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8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案在书写时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和明确规划,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8篇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准备:

(1)vcd光盘

(2)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江保卫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读课题。

3.过学习,大江保卫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气壮山河 惊心动魄 过渡: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二)第2节

1.节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话概括了本节的内容,请找出来。

2.句话讲是什么内容? 师引导:点与面的关系

3.本节中找出能体现这副对联内容的句子 生找、画、读 全班交流 点拨:狂风、暴雨、巨浪只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步伐,为什么这里却说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呢? 师总结:同学们感受的深刻,读得也投入,正如对联所说 齐读 师: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无不让人钦佩。我们有必要再来完整的读一读这一节,加深感受。

4.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3、4两节。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分开一部分同学演黄晓文接受采访,一部分当记者进行采访 演黄晓文的同学自由读课文,当记者的拟订采访提纲(以三题为宜) 分别活动 指名表演:一个记者,一个黄晓文。 师总结,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

(四)习第5节。

1.做批注

2.全班交流

3.抓住省略号交流搜集的有关抗洪抢险的人和事 4.齐读全节 是啊!(师范背)“哪里有洪水,哪里……,……看到了大救星。”同学们想不想把这感人至深的语句永远铭记在脑海中呢? 练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

(五)观看vcd

让我们听一听人民的心声,看一看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洪的生动场景。

四、教学结束:

作业: 《给抗洪战士》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故事梗概

3.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的方法组织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临危不乱和不骄傲轻敌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

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韩﹙ ﹚国 妒忌﹙ ﹚ 怯懦﹙ ﹚ 夜幕﹙ ﹚ 溃﹙ ﹚败 歼﹙ ﹚灭 俘虏﹙ ﹚ 暮( )色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求援: 剽悍: 怯懦: 惴惴不安: 自刎;

3、用下列词语造句。

惴惴不安 横七竖八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试说每段的大意。

巩固训练: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自学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的理解?

2、田忌在什么情况下询问孙膑计策?

合作探究:

1、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想出了一条什么妙计?

2、孙膑为什么会想出这条妙计?

3、庞涓是怎样中计的?

4、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分别是怎样的人?

四、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五、学习反思(自我小结)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今战争谋略。

2、你从文章中得到哪些启示。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相信同学们会比平时表现得更出色,同学们有没有这个信心。(有)今天,我们来上两节复习课,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

二、整体回顾

1、同学们打开书,看看第二单元有哪些内容。

2、如果让你自己去复习,你认为应该复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字词 、重点句子 、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自己学会复习了。老师也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制定了复习目标。

三、课件出示复习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

3、回顾课文内容,感悟人物优秀品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四、依据复习目标复习

1、这节课我们来完成复习目标中的第一项。

2、同学们来读一读本单元的生字词、容易读错的字音。

3、老师也给同学们整理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及复习方法。

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内容及复习提示。

(1) 生字词。(复习提示:读一读,并写一写难写的字词。)

特殊 迸发 魅力 给予 汹涌澎湃 萍水相逢 申请 措施 阻挠

庸俗 岔道 竣工 藐视 勉励 纬度 凯旋 埋伏 轻蔑

(2)、 比一比,再组词。

予( ) 测( ) 浆( )勘( )竣( )

矛( ) 侧( ) 桨( )堪( )峻( )

茅( ) 湛( )俊( )

(3)、容易读错的字。(复习提示:读一读,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迸发 情不自禁 狂风怒号 否则 藐视 轻蔑 给予 奔走相告

肖像 要挟 强迫 吮吸

(4)、四字词语。(复习提示:读一读,查一查画线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写一写易写错的词,用上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流光溢彩 沁透心脾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赞叹不已 富甲一方 困惑不解 解囊相助 非分之想 初出茅庐 功成名就 如饥似渴 成竹在胸 迫不及待 不假思索 始料未及 无拘无束

5、学生复习后交流反馈,并适当拓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谈一谈复习这节课 后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同学们复习的效果很好,这节课我们再接再厉来完成复习目标中2、3、4项,同学们能完成这艰巨的任务吗?(能)

二、指名读复习目标(2、3、4)

老师也根据复习目标制定了复习内容及复习提示。出示复习内容:

阅读内容及复习提示

1、概括说一说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复习提示:浏览课文或读读喜欢的段落,想想以上问题再与同学交流。)

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复习提示: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2) 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3)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4)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3、 课文中的重点段(复习提示:认真读一读,谈谈自己 的感想和体会)

(1)第七课第四自然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第八课第七自然段中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三、学生根据复习内容复习。

四、对以上内容进行反馈交流。

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抓住重点词理解,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五、阅读方法提示:

1、把心放到文章中,边读边想,遇到含义深刻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体会。

2、要善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六、综合运用阅读方法,阅读训练。

初夏的一天下午,(娇 骄)阳似火。树稍上的知了唱着令人烦闷的歌。五(二)班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做操。他们不怕炎热,认真地做着每个动作,有的同学不时掏出手(捐 绢)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这时,二楼五(二)班教室窗前,出现了一个女同学的身影。她叫丁晓颖,是一位身残志(艰 坚)的少先队员。晓颖看着操场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五年来同学们对她热情相助的情景,顿时浮现在眼前:风雨中,同学们为她撑伞;雪地里,同学们背她上学。她生活在这个集体里,感到多么幸福啊!她抬头看看(列 烈)日,恨不得变成一片云彩为同学们遮荫,化作一股清风为同学们消暑。天气这么热,她难道不能为同学们做点事吗?

忽然,她回头看见了摆在桌子上的水碗,心中一亮:“有了,给每人凉一杯水吧!免得大家又去喝冷水。”于是,她把每个同学的碗都找了出来,摆到桌子上,拣了两个大杯子,架着拐一步一步走下楼去打水。

一趟、两趟、三趟……晓颖右手架拐,左手端杯,小心翼翼(yì)地一层一层地登上台阶。汗水顺着她的脸颊(jiá)淌了下来,残疾的右腿隐隐作痛,她紧蹙(cù)着眉头,咬着牙关,不停地上楼下楼,终于每个同学的水碗里都凉上了开水,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她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急匆匆地冲上楼梯涌进教室。看到桌子上每个人的水碗里都凉着开水,大家都怔住了,准又是丁晓颖!大家激动地端起水碗,纷纷围到她的身边,不住地感谢她。晓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有什么?你们快喝水吧!”看着同学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晓颖的心啊,比喝了蜜还要甜!

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字用“______”标出。

2、照例子写词语。小心翼翼

3、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 从第一自然段中,用“ 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______”画出一个拟人句。

5、从短文中用“==”画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6、缩句。 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

7、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心中一亮”是什么意思。

8、这篇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事,告诉了我们 ____________道理。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 吐痰

(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

3、解词。

二、谈话导入 课文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

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

三、听写本课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27 蛇与庄稼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27 蛇与庄稼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4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5

?梦圆飞天》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文章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建设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体会飞船发射过程人们的心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树立对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重、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树立对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四)、课时安排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三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第二课时: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课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三课时:总结全文,把自己收集有关“神舟”飞船信息进行交流。

(五)教学预备

多煤体课件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大多数在朗读和回答问题上还活跃,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不过在收集信息这方面,由于条件有限,学生在要求上比较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

(一)、说教法

本课的教法是: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这样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处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三大部分进行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这部分我从四个要点来说

1、谈话引入并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当你的梦想实现时,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梦圆飞天

梦圆飞天是什么意思呢?

2、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5号飞船发射过程

3、理清文章脉络

4、教师小结,相机板书

送行:人们心情激动

梦圆飞天发射:扣人心弦

问候:布满自豪

梦圆:意义重大

(二)、围绕板书进行教学

1、送行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①、指名学生说说读懂的内容,然后提出疑问,通过讨论交流并回答

②、我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a、20xx年10月15日是什么日子?

b、我国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是谁?

c、找出人们为杨利伟送行时表达心情的句子。

让学生来讨论交流

③、指名学生反馈

④、教师小结

(希望这时刻快点到来)

2、发射

①、指名朗读

②、让学生讨论,找出发射人们心情变化的句子,感受喜悦和自豪

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倒计时和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地动山摇,腾空而起的这些词语

3,感受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

④、教师小结

3、问候

①、我在这里提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②、齐读第三段

③、找出杨利伟说话的句子

④、指名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

⑤、提问:从这些语言当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⑥、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⑦、教师小结(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表达了杨利伟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和布满自豪,感受地球是那么迷人、可爱。

4、圆梦

让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①、梦圆的意义是什么?

②、让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喜悦和自豪

③、教师总结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收集有关“神舟”号飞船的信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航天梦是怎样实现的,从而感受到梦圆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对立对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处理积累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更好地突出了本组练习的重点。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6

一、 复习内容

(一) 字、词、句

1.生字词:能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能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二) 阅读:

1.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4.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5.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 习作: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能做到语句通顺,少写、不写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复习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4、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5、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6、复习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7、结合课文,复习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8、熟读32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9、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比较正确地修改明显病句,把排列错误的几段话整理成通顺的短文。会写记事、写人、状物的记叙文。要求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详有略。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复习重难点:

1、理解句、段、篇之间的关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3、能围绕中心,具体地叙述一件事。

四、学生复习方法:

1.结合课文,理解精讲课文重点段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1.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

2.积累优美词语、句子、片段 、例文来提高写作能力。

五、使用媒体: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本学期的生字新词。

复习目标:学生对本学期新学习的生字词基本会读会写。正确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复习重难点:1、区别同音字。2、区别形近字。3、掌握多音字的读法。

复习准备:本册生字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归类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错别字故事。引起学生复习兴趣。

2、听故事。

3、揭题,板书:复习本学期的生字新词。

二、复习生字。

1、同桌互相抽查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同桌互相抽查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3、复习识记生字的方法有哪些?

4、加加法、减减法、换换法、字谜法,举例说明。

三、区别同音字。

1、出示例题。

看拼音组词填空。

jù ( )离 ( )体 证( ) ( )怕 柏( )

chánɡ 赔 ( ) ( )还 ( )试 品 ( ) 怕 ( )

候( ) 僵( ) 爱( )辩 ( ) 幼( )

喉( ) 疆( ) 受( )辨 ( ) 幻( )

2、找出不正确的读音

a.贪婪(lán) 绿(lǜ)林好汉 干涸(hé)

b.婀娜(nuó) 踮(diàn)起脚尖 心扉(fēi)

c.潺潺(chán)颇(pō)负盛名 水浒(hǔ)传

d.点缀(zhuì)滚瓜烂熟(shóu) 聒(guō)碎

3、请学生发表想法。

4、讲上述生字的区别。说明区别同音字的方法。

5、师生总结:仔细观察生字,找出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用组词区分。

三、掌握多音字的读法。

1、出示例题。

mēn( ) chèn( ) fénɡ( )

闷 称 缝

mèn( ) chēnɡ( ) fènɡ( )

2、自己读一读,区别。

3、请学生发表想法。

4、讲上述生字的区别。说明区别多音字读音的方法。

5、师生总结:区别多音字读音的方法。

6、老师总结:只要做个细心人,就一定能将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区别清楚。

四、随堂练习。

1、发练习题,要求学生仔细看字区别清楚再下笔写。

2、练习。

3、讲评。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成语与四字词语。

复习目标:学会正确区分成语与四字词语,巩固本期学习的四字词语和成语。

复习重点:巩固本期学习的四字词语和成语。

复习难点:学会正确区分成语与四字词语,巩固本期学习的四字词语和成语。

复习准备:四字词语、成语以及有关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趣味词语导入。

词语接龙游戏。

二、复习四字词语。

1、师出示: 水平如镜 绿油油 高高兴兴 闷闷不乐 自言自语 火红火红

2、齐读,边读边想,发现什么?

3、学生汇报发现。

4、你还能说出像他们一样结构的词语吗?

5、说出像他们一样结构的词语,师板书。

6、学生练习。

7、展示,评讲。

三、复习成语。

1、日积月累 名言警句

2、学生互说积累的成语、优美词语。

3、我们学了这么名言警句,怎样才记得又多又快呢?

4、学生汇报回答。

5、师总结:归类识记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

6、把成语归类。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例:狼吞虎咽

含有数字的成语, 例:一清二楚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例:南辕北辙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例:左顾右盼

写景的成语,例:连绵起伏

写人的成语,例:全神贯注

写有恒心的成语,例:持之以恒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例:草木皆兵

描写英雄气概的词语,例:不屈不挠

7、比赛说出这些类别的成语若干个。

8、学生练习:分别选用两个以上的成语赞美心目中的英雄和好同学

9、师总结: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彩,恰当运用能使表达更准确、生动。

四、正确区分成语与四字词语。

1、怎样区分成语与四字词语呢?

2、生回答。

3、师总结。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各种类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本学期学过的各种类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习重点:复习句式的改写,练习修改病句。

复习难点:掌握各种类型句子的改写方法。

复习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复习各种类型的句子。

指名说说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各有什么特点?说说怎样改写把字句、被字句。

三、练习

1、改写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业。

被字句:

反问句:

(2)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反问句:

(3)你把这本书拿给老师。

改为有礼貌的句子:

2、扩写句子:

①( )沙滩上有( )的贝壳。

②( )公园里有( )花。

③( )同学们( )玩游戏。

3、修改病句:

(1)报名参加“卫生突击队”。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庄稼

(4)你是中队长,应该严肃要求自己。

(5)奶奶常谈起过去的往事。

(6)那达慕大会上那场景可真热闹。

(7)参加联欢会,心里真高兴。

4、造句:

不约而同

像……像…… (造比喻句)

自豪 灿烂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投影出示句子练习)完成练习。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习目标:学会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体会祖国语言文化的精妙。

复习重点: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习难点: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习准备:小黑板,收集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

复习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

2、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

二、复习比喻句、拟人句的特点

1、比喻句有什么特点?

2、说比喻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说。

3、生总结:比喻句的特点--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

4、拟人句有什么特点?

5、说拟人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说。

6、生总结:拟人句的特点: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有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感情。

7、比喻句、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8、小组讨论。

9、个别发??

10、师生总结: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拟人句利用事物与人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拟人句的最重要的标志。

三、随堂练习。

1、说出下面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2、造比喻句、拟人句。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理解句子的方法复习理解本学期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

复习目标:能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比较准确地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复习重点:能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比较准确地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复习难点:能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比较准确地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复习准备:小黑板,有关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复习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2、出示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各类句子。生齐读。

3、说一说这些句子的含义。师相机引导学生总结出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练习。

3、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作业:

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描写了关于“祖父、后园和我”的哪些内容。

2.结合作者幼年生活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描写的祖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生活场景,体会他们之间的亲密情感。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留意课文题目的特点,学习文章细腻的笔法,学习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重点

后园很大、很繁华、很有生机的部分,和“草帽插花”事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情?

3.搜集萧红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课题猜想

1.童年如一首诗,似一支歌,是回忆时甜美的微笑,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作家萧红最美好的童年记忆。(揭示课题)

2.介绍萧红的资料。

3.课题猜想:你发现这个课题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吗?中间有两个间隔号连接,猜想一下:编者为什么要用间隔号连接呢?作者可能在这篇文章中写些什么?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交流预习情况:课文写了哪些事情?

2.指名说。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祖父”、“后园”和“我”彼此之间密不可分,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看看他们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感受深的地方用关键词写一写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点:

(1)祖父慈祥可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和孩子似的。”“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孩子每次都能在他衣襟下或袖口下把帽子找出来。”“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是第一次演似的。

“他把帽子放下,也大笑起来,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一想起来,又笑了。”

(2)后园有花有果有瓜,很有生机,是“我”和祖父的乐园。

“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是另一个世界了。这个世界……休息好了又跑。”

(3)我很顽皮、快乐。

“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

“樱桃树上,明明没有结樱桃,偏跑到树上去找樱桃……为什么不结樱桃?”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我把他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

4.文章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笑”,字里行间洋溢着祖父和“我”之间一种浓浓的亲情。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的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慈祥和蔼的祖父是“我”童年的伙伴,后园是“我”和祖父的乐园,“我”和祖父在这里自由快乐地享受着亲情的温馨和美好。

四、读中学写,拓展延伸

1.用间隔号连接以表示他们之间密切关联。你的童年有与你密不可分的人物和地点吗?说一说。

2.下课后写一写。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比喻意思。

3、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个别字的意思并指导书写。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比喻意思。

教学方法:

学导和谐发展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生活着一个才华横溢的哲学家,他主张“依法治国”,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就是韩非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寓言《自相矛盾》。

2、教师模拟文中情境,自夸手中的笔锋利无比,什么纸都能刺穿;手中的纸非常坚固,什么笔都刺不穿。看学生反映,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学:

1、学生自读课文,并及时处理文中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及时正音。

3、教师指导古文的'读法(速度慢,节奏缓)并范读。

4、学生结合课_释解释文中重点字词。

5、全班交流对文中其他词句的理解。

誉:称赞。吾:我。子:你。莫:没有什么。

陷:刺穿。或:有人。曰:说。

6、教师引导学生翻译全文。

7、设问: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

——因为他的话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8、设问:你怎么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

三、开导活学: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背诵课文(教师指导背诵方法)。

3、小组表演这则寓言。

4、设问:

学习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示?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8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八年级作文8篇

五年级狗的作文五百字作文8篇

五年级八年级作文优秀8篇

五年级成长烦恼作文8篇

五年级冬天作文8篇

水实验五年级作文8篇

五年级的作文计划8篇

霜即景五年级作文8篇

五年级上学期总结作文8篇

五年级生气了作文8篇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