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10的加减教案精选6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设计中的评估环节,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策略,在写教案时,教师要时刻保持对教学进度的敏感,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10的加减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精选6篇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个人分析意见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 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 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 9=17&;

9 8=?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生:╳老师,告诉你2 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教学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看图中的实物进行7加减的运算。

2.通过游戏与操作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养成检查答案正确与否的习惯。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卡片与小朋友人数相等(正面数字、反面圆点),音乐带《找朋友》。

2.白色信封若干(除去7个幼儿,其他每人两只信封),7的加减实物图卡若干张,可以放进信封内,印章若干。

3."信箱"7只,数字卡7张,加减算式卡7张。"信箱"分散放置。

4.7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游戏《找朋友》

1.每位幼儿戴一张卡片,音乐开始就去找小朋友,音乐结使两个数字合起来是7以内的数字,为好朋友。(可玩2-3次)。

2.请幼儿将卡片反过来数点点,听音乐继续找朋友,规则同上。

二、复习7的加减--寄信送信1.老师手里有很多信,我们一起来把这些信寄出去,好吗?老师念算式题,幼儿讲答案,对了将信投入相应答案的信箱2.邀请7个幼儿做邮递员,负责收信、盖章、送信的任务。其他幼儿做小动物戴上头饰,大家来做寄信收信游戏。

游戏一:每个小动物拿一个信封,然后自己去取一张7的加减实物图卡,算出答案,将卡片放进信封。根据答案把信投入贴有相应数字的信箱里,回家做好。

游戏二:,邮递员到信箱里收信(一人开一只信箱),打开信检查信有没有投错,错的交给老师进行纠正。答案正确的信,答案是几,用印章在信封上盖几个戳。邮递员把信送到相应的门牌号的小动物家。

游戏三:,小动物收到信后检查信内算式题的答案是几,信封上的印章数与答案是否一样,再检查答案与门牌号码对应吗?错的交给老师,老师进行纠正。

3.按上面规则可再玩一次游戏。卡片内容可改为7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门牌号码也可改为算式题,以增加难度。

三、竞赛活动--快速口算玩抢答游戏,练习快速口算:老师念算式题,幼儿讲答案,对了将信投入相应答案的信箱里。谁答的又快又对,即可得到一份奖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加深幼儿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2.能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表达的意思。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教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开了1朵红花 ,后来又开了4朵,一共有几朵花?老师有3支笔,又买了2支,老师一共有多少支笔?小明有5块饼干,吃了1块,还剩下几块?)

2、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口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四、活动评价

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

活动建议:

重点提示:

正确使用"一共"、"还剩下"等词语,并理解其含义。

环境创设:

在教室墙壁上布置蜜蜂、小鸟、小鸡各5个,让幼儿操作,复习5的加减。

家园互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反思:

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幼儿学过3和4的组成和加减后.对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也欢尝试用数的组成和加减表示画面的意思,喜欢自己编应用题。5的组成是5的加减运算的基础,因此要从复习5的组成中,逐步推理出加减的算式。互换互补的规律对幼儿来说较难,教师要引导幼儿从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中理解这个数学规律,避免直接的教授。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观察图片、分组游戏中,自主学习5的加减并创编应用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知道5的加减算式可以表示关于5的数量变化,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

2.尝试根据5的组成推理出5的加减算式,会看图说出5的加减运算,口头编出应用题,并拼摆算式。

3.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事情可用加减法计算,感受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薯片筒自制的摇摇乐玩具若干个(在簡底中间用卡纸间隔成两个半圆,卡纸高度适宜,摇晃时小珠子能在两个半圆部分间跳动),“5的分合”空白表若干张。

2.自备图片(5只小猫的系列图片,第1幅图片是1只先来,4只后来:第2幅图片是2只黄色,3只棕色;第3幅图片是3只在屋顶上,2只在屋檐下),5的数字卡片、运算符号卡片、分合号卡片教师与幼儿每人1套。

3.教师自备改错卡和涂色题卡,铅笔、橡皮,幼儿每人1份,数字书写范例幼儿学习材料”一《我健康我快乐》。

4.幼儿已经掌握3和4的组成和加减,对5的组成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玩游戏“摇摇乐”,回、复习5的4种分法。介绍游戏“摇摇乐”的玩法及记录结果的方法。

请幼儿摇一摇自己的小简,看一看小豆子位置的变化,探索5的4种分法并进行记录。幼儿游戏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总结 5的组成。

2.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中数的关系,梳理出5的加减法算式。

(1)结合鸟儿飞来的先后顺序,引导幼儿描述并摆算式。先摆加法,再摆减法。例如:“草地上来了1只小猫,后来又来了4只小猫,一共有5只小猫。”

请幼儿摆出算式1+4=5,说出各个数字及符号代表的意义。

提问:“如果先来4只小猫,又来1只小猫呢?怎么摆算式?”幼儿可摆出:4+1=5。引导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总数不变。引导幼儿运用5的组成进行推理,摆出5的第一组减法算式。例如:因为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是5,所以5-1=4,5-4=1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上小猫的不同演色以及在屋顶上和在屋糖下不同的位置等写出分合式并摆出其他5的加减法算式。2+3=53+2=5

例如:根据5可以分成2和3,可以摆出5-2=35-3=2

请幼儿说出式子中的数字和符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例如:因为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是5,所以3+2=5,2+3=5,5-2=3,5-3=2

3.根据5的加减算式,尝试编出应用题。

例如:根据5-2=3,编出:柜台上有5个玩具车,卖出两辆,还剩下几辆?

4.开展分组小游戏,引导幼儿熟练掌握5的加减。

第1组:快问快答。幼儿轮流当描主,描主说出3+2,其他幼儿抢答3+2=5。谁成功抢答,谁作为新的主来出题。

第2组:找错误。请幼儿从图卡中找到一处错误,画哭脸符号并改正。例如2+3=4可改为2+3=5。

第3组:涂色。根据算式,给相应的图案涂色。例如:看到3+2=5,就可以涂3个红色,2个黄色。

5.观察数字书写范例,学习5的书写。

带领幼儿复习1-5的数字特点和笔顺,重温起笔、落笔的位置。幼儿在老师准备的范例上书写5,教师要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地写,提醒幼儿书写工整并保持纸面整洁

【活动延伸】

在益智区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我健康我快乐》第30页。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看分合式列出相应的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听老师口报应用题,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3、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书写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能看分合式列出相应的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活动难点:

听口报应用题,列算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要计算出老师手上的算式卡的答案,火车才可以出发哦。

2、教师出示9的加减法的算式卡,出示相应的算式卡,请幼儿计算出相应的算式,然后带领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

二、复习9的加减法

(一)复习9的组成

1、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把9的分合式列出来吧。

2、教师与幼儿一起说,教师列出9的分合式。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

1、小朋友,老师现在请你们看着9的分合式来列出9的加减法算式。

2、(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1和8”)请小朋友看着这道分合式摆出算式。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1+8=9, 8+1=9, 9-1=8, 9-8=1

3、(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2和7”)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2+7=9 ,7+2=9 ,9-2=7, 9-7=2.

4、(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3和6”)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3+6=9, 6+3=9, 9-3=6, 9-6=3.

5、(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4和5”)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出算式4+5=9, 5+4=9, 9-4=5,9-5=4.

三、幼儿操作“听教师口报9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1、介绍活动要求: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练习本和铅笔,请小朋友翻到没有写的一页,听老师口报应用题,报完一题,你就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解答。听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自己认真听,别急着写,边听边想这道题应该用加法还是减法。写算式的时候要坐端正,头不能低得太下,注意书写格式。

2、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书写算式。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问题.

3.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

1.出示课件,老师边操作边讲解: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4只小鸟,现在,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1+4=5)

6.提问:如果树上先飞来4只小鸟,后来又飞来1只小鸟,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4+1=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2+3=?3+2=?

b

1.老师再次出示课件,操作并讲解:草地上有5条小蛇,有2条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条小蛇?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游走了3条小蛇,还剩下几条小蛇?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

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三、幼儿操作

完成有趣的数学5的加减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精选6篇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找朋友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假期安全教育教案6篇

大班幼儿周总结报告精选6篇

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育教案6篇

大班51主题活动方案精选6篇

大班一学期工作计划精选6篇

大班社会活动中秋节教案6篇

大大班幼儿园教师总结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食品安全课教案6篇

中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总结精选6篇

大班10的加减教案精选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