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把实践中进行的思考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材料,在写体会时自身的专业能力一定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培训班心得体会20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培训班心得体会2000字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3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能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旧知
1、请你说出徐老师站的位置?
2、引导学生用指南针找北方,说出南北、东西两对相反的方向。
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
1、指名指出北和南,并说说你是怎样找出来的?
2、小组合作:顺时针找东方
一个小组汇报后教师分析。
3、转换观察点,问:北方向在哪?找出后学生齐答其它三个方向。
4、三个点的北方向有什么相同点?指向哪?
5、师小结:这说明北方向是一致的。
6、猜c点的北方向和a点的北方向?
7、让学生贴出北方向。
三、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小组活动:找出你喜欢的点指出东、南、西、北。
根据观测点的不同找准方向。
2、全体做游戏:
(1)明确要求。
(2)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找方向。
(3)分组展示,体验成功。
四、总结质疑,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北极和南极,拓展延伸。
分析:
1、徐平老师的这节综合实践课《认识方向》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得比较好。徐老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找方向。
2、教师的语言精炼,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能恰当地运用教具和学具创设情景,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加深对方向的认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总的来说,这节课是上得很成功的!
培训班心得体会2000字篇2
燕子专列(越溪实小吴文祖)
第二课时
一、 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板书),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3、出示词语: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
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a.指名读
b.说说读了这些词语的感受
c.齐读
二、 品读课文
(一)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烦?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气冷
指名读
2、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饥寒交迫——“饥饿”
3、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显示“濒临死亡”)
师: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濒临死亡”就是——即将死亡,再看看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齐读
4、过渡:然而悲剧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
指名说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你将会被感动。读一读,找一找最感动自己的话,在旁边写写感受。
2、交流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2、 齐读第四自然段
3、 认识小贝蒂(出示图片)
在什么地方寻找?怎么发现的?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说一说。
交流
师生接说:小贝蒂不在乎——,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
4、 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人很多,把燕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2、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危险?
3、 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令你感动的?(政府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为的是一群燕子。)
4、 师:回到充满温暖的列车,齐读第一自然段(配乐)
5、如果你就是车厢内的一只燕子,当你看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6、写话:
以“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为开头写一段话。(播放“小燕子”歌曲)
7、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升感情
让我们记住——,记住——。
教学设计:
一、感受春天的寒冷
1、学生说春的字词,体会春天的美好。
2、找找课文中春寒的词语,读读说说给你的感受,再一次读好这些词。
3、找找课文中描写春寒的句子,读悟感受。
二、感受严寒中的温暖
1、找打动自己的句子。
2、步步深入读、悟。
3、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追问引导体会,悟后读。
4、动笔写写:如果你就是燕子,当你看到人们这样帮助你,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让燕子专列开进学生幼小的心灵。
评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能及时的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和惑点,本节课执教的老师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学生感悟后能及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板块与板块之间衔接较紧凑。
不足:政府如何帮助小燕子这部分理解还没有到位,对与学生的回答要有个整体的梳理,使层次更分明。小贝蒂那段的话与插图在教学时应交换顺序,让学生在感观图片中小贝蒂的形象后,再读文,可能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第二节课
教学设计:
一、构建阅读,主线贯穿
1、课的开始,抓住向谁致谢,为什么致谢?这条主线为学生创造氛围,大体回顾课文的大意。
2、逐个读悟
政府
(1)在什么情况下帮助?
(2)遭遇什么?
让学生在读、找中激发担忧之情。
居民
(1)那儿看出寒冷,读读这些短语让你体会到什么?
(2)人们怕不怕冷,找关键词。体会居民无畏的精神。并深情朗读。
小贝蒂
(1)抓住两个“冻”字在文中找原因
(2)抓数量词感受。
二、创设情境感悟
1、想象:“瑞士政府会呼吁写什么?”“如果你是居民,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2、看图写话:观察图中小贝蒂就小燕子的景象,写一小段话。
本节课中,教师主线把握较好,但自己进入角色较快,学生关注不够。重教案,轻了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容易打断并接学生的话。
第三节课
教学设计:
一、以“燕子遇到的麻烦”为主线,导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3-5小节,抓重点词句学生体会,并感悟读。
三、写话交流:把小贝蒂救助小燕子的感人场面写下来。
板书设计较新颖,板块较清晰,老师的引导不够自若那流畅。学生的朗读不够到位。
三节相同的课,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各有特色。主线的把握较准确,根据教材特点合理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较自然流畅,注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后两位老师的主线在课堂开始就明确,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但在课堂教学时,牵引成分较多,特别是第二位老师容易打断学生的回答。
培训班心得体会2000字篇3
?绝句》
一.读课题《绝句》,你是怎么理解绝句的?作者是谁?
师:昨天讲的李白是诗仙,而杜甫被称为诗圣。这首诗是作者写自己在成都杜甫草堂那个地方看到的美景。
二.学这首诗。
1、 听老师范读,孩子们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景物,看谁看到的多,看到的景物最美。
师读后生汇报: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两只黄鹂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师马上在黑板上板书简笔画,你是从哪里看到的,请读读、、、、、全班齐读
生2:我看到了多年未化的积雪。
那老师要画应画远还是近(远)齐读
哪里的雪(成都西岭的雪)
理解窗含(看教室窗外,象窗子框起来因而用了一个含字)
生3:我看到了遥远的东吴门口停了许多船
师板画,生读出远的感觉
生4:我看见白鹭
师:应画在哪?(远)怎样读?(飞得有劲)
? 师:难道我们的大自然就这样单调吗?请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自读,师启发:开动你的耳、眼你又发现了什么?
汇报:生1:我看到了春天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1;“翠”字
师:从诗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码头(从门泊看出)
生3:房子(从窗含看出)
师启发:我还从赵尘(生1)的“翠”看到柳树是绿的,[给板书柳树涂为绿色。]你还看到、听到什么?
生1:听到鸟叫
生2:我听到船的汽笛声
生3:流水的哗哗声。(师:你的耳朵真灵)
生4:我看到长江很长,还有船在往这靠。
师小结:我们想象后,让树有了绿色,鸟在叫,这叫有什么有什么?
三、小结:学了这首诗,有什么有什么?(读板书)
听课后点评:
1、读的形式多:初读——个别读——评价——评价过程中读——齐读——范读——想象景物中读——读中打开耳、眼——夸夸诗读——读出感觉。
2、想象诗的画面——展开从诗的字中你看到、听到什么?让画面更丰富。
3、小结(有什么有什么)孩子概括令人折服。
4、 师声情并茂将生自然引人诗境中,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体会到诗的美,好一个“有诗有画”呀!
5、 读、听、看、想后再落实每一句诗意——水到渠成。
6、 考大家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7、 读、听、练。
?简笔画板书形象、直观
培训班心得体会2000字篇4
一、教学目标:
1、区别1——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理解其含义。
2、能进行10以内单数和双数的转换。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游戏。
二、教学准备:
带10以内数字的萝卜图片若干;贴有单数、双数标记的纸箱;单数和双数汽车多辆;音乐《拔萝卜》。
三、教学过程:
1、拔萝卜:
教师以谈话形式导入“拔萝卜”。(这里可播放小段音乐《拔萝卜》,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幼儿兴趣。)
2、数萝卜:
1、教师展示六行萝卜图片,请幼儿观察。
2、教师依次提问,请幼儿一起回答:(为以后的给萝卜找朋友打基础)
(1)、数一数一共有几行萝卜?
幼儿回答:6行。
(2)、数一数每行有几个萝卜?
幼儿依次回答:1个、两个、3个、4个、5个、6个。教师依次把数字1、2、3、4、5、6写在相应的位置。
3、给萝卜找朋友:
(1)、教师说明给萝卜找朋友的要求:两个萝卜一组圈在一起。
(2)、分别请幼儿按要求圈出每行的萝卜。(每圈一行教师都要严格把控,并及时和幼儿研讨,使幼儿正确理解单数和双数,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小结:两个萝卜一组圈在一起,不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单数,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双数。图上的单数有1、3、5,双数有2、4、6.
4、摆萝卜:(深入探究7——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及体验单双数的转换,以此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与应用,突破教学重难点。)
(1)、请幼儿拿出小椅子下面的萝卜图片,先摆好6个萝卜,请幼儿给萝卜两个两个找朋友。
摆好后请幼儿汇报结果:6个萝卜,2个2个找朋友,没有剩下,它是双数。
(2)、教师提问:怎样变成7个萝卜?
幼儿回答:“添上一个。”
教师提问:请幼儿给萝卜两个两个找朋友,会怎样?
幼儿之后回答:2个2个找朋友,剩下1个,它是单数。
......
教师按以上方法,依次进行到给10个萝卜。
师幼总结:10以内的单数有:1、3、5、7、9,10以内的双数有:2、4、6、8、10.
5、收萝卜:(巩固练习,初步验收教学成果。)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1)、选四名小朋友分别背上标有单数、双数的小筐。
(2)、其他小朋友一起拔地上的萝卜,经过自己判断萝卜上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后,再放入对应的筐里。
开始收萝卜。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游戏结果,如发现错放的请幼儿一起纠错并改正。
四、课堂延伸:(加深幼儿对单双数的认识、理解、巩固与应用)
运萝卜: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分组将单数萝卜和双数萝卜分别运到单数汽车和双数汽车上。
游戏开始,教师巡视,检查幼儿游戏成果。
培训班心得体会2000字篇5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并打开课件,内容:这是一个的春天?
2、师问: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怎么样的?
生答:春天是温暖的,春天是五彩斑斓的,等等。
3、在作者眼里,春天又是怎么样的?
二、略读第二自然段,读“春天又是怎么样”
1、自由快速读。
2、生反馈:
春天是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等。(书本句子)
3、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生反馈:春天真香啊!春天真舒服啊!等等。
4、再读课文,在盲童安静的眼里,春天是怎么样的?
三、研读第四段
1、自由读,春天是怎么样的?(对安静来说)
2、师范读重点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地方。”生闭眼感受:春天是怎么样的?
生反馈:春天,蝴蝶摸在手中,感到痒痒的,软软的,等等。
3、感情朗读。
4、安静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四、研读第六段
1、自由读,要求体会安静的心情。
2、学生反馈:多姿多彩,等。
3、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到了他内心多姿多彩的世界。”
4、如何理解多姿多彩?
生答:安静可以用心触摸蝴蝶;安静可用心感受等等。
5、师总结:
安静的眼睛失眠了,但是他的心是充实的,她热爱生命,等等。
五、明理、升华
1、读最后一段,体会感情。
2、课件展示重点句子,谈感受:
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六、总结
1、课件:这是 一个春天?
2、现在你感觉春天多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3、师生合作读(有感受的地方,生一起跟师读
培训班心得体会20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