中,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我们工作的差距在那里?我们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他那种对公路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前进的精神动力呢?
作为一名公路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中,时刻鞭策我们不断努力,为喜爱的公路事业奉献青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你、从我做起,不论干什么,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不断超越自我,把每一滴汗,都洒在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公路养管事业中去,再创公路养管事业新的辉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在劳动中收获的作文篇6
劳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只有劳动才会品味到劳动带给人的苦与乐。一次挖红薯的经历,让我明白与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周末,我们几个“劳动者”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红薯地,哇!这么大面积,从何下手呢?不管了,瞎挖吧,于是我们几个摆开架势开始埋头苦干。由于我们没经验,乱挖一气,挖了半天还是一个红薯影也没见着,我们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地上“罢工了”。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姨夫忍不住笑道:“嗨!还是让我这个“大师”给你们传授传授经验吧。”只见姨夫走到一个地上冒出一颗小芽的地方,胸有成竹地说道:“就在这个地方挖吧。”看我们半信半疑,他拿起锄头重重地挖下去,只见往上一撅,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就“蹦”了出来。神了!我们这时真对姨夫佩服的“五体投地”。
有了这个秘诀,我们个个信心十足地开挖。我首先找到了一颗小苗,不光三七二十一,使出浑身的劲向小苗一锄头挖下去,往上一撅,只听“咔嚓”一声,什么情况?由于我的莽撞,一个白胖胖的.红薯被我“解体”,“身首异处”了,我怀着内疚的心里把它的另一半小心翼翼地挖了出来,看着它惨不忍睹的“尸体”,我心里默默发誓再也不会让“悲剧”发生了。在接下来的挖掘中,我小心再小心,终于没再发生“惨剧”。经过艰苦奋斗,我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堆,虽然很累,但是看着我的“战利品”个个完好无损,我会心地笑了。
这次挖红薯的经历,使我体会了劳动的辛苦和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成功带来的快乐。
在劳动中收获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