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啦教案通用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应包含适当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一份教案的制定使教师能够理清思路,反思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喝水啦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喝水啦教案通用6篇

喝水啦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乌、鸦”等九个生字,会写“可、石”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3、知道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乌、鸦”等×××个生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乌鸦喝水过程的课件

2、乌鸦的头饰和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介绍你知道的乌鸦知识

2.出示课件上的乌鸦图。问:你觉得乌鸦好看吗?课文里介绍了一只可爱的乌鸦。它可爱在哪里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3.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二)朗读感悟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指名读,检查是否读正确。

范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乌鸦吗?想到多少说多少。

逐段朗读,边读边感悟。

(1)谁愿意来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①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几个同学练读,评议。)谁能扮作一只小乌鸦,边读第一句边创编几个动作?

②小组讨论:

“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认为该怎样读?如何表演?”

③小组汇报:

④指名表演朗读。学生评价

(2)朗读第二自然段,同桌讨论:看见许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办法呢?说说你的办法

(3)分小组合作实验:在矿泉水瓶里装少许水,往里面加小石子,体验水渐渐升高的现象,尝试说说水升高的原因。

读一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说一说:

?4〕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乌鸦成功的喜悦。)

师:许多同学不明白,“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我们来研究一下。

出示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①生读句子,思考乌鸦是怎样把石子放进瓶里的'?

②“一个一个地放”是怎样放?

③上台演示

(拿出预先准备的装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生上台,拿起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里,放三个后,师示意生暂停)

(问同学):这样是一个一个地放吗?

④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里,瓶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大家要注意看,认真想。

示意学生继续一个一个地放石子直至水将升至瓶口。(体会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

⑤为什么放进石子,水就会升高?

⑥乌鸦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来的?

⑧小结:乌鸦真聪明,注意看,积极想,就想出办法来了。我们同学更聪明,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

(三)指导有感情朗读

激趣:播放乌鸦喝水过程的课件。

你怎样评价这只乌鸦呢?想不想把乌鸦喝水的故事介绍给别人?

范读

学生一边读一边给课文内容编些动作,以帮助记忆课文。

(1)对照课文自己创作,尝试把课文表演出来。

(2)请几个同学汇报。大家帮助修改。

(3)大家练习创意朗读表演。

(四)、识记生字。小组合作认字

喝水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能够开动脑筋,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用听读识字的方法,学习15个生字。学习一个新笔画:斜勾。

教学重难点:

认识15个生字。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贴乌鸦图:

(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关乌鸦的动画片呢,你们想看吗?

(三)放课件: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时它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水又很少,它喝不着,怎么办呢?它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了一想,有办法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起来,放到瓶子里,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四)这个动画片讲的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板书:喝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3课(齐读课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听读课文识字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老师读一遍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读读课文。

2.请同学们打开书第67页,拿出一支铅笔边读课文边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个点儿。

3.刚才同学们已经找到了不认识的字,你们愿意把它们学会吗?(学生答:愿意!)

好,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努力攻克难关,有信心吗?(有)

4.请大家做好指读姿势,我读一句,你跟读一句,注意听你刚才点点儿字的读音。

5.在老师的帮助下,不认识的字少了几个吧?现在有没有同学已经会读了呢?愿不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指名读)

6.在这位小老师的帮助下,你是不是又多认识了几个字?

7.大家刚才读的可真认真,下面我想请同桌同学互相当个小老师,如果同桌还有不会的你就主动帮帮他,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在课题旁给他画个“√”。

8.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课文。

(二)识词(刚才同学们读的真棒,快夸夸自己。)

1.看大屏幕,请你自己读读红色和绿色的词语,一个词读两遍。

2.请小老师带读。

3.游戏:抢读比赛、开火车,哪个词飞出去,抢读。

课中操

(三)认字

刚才大家的收获真大,你们可不能骄傲,接下来我想请大家认识一下这些生字朋友,看谁认得又快又多。

1.请大家边读边摆字卡,认识的放在第一排,不认识的放在第二排。

2.摆好后,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小伙伴请教。

3.你们都学会了吗?我们做一个举字卡的游戏。

4.谁来说说“渴”和“喝”怎么区别?用“处”组词。

5.指字游戏。

6.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笔画:斜勾。指导学生观察,“找”字的结构和笔顺(看课件)。

7.书空“找”字两遍。

这节课大家学得又快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看!老师带来了两个“果篮”,里面有许多“水果”,我准备把这些“水果”送给你们,不过谁想得到这个“水果”,还得过一个难关,每个“水果”后面都藏着一个字,你读出来并能组个词语,这个“水果”就是你的了。

三、小结

通过今天读课文,你们知道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吗?

做一个实验,看看用乌鸦的办法能喝到水吗?

喝水啦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瓶子里水位高低变化与水量和石子的大小、数量的关系。

2、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乌鸦喝水的故事。

2、分组,每组3人。2人做实验,1人记录。瓶子若干(保证两个相同的),大小不一的石子若干,实验记录表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乌鸦喝水》的课件,导入活动

师:乌鸦一开始喝到水了么,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呢?……

师: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只要投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

(二)第一次实验:目标:水位上升与水量关系。

(1)每组2个瓶子,水量分别为:很少(三分之一)、一半,在瓶子上做好水位。

三个人一组合作做实验,鼓励幼儿将石子放入瓶子中进行验证,并鼓励孩子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展示每个小组的记录结果,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

(3)小结:如果瓶子里的水很少,就算放很多的石子乌鸦也喝不到水。

(三)探索乌鸦用的石子大小与投放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乌鸦向瓶子里投石子,如果石子有大有小,猜猜大石子和小石子用的数量一样多吗?

(2)幼儿分组合作把大小不同的石子分别放到两个一样高水位的瓶子中,并记录使用的石子的数量。

(3)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4)小结:石子大,乌鸦投放数量很少的石子就能喝到水。石子小,乌鸦需要投放很多的石子才能喝到水。

(四)延伸:乌鸦还能用其他的方法喝到水吗?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布、积木、棉花,幼儿选择材进行对比实验,看看哪一种材料能让水位升高。

(2)交流小组实验结果,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愿望。

反思: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让乌鸦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还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应该有半瓶左右的水,在瓶子里投放石子,乌鸦才可以喝到水。所以,鼓励孩子知道以后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有的事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

喝水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故事情节内容,知道遇到困难要先动脑筋想办法。

2、掌握词语:火辣辣、衔来。

3、根据故事情节内容进行创编。

4、发挥幼儿想象力,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教学准备:故事《小乌鸦喝水》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讲故事。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小乌鸦喝水》,小朋友们仔细听乌鸦喝到水了吗?如何喝到的?

二、提出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天气如何?天很热,火辣辣的。

3、乌鸦怎么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4、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

5、乌鸦都请了哪些小动物来帮忙?

6、小朋友可不可以帮乌鸦想一想办法呢?

三、再次听故事,回答问题。

1、乌鸦最后喝到水了吗?

2、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

3、乌鸦是如何把石头放到瓶子里的?把石头衔来放到瓶子里。

4、如果你是小动物,你如何运石头呢?

四、故事创编。

老师: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如何创编故事呢?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创编故事。

五、表演小乌鸦喝水。

喝水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体会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小鸟吗?(乌鸦)能看着图片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乌鸦浑身长满了乌黑的羽毛,嘴巴尖尖的。)

2.乌鸦不仅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却十分聪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一起去认识一只聪明的乌鸦。

(板书课题)13.乌鸦喝水(齐读课题)

喝水啦教案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乌鸦喝水》这个题材原本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孩子们对这个故事一定会很感兴趣,在活动中,我把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作为课程的切入点,把如何让小乌鸦能最快喝到水作为幼儿探索的关键点。因为大班孩子探索欲很强,故事又源于幼儿的生活,整个活动又有利于幼儿的操作,同时还可以进行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几方面的结合让我觉得选择本次主题教学活动内容比较有意义。同时《纲要》中还指出,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求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认为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指向性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活动中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取向。

具体目标体现为:

(1)喜欢实践探索活动,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帮助乌鸦想办法,探索如何让瓶子里的水位升高的方法,了解豆子的大小与水位上升快慢之间的关系。

(2)引发扩散性思维,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3)萌发乐意帮助别人的情感,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本活动的重难点是:探索如何让水位升高以及让水位快速升高的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是运用猜测、讲述、动手操作、分类、记录等方法,让幼儿在猜一猜、做一做、记一记等自主、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中突破来重难点。

3、活动准备:《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依据《纲要》精神我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准备。

(1)材料准备:小石子,废旧报纸,棉花,玻璃球,毛巾,即时贴标记若干。每位幼儿多个装有相同多水的瓶子(贴上黄色胶带),乌鸦图片,记录纸、笔。

(2)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常见的豆子(黄豆、云豆、蚕豆等)。

(3)教具准备:小乌鸦喝水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既要充分体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也要体现幼儿个体的主动性,还要体现各领域的综合性,为此我采用了协商、交流、共同构建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幼儿通过活动共同学习与成长。我采用的教法有:

1、情景创设法:运用动画片的故事形象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将幼儿自然地引入到活动中来,并以此来极大地调动起幼儿探索的欲望。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幼儿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操作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3、观察指导法:这种方法是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指导的方法,它体现的是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

4、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既有幼儿讲述的部分,也有幼儿的操作实践,还有幼儿通过数数进行记录的形式体现,整个过程以科学活动为主线,同时整合了语言、数学等其他领域的活动内容,实现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标。

喝水啦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体育活动游戏教案通用6篇

初中《猫》教案通用6篇

数学拼数字教案通用6篇

大班认识牛教案通用6篇

小班语言《月亮》教案通用6篇

獾的礼物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美术《鱼》教案通用6篇

大班健康课教案通用6篇

足球2过一教案通用6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通用6篇

喝水啦教案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