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歌的教案优秀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准备一份教案,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声誉和职业发展,教案在起草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强调与时俱进,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颠倒歌的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颠倒歌的教案优秀6篇

颠倒歌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借助“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进行颠倒前后的比较对照。

2、能用语言、绘画胆表现有趣新奇的“颠倒世界”。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材料、绘画工具等。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弯腰看世界,引入故事

说说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看到的东西都相了、颠倒了。)

二、打开幼儿用书观察

提问:你发现什么奇怪的事情?(让幼儿仔细观察,请个别幼儿代表讲述。)

过渡语:这是什么地方呀,发生了这么奇怪的事情?真让人纳闷。

三、倾听故事《颠倒世界》

1、播放故事录音《颠倒世界》。

提问:

(1)乌鸦亚伯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颠倒了:小老鼠在追一只猫;人拉着马车,马却坐在车上;小孩子摇着摇篮正在哄老爷爷睡觉。)

(3)看到这样一个颠倒的世界,亚伯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四、讨论:

1、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引发幼儿讲讲心里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

2、你知道乌鸦亚伯还看到了哪些颠倒过来的奇怪事情吗?

五、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

小结:颠倒世界里什么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颠倒的事情?请你和好朋友一起讲一讲,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

六、绘画:颠倒世界

1、引导幼儿将自己想象出的颠倒事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教师不必过多注重绘画技能而应侧重于幼儿的胆想象)

2、你讲我猜。引导幼儿猜测同伴绘画的意思。再听听小作者自己的介绍。

颠倒歌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颠倒”的含义。

2.感受儿歌的幽默风格所带来的乐趣。

3.能根据所提供的图片初步尝试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与内容有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笔可以干什么?教师倒拿着笔做写字的动作,引发幼儿笑。

师:我真粗心,写字时应该笔尖朝下呀,闹了一个大笑话,哈哈,真好笑!

2.理解儿歌内容

师:有个小画家比我还粗心,他画了一些画很好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尝试找出图中错误。

用追问、对比等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颠倒”

老师用儿歌里的句子总结幼儿的发言。

p1:图上有谁?在哪里?你觉得这幅画好笑吗?好笑在哪里?(如幼儿不能说出“颠倒”就直接告诉幼儿)哦,原来颠倒了就觉得好笑。

p2:你觉得这幅画有没有颠倒?颠倒在哪里?(本来森林里谁是大王?现在呢?指老鼠头上的'王冠)学动作

p3:哦,真粗心,他还会画什么呢?画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一页吧!

这幅画上什么地方颠倒了?学动作 哈哈,真好笑。

p4:更好笑的还在后面呢,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哦!这一页上的内容谁会用颠倒的句子说一说?

封面:这本书真好笑,小画家把里面的内容全弄颠倒了,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颠倒歌》,为什么叫颠倒歌呢?(引出:颠倒歌,说颠倒)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师:你们想听这首好笑的颠倒歌吗?先听老师来念一遍

(1)老师夸张地进行朗诵。

师:你们想学吗?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哦!

(2) 幼儿完整念儿歌(结合图片)

师:刚才你们念得真好,有点小朋友还加上动作,念得很好笑

(3)配上动作幼儿再次完整学念儿歌(刚才你们念得很好,如果速度再快一点就更有趣了)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和其他小朋友pk?

(4)分组或个别念儿歌 (分句念)

4.创编儿歌

师:颠倒歌念起来真好笑,我们也来编首颠倒歌。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你会不会用颠倒的话来说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1)幼儿相互讨论

(2)师幼共同创编

(3)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把我们刚才编的颠倒歌来念念。

师:现在我们也会编颠倒歌了,有些事情颠倒了真好笑,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首长长的颠倒歌好吗?

颠倒歌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地听音辨义,找出儿歌中语句错误的地方,并修改。

2、念准儿歌中的“眨”、“展”、“专”等字的翘舌音。

3、体验学习《颠倒歌》的乐趣,有兴趣参加听听、想想、改改活动。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幼儿已获得一些正确的认知知识,认知经验。

活动过程:

1、倾听《颠倒歌》,初步感知内容。

设问:这首儿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儿歌错在哪里?(边说边出示教具)

2、分析讨论,找出儿歌中错误的地方。

你认为儿歌中的那句话错了?为什么?(幼儿找出儿歌中的错误后,集体说《颠倒歌》)

3、修改儿歌中的错词,编出正确内容的儿歌。

这首《颠倒歌》能不能变成一首《正确歌》呢?怎么变?幼儿自由讨论对儿歌内容进行修改,教师启发幼儿只要修改原句中的词即可。在集体交流时,教师根据幼儿修改的正确内容及时的出示、变化教具,如:星星——月亮,鱼儿换在水里游,飞机放在天空“展翅飞”等。

4、学念《颠倒歌》和《正确歌》,进一步体验活动的乐趣。

幼儿学念过程中,教师可与幼儿轮换念《颠倒歌》和《正确歌》,并要提醒幼儿念准字音。在《正确歌》中,最后两句可以改为:“大家现在想一想,我们说得对不对?”

四、活动延伸:

1、在语言角里,教师引导、指导幼儿编出新的《颠倒歌》,念给别人听,并请别人修改。

2、听听画画《颠倒歌》。

颠倒歌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颠倒歌》,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感受《颠倒歌》歌词的诙谐、幽默,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环境创设图画,节奏卡,动物头饰,音乐磁带重点与

难点学习《颠倒歌》的部分节奏和旋律。

活动过程:

一、看《颠倒歌》图片、引起幼儿兴趣(用图片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孩子透过图片感受《颠倒歌》歌词的诙谐、有趣之处。)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图)你看这地方有什么不对劲吗?

2、幼儿观察交流说出:图上小老鼠是城里的大王,狮子在向小狐狸鞠躬,蚂蚁能扛大树,大象没力气;小鸟在大海里游泳,小鱼在蓝天里飞,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事情都反了。

师:这就是颠倒城,你们愿意去吗?

幼:愿意。

二、学习《颠倒歌》歌曲节奏(通过游戏跟小青蛙去颠倒城,在游戏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熟悉歌曲的节奏。)

1、师:瞧!鼠大王派了一群可爱的小青蛙来接我们啦!它们身上还有节奏呢,你会拍吗?拍对了你就可以和小青蛙做朋友了。出示有节奏的青蛙头饰:

1、 2、x x 3、x — 4、x x x 5、x 0

2、游戏

逐条出示节奏卡,如:| |x x︱x—|,请全体幼儿边学小青蛙的叫声边学青蛙跳跃的样子。有头饰的学生根据出示的节奏顺序跳上来排成一行,排对了,一起学一学、拍一拍,读一读。

3、教师带领幼儿把节奏完整的学一遍。

三、学唱《颠倒歌》歌曲旋律(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歌曲的节奏,在此基础上让孩子逐步学习歌曲的旋律,为之后学唱歌曲打下基础,对孩子来说唱旋律较有难度,可以让孩子用小青蛙的叫声“呱”来唱。)

1、师:小青蛙说,如果我们会唱这段旋律,就可以进城啦!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的旋律数遍。

四、学唱歌曲《颠倒歌》。(在学习了歌曲节奏和旋律之后,进入了颠倒城,让孩子学会颠倒城里的歌曲《颠倒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师:我们终于来到颠倒城了,小动物们都来了,它们正唱着颠倒歌欢迎我们呢。

1、教师示范演唱《颠倒歌》。

2、出示歌曲节奏图谱,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2—3遍。

3、请幼儿边念歌词边想象动物的形态。

4、听琴声带领幼儿学唱歌词数遍。

5、请幼儿集体演唱表演歌曲。

五、小结(通过让孩子自己说一说,使他们能够知道正确的自然知识。)

师:这个颠倒城太有趣了,小朋友,在我们的大自然中会出现这些现象吗?

幼儿:不会。

师:那正确的应该怎样呢?

幼儿: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公鸡喔喔啼,母鸡会生蛋……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引出活动的主题,了解歌词的大意。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的学习歌曲,掌握节奏。

第三环节是拓展幼儿的生活讲演。

反思与调整:

xxx

颠倒歌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感受儿歌的韵律与内容的诙谐,乐意学念儿歌。

理解儿歌内容,能辨析儿歌中颠倒对应的事物。

尝试用常识错位的方式仿编颠倒歌。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颠倒国”组图;《颠倒歌》儿歌音频及伴奏;“颠倒歌”图谱。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颠倒国”,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颠倒的地方。

——有个地方叫做颠倒国,你们知道什么叫颠倒吗?(和我们知道的事情相反的.叫做颠倒)

——看看颠倒国里都有哪些奇怪的地方?

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颠倒歌》,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与内容的诙谐。

——老师把颠倒国里这些奇怪的地方编成了一首儿歌,叫做《颠倒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1.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第1遍,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回答。

——你们刚刚找到的奇怪的地方,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儿歌里还说了什么奇怪的地方?

2.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第2遍,引导幼儿感受颠倒歌的诙谐。

——你觉得哪句最好笑?

——试试用动作来学一学。

播放儿歌音频、伴奏及图谱《颠倒歌》,鼓励幼儿学念儿歌。

1.播放儿歌音频及图谱第1遍,鼓励幼儿跟读儿歌。

2.播放儿歌伴奏及图谱第2遍,鼓励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读儿歌。

——试试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儿歌。

3.播放儿歌伴奏及图谱第3-4遍,幼儿分组朗读儿歌。

播放儿歌伴奏《颠倒歌》,鼓励幼儿尝试创编颠倒歌。

1.引导幼儿思考同类事物所体现出的颠倒。

——为什么儿歌里是“狗吃草,鱼长脚”、“吃牛奶,喝面包”、“吹着鼓,打着号”连在一起说呢?而不是“狗吃草、喝面包”、“吃牛奶、吹着鼓”?

小结:两个同类的事物放在一起才能体现出颠倒。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教师简单记录。

——颠倒国里还有什么会是颠倒的呢?

——我们可以怎么说?(鸟游泳,鱼上树;冬天热,夏天冷;穿帽子,戴鞋子等)

3.师幼共同朗读仿编后的儿歌。

温馨提示

环节1中,由于石榴树结桃子较难观察到,且幼儿可能尚未具备相关经验,因此本环节中不要求幼儿找出全部颠倒的地方。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伴奏《颠倒歌》,鼓励幼儿继续创编儿歌。

附【儿歌】

颠倒歌

颠倒歌,说颠倒,

石榴树上结红桃。

狗吃草,鱼长脚,

老鼠抓住大花猫。

吃牛奶,喝面包,

背着汽车上书包。

吹着鼓,打着号,

你说搞笑不搞笑。

颠倒歌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够表达出歌曲的幽默

2、理解颠倒的意思和歌词的含义

3、感受颠倒歌的诙谐有趣

活动准备:

老鼠、狮子、蚂蚁、大象、鱼儿、小鸟、公鸡、母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想问问小朋友,在森林里面是老鼠当大王还是大狮子当大王?

2、蚂蚁的力气大还是大象的力气大?

3、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歌,这个歌里面唱的好像跟小朋友说得不大一样。我们来听一听,歌里面唱的跟小朋友说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教师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歌里面唱的跟小朋友刚刚说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出示相应的图片,并说出相应的歌词)

2、这首歌的名字叫做颠倒歌。你们知道颠倒是什么意思吗?

3、我们刚刚说大狮子是称大王的,但是这里是小老鼠称大王,跟我们知道的刚好是相反的,这就叫颠倒。这首歌唱的都是颠倒的事情,所以就叫颠倒歌。

4、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老师唱一遍,听完之后我要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唱的顺序给这些图片排排队。

5、我请小朋友来给这些图片排排队。

三、学唱歌曲

1、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

2、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这首歌歌词是很有趣的,所以我们要很开心活泼地来唱)

3、请小朋友开心活泼地来唱一唱这首歌。

4、我们都学会唱这首歌了,我们能不能在唱的时候加一些动作呢?

5、小老鼠称大王是怎么样的?大狮子很害怕应该怎么做?蚂蚁扛大树怎么做?大象没力气怎么做?

6、我们加上这些动作再来唱一唱这首歌7、我请小朋友站到上面来唱一唱,其他小朋友当小听众。(幼儿唱完之后作适当评价,并请小听众为他拍手鼓掌)

指导老师建议:

1、图片的颜色不够鲜艳,用油画棒好一些,彩铅适合进距离观察的图片。

2、幼儿想象颠倒的事情时,想象的范围还不够广泛,可能对颠倒的理解处于狭义的角度。创编歌曲的时候没有出来一个结果,幼儿想的颠倒的事情没有加入歌曲中来唱,编动作的时候也是没有一个结果,在他们编好动作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站起来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自我反思:

由于事先不知道另外一个老师已经教过这首歌,所以在带这个活动的时候有些是没有事先预设好的。出示图片并给图片排队帮助幼儿整理一下歌词的内容和顺序,在唱了一两遍之后请幼儿来想象颠倒的.事情时,本意想把幼儿编的内容加到歌里面,但是在实施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没有把握把这些内容加到歌里面,因此只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就一带而过,没有达到歌曲创编的目的。这次的“意外”也刚好锻炼了一下自己的应变能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种及时应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靠平时不断地积累经验,经历得多了,就不会怕意外的发生了。

颠倒歌的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

校园安全教育班会教案优秀8篇

语言类优秀教案5篇

元旦节班会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优秀8篇

木兰诗优秀教案5篇

蒙氏教育活动教案优秀7篇

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优秀5篇

语文教案模板优秀5篇

交通安全教育班会主题教案优秀8篇

清明节主题班会课教案优秀5篇

颠倒歌的教案优秀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