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大小》教案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和学生引导,通过教案的制定,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实践性学习任务,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大小》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大小》教案6篇

小班《大小》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的例4、例5,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亿级数的大小比较,会用四舍五入求比亿大的数近似数。

教学重点

亿级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求比亿大的数近似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1、教学整数大小的比较

2、教学自然数。

教师我们数物体个数用的1、2、3、4、5、6、7、8、9、10、11叫做自然数。

提问

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例的?

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通过问答,使学生知道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能数出一个比前一个数多1的数,总也数不完。

2.教学整学。

教师自然数都是整数,我们在小学学的整数仅限于自然数范围,其他的整数以后再学。

3.教学整数大小的比较

(1)复习。

让学生在里填上>、<或=。

9999991000000

65432007543200

8909340089083400

引导学生说出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2)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亿以内的数大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对亿以上的数适用不适用?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整数大小的比较

(3)教学例4。

教师将上面的复习题改变成例4,让学生先自己比较,比较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使学生明确比较亿以内的数大小的方法对亿以上的数是完全适用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整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4)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的第1题,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二、教学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1.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第七册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法语一个亿以内的数的近似数。请大家用四舍五入法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7293801034500

学生做完后,着重让他们说一说各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的进行四舍五入的。使学生明确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复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亿以内的数的近似数,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省略亿们后面的尾数,求出比亿大的数的近似数吗?

(1)教师板书出1034500000,指名学生读出来,然后让学生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做完后,共同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把亿位数后面的尾数省略?使学生明确求比亿大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所不同的是要根据亿后面第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因为这个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最高位是3不满5,所以要把亿位后面的尾数舍去。

(2)教师板书出20897000000,让学生先说一说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多让几个学生说说。

(3)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求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也就是学过了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由此总结出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还应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要看所省略的尾数的左起第一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如果不满5,就把尾数都舍去;如果满5,把尾数舍去后,要在它的前一位上加1。

教师说明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

(5)做例5后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的第24题。

4.做第2题。

做题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下这道题怎样想,启发学生根据比较数的大小来想要使九位数是最大的,从高位起,每一位上的数都必须是最大的,因此只能都是9。同样可以想出最小的十位数是1000000000。

5.独立做第3、4题。

小班《大小》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p66~67例5,“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二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掌握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这学期,我们五(4)班同学在共读了《草房子》之后,又在共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老师收集到如下信息:

信息1:小李看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的,小王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根据题目要求,怎样才能知道谁看的页数多?(比较和的大小)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信息2:小红看了这本书的,小青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你又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2、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活动情境引入,复习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既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又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信息3:小芳看了这本书的,小明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1、提问:这两个分数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2、学生独立思考,试做。

3、教师巡视,发现有不同解法指名板演。

4、交流:

(1)画图。这位同学画的线段图,请问,为什么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画一样长?(单位“1”相同)单位“1”是什么?

(2)先通分再比较。谈话:公分母是多少?把思考过程写完整:=,=,因为,>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与进行比较。谈话:就是多少?(一半)分母是5,分子是多少才刚好是一半呢?因此>。分母是9,分子是多少才刚好是一半呢?因此t;。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4)化成小数比较。=0。6,≈0。444,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5)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5、设计意图: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各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引导学生把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大胆地表述出来,在交流中,使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得以张扬。同时教师注意突出通分再比较大小的书写格式,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三、优化方法,进行小结

1、谈话: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想到了根据分数的意义画图来比较,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通分再比较,找中间数进行比较,化成小数再比较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请说明理由。可能想法有以下几种。

(1)分子分母较小,用画图较容易。

(2)通分法只要找到公分母,再通分,就很容易比较大小。

(3)两个分数刚好一个大于,一个小于,好比较,但使用范围受局限。

(4)因它们的分子分母不大,化成小数较快。

2、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反驳。

3、统一认识: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先通分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但特殊情况下,哪种方法简单就用哪种方法。(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向学生推荐“通分”这种方法,不致使个别学困生对多种方法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适从,或还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方法认识上。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练一练前两题

(1)提醒看清题意,独立做题。

指名板演,共同校对。

(2)小结:先通分再比较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2、在○里填上“﹥”“﹤”“=”。

(1)提问:下面几组数中,你能发现什么?(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小结: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基本的方法是通分,有时应根据题目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

3、森林运动会上,小兔和小山羊进行长跑比赛,到终点时,小兔用了小时,小山羊用了小时,谁跑得快?

4、小红和小明用同样长的线放风筝,过了一会儿,小红手中剩下线的,小明手中剩下线的,谁放的风筝高?

五、布置作业

每日一题:你能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两个这样的分数吗?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去学,也就是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终身教育,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本节课中有效参与表现为:

1、思维活跃。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必须自己动脑思考,才能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一句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2、独立学习时间多。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3、表现机会充分。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在本节课的课堂上,从对同分母分数及分子是1的分数进行比较引入异分母分数比较开始,教师是处处放手,真正做到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展示了画图、找一个数比、通分等方法,而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化成同分子再比较、与除法联系化小数比较、比倒过来数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综观整堂课,尽管内容枯燥,而且内容较少,我力求: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小班《大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三个物体。

2、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课前打印)。

配套课件:小班数学课件《大小排序》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1,激发兴趣。

1、师:“今天,有一群小动物想要邀请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去动物之家做客,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吧。(出示图片:狮子、小猴、小猫、小狗、小鹿、小羊、小兔)

2、师:“嘘!要到动物之家做客,动物们提出了闯关的要求!我们一起来加油努力吧!”

二、出示ppt课件教学

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排序》含ppt课件

(二)出示ppt,让幼儿在不相同的图片中找出谁最大、谁最小,并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

第三关(出示ppt4)

师:“穿过树林,我们来到动物之家了。看,谁来迎接我们呢?”(小狗、小猫、小猴)

师:“它们让我们小朋友看看它们谁大谁小?谁来说一说?”

(三)出示ppt,让幼儿按照从“小到大”、“大到小”的规律排队。

1、第四关(出示ppt5)

师:“现在开始闯第四关了,看,小熊一家也来凑热闹了,它们也要我们小朋友看看它们一家谁大谁小?谁来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帮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应该怎么排呢?”(小熊、熊妈妈、熊爸爸)

师:“我们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出示ppt6验证答案)

2、第五关(出示ppt7)

师:“我们要进入第五关了,谁能帮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应该怎么排?”(小鹿、小羊、小兔)

师:“我们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的。” (出示ppt8验证答案)

(四)出示ppt9

师:“我们闯关成功了!我们一起来鼓鼓掌吧!但是,狮子还给我们布置了终极任务,完成终极任务才能得到终极大奖!就是卡通贴画纸,你们想要吗?”

三、幼儿操作活动:小动物来排排队。巩固三个物体的大小排序。

师:“我这有三张小动物的图片,还有三个圆圈图案,请小朋友帮图片上的小动物们排排队,把他们粘贴到圆圈上,你可以按照“从大到小”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好后说说为什么这样排?”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班《大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森林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猫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大象。)

教师:最大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大图形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大丰收》

小班《大小》教案篇5

价值取向:

1、认识各种用品,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2、比较物品的大、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三种物品比较大小,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材料设计:

1、画有三个格子的底板一张。

2、实物图片:各种生活用品(椅子、房子、桌子、衣柜、锅子、杯子、钮扣)

3、实物图片:各种汽车(卡车、小轿车、救护车、消防车、面包车、双层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

玩法提示:

1、两位幼儿一起玩,一位幼儿负责在底板上放上三张卡片,分别放在三个格子中,另一位幼儿说出谁最小。(交换角色游戏)

2、卡片要不同放置,如:椅子、房子、桌子(椅子最小)而房子、衣柜、桌子(桌子最小)。

指导要点:

1、能够根据物品的实际大小来判断最小,不受画面的干扰。

2、引导幼儿说出实物的名称,并进行比较大小。

小班《大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知道树叶有大有小,能比较两片树叶的大小。

2. 用身体动作感受大与小。

3. 能听指令做动作。

活动准备:

各类大小树叶若干(或自制的大小树叶画);两个贴有标签的小筐(标签①是一个人——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标签②是一个较小的人——屈膝下蹲,埋头,两手抱膝。);一副挂图(两棵落叶纷飞的大树)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片片飞来象蝴蝶》,出示挂图引出树叶宝宝。

师:小朋友们看今天来了许多老师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我们一起来欢迎他们,那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儿歌《片片飞来象蝴蝶》送给所有老师好吗?看哪个宝宝的声音最好听。

师:老师这里有一副画,想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树叶宝宝怎么了,它们在干什么?(往下掉)那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二、树叶比大小

1. 分给每个幼儿大小树叶各一片,

师:我们教室里也有好多树叶宝宝,它们偷偷告诉我,想要和小一班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现在请你看看你手里的树叶,觉得它们像什么?(如像小鱼、像手等等)

2. 师:数一数你们手里现在有几片树叶?看看这两片树叶一样大吗?哪片比较大?哪片比较小?你怎么知道的?(幼儿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3. 教师做示范,然后请幼儿听指令,感知树叶落下的过程。

师:现在老师是树妈妈,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树叶宝宝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

指令:“风儿吹吹,大树叶飘下来了;风儿吹吹,小树叶飘下来了。”(把手举高,然后相应地松开手让手中的树叶落下来)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三、用身体动作表现大小

1. 师:树叶有大有小,老师想用两个动作来表演大树叶和小树叶。请你们猜猜老师表演的动作哪个是大树叶,哪个是小树叶,好吗?

2. 教师做两个动作:两臂张开、两脚分开,一副舒展的样子;屈膝下蹲,埋头,两手抱膝。

师:你们猜出来了吗?哪个是大树叶,哪个是小树叶?为什么?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3. 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除了这两个动作,你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大树叶和小树叶?

四、送树叶宝宝回家

师:我们的树叶宝宝累了想回家休息了,你们看,这里有大树叶和小树叶的家(两个小筐),它们的家有不同的标记,请你们想一想,哪个是大树叶宝宝的家,哪个是小树叶宝宝的家?然后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附:片片飞来象蝴蝶(儿歌)

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

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象蝴蝶。

小班《大小》教案6篇相关文章:

有趣的水小班教案最新6篇

幼儿园小班切萝卜教案6篇

有趣的水小班教案优秀6篇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8篇

辨气味小班教案8篇

小班元旦活动教案7篇

小班亲子游戏教案8篇

扔沙包小班教案5篇

小班亲子教案8篇

小班水果歌教案7篇

小班《大小》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