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观后感7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这部电影的观后感让我对自己的内心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反省和思考,观后感让我们认识到电影是一种强大的文化传播工具,能够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奋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船,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船,观后感7篇

红船,观后感篇1

在南湖岸边一面鲜红的党旗下,一队又一队的共产党员肃立成行,举起右拳庄严宣誓。看到此情此景,我心中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不由得停下脚步,和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遥望远处,一艘红船静静地停泊在水中,仿佛正在向瞻仰的人群述说当年那一幕永载史册的伟大场景。

红船啊红船!回想百年前的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就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中,红船上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与建党伟业相伴而来的,还有生生不息的“红船精神”。从此,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00年波澜壮阔的红船航程,充满苦难与辉煌,彰显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秀水泱泱,沧桑巨变。在南湖周边的调研中,我切身感受到,共产党人的“红船初心”正在由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现在,嘉兴已经完全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农民收入连续20__年居浙江之首,路网、供水网、信息网等全部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所有行政村通达公交,所有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全覆盖。20__年提出的“劳有所业、病有所医、失地有补、贫有所济”目标,如今已被“幼有好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怡养、住有宜居、贫有众济”的更高目标所替代。

一百年前,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逐渐发展成现在拥有七千人百余万党员的大党。

这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前进,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界的朝晖。

爷爷说:“党是带领人民走向自由的‘冲峰队’”。在爷爷那一代,身份是农民,在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下还要被“铁公鸡”给剥削几分,收成好时,剩下的只顾吃的饱了。是党的建设与发展给农民带来自由,带来希望,我想当这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传播时,广大农民一定是欢天喜地,喜上眉梢。是啊,是“党”带领农民走向希望,是党带给农民希望,是党这支冲锋队带领人民走向自由!

妈妈说:“党是一个团结大集会,带领我们走向富裕安宁的生活,看如今大好时光,此后,“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就这样,在从前的悲与痛,仇与恨中过去的历史毅然地长出挺拔的枝桠,成为了“世代”的分界线回首历史,依稀眼前,江山还是那片江山,绿水还是那片绿水,土地还是那块土地,但是这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安宁的,和平的,自由的,这个美好的时代是中国共产党拼出来的,是“他的双手”托起了这个高科技时代。

老师说:“党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任劳任怨地照顾”她的每个子女“让”他们“走向美好的末来”。是的,是党让我相聚在校园,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让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难道这不是伟大的慈母吗?难道这不是慈母对子女的爱吗?

我说:“党是一座坚固的城堡,保护着我们,关注着我们,细心地照顾着我们的安顿”。在解放前,做一名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索取,而是随时准备牺牲,在那血腥风中倒下了,无数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党,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至今这种精神也一直传承下去,不知你是否记得那位英风飒爽的女局长——任长霞。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向之颂已经过去,可言犹在耳,时风回祖90年风雨飘摇,精神永存,在那泛泛江过中的一叶孤舟游向状美的河山,到达了成功的彼岸,正计划着下一个伟大的目标再次扬帆起航。

一条木舟,一顶乌棚,浩淼江河,大好河山,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托起,展示在蓝天之下,显得格外璀璨,党啊!是你用自己的思想理论武装起中国,是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你领导人民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在这秋高气爽,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的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六月,它依旧是这样今人心潮激荡,它依旧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依旧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让我们在这溢满朝晖的新世纪,让我们祝福伟大的党,日益富强,欣欣向荣。

让在风雨中经过考验的党,让不断壮大的党,让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党,引领我们中华民族走向更辉煌灿烂的明天。

红船,观后感篇2

我们应该铭记在党旗下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铮铮誓言犹在耳畔,今日回想,依旧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并非仅仅在举手宣誓时候严肃、真挚,而要时刻将“党员”这个身份放在心上,始终坚持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我们党员干部将党的宗旨意识记在心间,就要让我们将党的事业进一步推进,而学习并时刻铭记“红船精神”有利于升华党在我们心中的那股责任感,培养出党组织在党员干部心中的那股“归属感”,这就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好、领悟好、坚持好、融入好。

将“红船精神”铭记,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靠的是心中那份对党的事业坚持和执着,那种“永不言苦,永不放弃”的内心的坚持,这是作为一名党员不变的承诺。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淡了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党中央向全国发出动员令,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亿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攻克时艰,凝聚起抗击新冠病毒的强大力量,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疫”战壮歌。半个多月来,那些鏖战“疫”线的白衣天使、入户宣传的基层干部、守卡值勤的公安民警、支援“疫”线的工人农民……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响彻世界,“中国速度、中国制度”成为最硬核的力量。大疫当前,我们每个公民都不是局外人,必须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守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腿,不信谣传谣,不添堵添乱,“宅”在家里,静待春暖花开。

致敬,逆行勇士。危难之处显身手,平凡之中见伟大。在“疫”线战场,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科研工作者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早日研制出抗击新冠病毒“杀手锏”不辞辛劳,忘我工作。一批批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视人民生命健康重于泰山,毅然选择“逆行”,“无论生死、不计报酬”,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救治病员,他们发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的铮铮誓言。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昼夜排查过往车辆和行人,耐心细致做宣传疏导工作,用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筑起一道道固若金汤的“防火墙”。每当从抖音里刷到一幕幕平凡而感人的情景,我不禁潸然泪下,心生感叹:有你们,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珍惜,岁月静好。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时间长、战线长,注定是持久战、拉锯战,全国人民必须同心戮力、英勇奋战。常听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成为最现实的写照。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认真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不给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添烦,“宅”在家里做贡献。虽然这个春节我们过得不满意,但要知道,疫情过后我们天天可以有“春节”。我们不要怨“宅”的时间太长、“宅”的生活无聊,认真听听“疫”线工作者的心声吧:“疫”战胜利后,不想吃、不想喝,就想“宅”在家里睡大觉。然而,有的人“生在福中不知福”,总是心怀侥幸,想出去“溜达溜达”“呼吸新鲜空气”,疏不知“危险”时刻就在身边,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将给国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越是到关键吃劲的时刻,我们越要经得起意志和毅力的考验,不到疫情解除“警报”,不挪一步,每天在家里,多看看新闻,多动动手指,给“疫”线的战士加油鼓劲,做好身边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为国家负责。

省四套班子领导齐赴嘉兴南湖,重走建党圣地,重温“红船精神”,是一次形式特别的学习教育,是一场内容深刻的思想动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弘扬“红船精神”,铭记与群众风雨同舟、百姓可载舟覆舟、发展如逆水行舟的道理,践行为民宗旨,以优良作风和充足干劲,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加快推进“两富”现代化。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在92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中,为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这一精神具体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一部生动教材,这是一面明亮镜子,这是一笔巨大财富。弘扬“红船精神”,关键是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弘扬首创精神,始终进取创新。一个执政党如何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唯有进取,才有进步;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拒绝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拒绝意志衰退、干劲减弱,拒绝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今天,弘扬首创精神就是要保持那么一股冲劲、韧劲和闯劲,勇于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登险峰、涉深水、开坦途,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弘扬奋斗精神,始终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坚定,历曲折而不畏艰险,受考验而不改初衷,求真理而不懈奋斗,就不会迷失方向、丧失信心、失去动力。今天,弘扬奋斗精神就是要做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状态,为理想去拼搏、去奋斗、去付出。

弘扬奉献精神,始终艰苦奋斗。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党的一大召开时条件异常艰苦,许多代表借住教室,芦席铺地,以当床铺。今天,弘扬奉献精神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质需求,而是在成就面前决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决不滋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奋发有为推进事业发展。

红船,观后感篇3

学习完党课开讲啦,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红船,观后感篇4

在百年中国的历史长卷中,一叶红船格外引人瞩目。那是1921年夏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完成了各项议程,从此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航船也由此扬帆起航。“红船精神”不仅是历史,更是现代;是精神的丰碑,也是前行的明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传承和发扬“红船精神”,主要反映在我们的思想状态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她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一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固然条件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并不完全取决于条件的优劣,没有条件是可以创造条件的,而关键在于理想信念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这种红船精神作为革命的基因,在随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一步步展现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而存在着,并得到充分发展。

联系到我们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更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因为脱贫致富不仅是百姓的福祉,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实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这一宏伟目标,扶贫工作也要“敢为人先”,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多角度、多领域探讨扶贫模式,走出一条开拓创新的新路子。

现如今贫困人口已大幅降低,脱贫攻坚也进入到了“攻坚拔寨”的阶段。最后构成贫困堡垒的,都是数年难以解决的顽疾,越往后走,工作难度越大。所以精准扶贫工作也要“百折不挠”。不论是精准扶贫工作队员或是包保责任人,都要把精准扶贫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贫困户放在心上拿在手中,不论贫困户有多远,交通有多么不便,基础有多么差,环境有多么恶劣,生活居住有多么困难,天气是多么酷暑严寒,产业发展有多么薄弱,我们都要沉下心来勇于拼搏,积极采取力所能及的帮扶措施,在情感上、政策上和产业发展上等方面进一步做出各种努力,进村驻户,了解村情民情,宣传政策,帮助制订产业发展规划,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用自己辛劳的汗水,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践行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

学习“红船精神”一定要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学习“红船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市场中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假如能够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假如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思想觉悟,假如能够带领我们进入一种有利于将来工作的全新状态,学习“红船精神”就达到了根本目的。

全心全意干好本职工作是学习“红船精神”的最终目的。在学习“红船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红船精神”去解决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我们要用“红船精神”去开拓未来的事业,我们要用“红船精神”去改变我们的思想。只有这样,“红船精神”才能帮助我们摆脱僵化的思想,才能帮助我们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让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一天胜过一天,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工作者。总之,学习“红船精神”绝不能走走过程,绝不能做给别人看,而是要用它的精神去开拓我们的事业,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红船,观后感篇5

 “红船领航”,初见时,只以为是一艘红色的小船,即便扬帆也只能漾起些许波纹;再见时,其承载的故事与精神,在我心中激起千层浪: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忠诚为民。

  细细品味,书中一个个伟大人物的红船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青蒿素之母——屠呦呦,他从神奇的小草中,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终于提取了青蒿素及其洐生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他这种历经许多曲折艰难,屡受考验后仍然永不放弃,靠着坚定的信念,敢为人先,去实现一次次成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红船精神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她润物无声地伴随着我们成长,虽然我没有屠呦呦等伟人们那样的壮举,但我也想尽自己所能,发扬红船精神。比如三年级时学校举行运动会,我有幸被老师选中代表班级参加跳远比赛。接到任务以后,我既开心又担心。开心的是有机会可以为班级争光,担心的是这么艰巨的任务万一跳砸了就给班级抹黑了。为了取得好成绩,每天放学后我在妈妈的陪伴与指导下进行加强训练。第一天训练的时候,我连踏板都没踩中就起跳了,结果不仅没跳进沙坑,还摔了个狗啃泥。我急得直跺脚,怎么办呢?妈妈温柔地帮我拍掉身上的沙子,告诉我不要着急,慢慢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又鼓起勇气进行练习。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我坚持训练了半个多月,摔了无数次的跤,身上和膝盖上到处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时我跳出了2米65的好成绩,获得了三年级组女子跳远比赛的第二名,同学们纷纷为我鼓掌喝彩。这件事不就体现了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么?

  我们弘扬红船精神,我们传承红船精神。“红船”承载着我们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书写优秀的灿烂文化。“红船”将驶向未来的中国历史长河,书写更辉煌的时代文化!

红船,观后感篇6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红船》,作为纪念建党百年的献礼电视剧。

剧组主创人员秉持工匠精神,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以高品质、高效率、高产能为创作目标,用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全景式再现重大历史事件,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以引弘扬红船精神”为己任,力争交出一份令观众满意的答卷。

该剧将全景式再现1919年到1928年这10年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和劈波斩浪的艰难与辉煌、光荣与梦想,生动诠释“红船精神”的内涵和价值。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因抗议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而被捕入狱。远在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发起营救运动,经李大钊秘密周旋转移到上海的陈独秀,终于认识到唯有通过革命推翻反动统治才能救中国,遂在上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着手筹备一大会议的召开。由于法租界巡捕房的暗中侦查与破坏,一大会议被迫临时转移至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一大代表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这艘红船扬帆起航,历经艰辛探索,率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走向辉煌。

红船,观后感篇7

一艘红船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不在于地点,而在于一群有斗志有热血有方向有思想的人们在一起碰撞火花,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会议讨论期间,毛泽东听到俄方代表说中国共产党和俄方共产党是上下级关系,毛泽东觉得不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虽借鉴了俄方经验智慧,领会了《共产党宣言》的精神,但不可以是上下级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建立自己的共产党,不属于任何其他政党。在讨论中,毛泽东始终保持自己的想法并发表见解,难能可贵。——成大事者,必须有自己的思想,而不能人云亦云。

当毛泽东带领团组成员反抗军阀压迫时,当身边的团友都陆续离开时,当他的导师杨教授去世时,越发感觉力不从心,他和杨开慧说,他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直到他拿到陈独秀送给他的《共产党宣言》,他读的热血沸腾,读的激情彭拜,找到了思想共鸣,一夜未眠,天就要亮了,他又找到了方向:建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区分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迷茫的时候,再坚持着走着,总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影片结尾,交代了最后有两三名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成员叛变了,包括在会议讨论期间,陈公博因胆小怕死受妻子怂恿中途退出会议逃往杭州。但革命的道路上,总有人不怕牺牲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与阶级顽强抗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除了毛泽东,还有李达夫妇。李达思路清晰,果敢,睿智,勇敢,组织委员们开展会议讨论,协调会议地点,面对搜查机智化险为夷,内心向党行动有力量。妻子王会悟积极配合李达工作,做好接应,红船放哨,主动灵活,一心向党,所有行动围绕着党的成立。这对夫妻可以说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贡献很大,骨干力量。——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心,永不变。心向党,干实事。

红船,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钢的琴电影观后感参考7篇

看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精选7篇

观后感榜样4心得体会7篇

观看长津湖电影观后感7篇

观榜样5观后感精选7篇

暑期平安大讲堂观后感7篇

纪录片《孔子》的观后感7篇

2024年315事件观后感7篇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7篇

观看长津湖电影观后感优质7篇

红船,观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