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有趣有趣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教案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作业,发奋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3、有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2、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唱准切分节奏︱55.︱56i︱的演唱。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
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进教室。
2.学做简单的蒙古基本动作
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有几个少数民族组成的(56个),说说你知道几个少数民族,我们是属于哪个族?
2)教师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跳一段舞蹈让学生说说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3)看了之后说说你们喜欢哪几个动作。跟随老师做做动作。
总结:同学们舞姿跳得很美,那你们的歌声会是怎样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蒙古歌曲《大雁湖》,让同学们在蒙古的大草原上尽情歌唱同时我们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
二、寓教于乐
1.听录音范唱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绪。(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
2.再听音乐说说歌曲内容。总结: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3.听教师范唱歌曲。
4.歌曲短小让学生自己随琴唱唱。
5.学唱难句:大雁湖好风光啊哈嗬。(先听教师范唱,教师在啊哈嗬下面划出节拍,学生跟老师一起边唱边划拍。)
6.大雁湖那么我们用心的赞美以一下再跟琴唱唱这一乐句。(衬次“啊哈嗬”表达了蒙古人民的粗犷豪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指出切分节奏xxx的唱法,歌曲有几个这样的节奏并唱唱切分音。
8.随琴慢速轻唱歌曲。(数次)
9.师生接唱。(分组接唱)
10.随音乐伴奏唱唱歌曲。
11.请个别同学唱唱。
12.随琴慢速唱唱曲谱。(教师帮助学生碰到有困难的乐句一起纠正唱唱。)
13.师生曲谱接唱。
14.再次完整有感情的唱唱歌曲。
三、创造表现
1.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多情不自禁的动起来了。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呢?(开始学过的蒙古动作加进去)
2.放音乐全班学生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蒙古动作。
3.跟随老师的琴边唱边做动作。
4.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舞蹈,其他同学伴唱。
总结:同学们唱得那么好,舞得也那么精彩,你们还会创编歌词吗?
5.以《大雁湖》的旋律创编歌词。(提醒学生旅游过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或者我们自己家乡等好地方值得你赞美的。)
6.请创编好的学生念念歌词,再随琴唱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7.假如让你们随音乐画画你会画出怎样的一副画呢?学生自由说说。
四.完美结果
同学们不但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蒙古族的热爱,还用了美妙动听的歌声抒发了对大草原赞美之情,老师希望你们以后能编出更多更好的歌词来赞美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随《大雁湖》音乐边唱边出教室。
课后反思
1、优点:
在这节课中,我采取了很多的形式方法来完成,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很集中。
2、缺点:
有些地方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还不够明显。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也做的不够。
3、改进意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段的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虚心请教,不段的提高教学水平。成为创新教育中的新型老师。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第一单元大海啊,故乡教案总序号:02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通过歌曲《赶海的小姑娘》《小螺号》《大海啊,故乡》和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以及大海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体会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具体要求
1、会唱《赶海的小姑娘》和《小螺号》。
2、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歌词,并唱给同学们听。
3、积极参与《阿爸回来了》的表演活动。
4、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
5、能感受《大海啊,故乡》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能模仿旋律中第一小节的节奏,并即兴哼唱两小节旋律。
6、了解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的无穷魅力。
二、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从四年级开始,我们将陆续选择我国东、南、西、北等不同地区的音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我国丰富的音乐资源。在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同时,还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开扩学生的音乐领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在音乐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音乐的创造活动。在教学中,首先要正确地指导学生唱好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表演《阿爸回来了》体会渔民的劳动生活。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创编《阿爸回来了》。
(三)教材分析
1、《赶海的小姑娘》
?赶海的小姑娘》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赶海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歌词形象生动,有捡海螺、抓对虾的具体描写,也有如松软的海滩、金黄的沙、一抹晚霞等景物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听了这首歌曲,在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出现大海边的优美景色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
歌曲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结构工整。
(1)这首歌曲的句式基本上比较工整,除了最后一个乐句是六小节,其他的乐句都是四小节一句。要引导学生均匀地呼吸,四小节一吸气。总体上要唱得连贯,在连贯中又有不同。如在第三乐句第二小节“捡起了”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表现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
(2)第二乐段第一和第二乐句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同前面紧凑的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歌词又是两个动词“找”和“挖”,因此要把附点四分音符时值唱够,同时力度稍强一些,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小姑娘欢快的情绪。
(3)结束句有个七拍的长音,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2、《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深情地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歌曲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旋律呈级进的方式平稳进行。歌曲中多次运用了切分的节奏,好像起伏的海浪,也好像是在向妈妈倾诉着思念之情。第一乐句是个起句,从中音区开始的旋律优美、温柔,好像是在对人轻轻地诉说,所以要唱得柔和、平稳。第二乐句是个承句,第一、二小节的节奏继续沿用了第一乐句的节奏,保持了音乐的统一。在第三、四小节时,节奏发生了变化,同前面的节奏形成了小的对比,最后一个音结束在主音上,形成了半终止,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接着的第三乐句是个转折句,把酝酿已久的激情一下子激发了出来。一个五度的大跳和一直在高音区进行的旋律,把音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在演唱时力度增强,充满激情。第四乐句是个合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音乐的情绪在激情过后又恢复了深情,首尾呼应,细腻地表现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听:“丰收歌”“霍拉舞曲”唱:《采金秋》《恰利利恰利》《丰收之歌》动:集体舞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内 容
第一课时《采金秋》
教 学目 标
一、学唱《采金秋》歌曲,观察秋天,激发学生生活的情感进行表演。
二、欣赏“丰收歌”,学跳丰收舞。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教 学重 点
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及下滑音,学跳丰收舞,即兴表演《采金秋》
教 学 过 程
一、欣赏“丰收歌”,形体训练。
1、律动: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音乐:“丰收歌”。
2、谈话:你们跳完后,对音乐有什么感受?描写了什么场景?
二、新授《采金秋》
1、引入: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去采金秋吧。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视唱。
6、朗读歌词,随乐唱词。
三、歌曲艺术处理。
1、小组讨论处理方案。
2、交流、讨论、实践。
3、综合讨论意见,是总结:第一和第三乐段要唱得欢快而有弹性,第二乐段要唱得连惯二抒情;吐字要轻切、清晰。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4、各组按要求联唱,并展示。
5、创作不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
1、按“起承转合”填空创作歌词。演唱自己作品。。
2、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针对歌曲很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收集或自己创作有关秋天的音乐。
五、结束。
教学重建
教 学反 思
第二课时 月亮钩钩
教 学内 容
?恰利利恰利》
教 学目 标
1、学习印度尼西亚民歌《恰利利恰利》,感受劳动歌曲的音乐特点。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劳动场景。
2、能用竖笛演奏歌曲的二声部。
教 学重 点难 点
教学重点:
通过体态语言、乐器演奏表现出歌曲的愉快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的二声部合唱要配合得和谐、自然。
教 学 过 程
一、形体训练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创设情景(旅游观光车)
2、游戏:打击节奏__x __ | __x __ |
3、学生交流平时对印度尼西亚的了解与观后感。
三、学习新歌
1、范唱歌曲《恰利利恰利》
2、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情绪特点以及节拍特点的感受。
3、用特征节奏为歌曲伴奏,加深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4、学生自学歌曲前半部分,对歌曲衬词有困难的教师进行帮助。
5、学习合唱
a、聆听歌曲二声部,说出旋律特点。(在模仿什么?)
b、学生跟着动画演示和音乐,表现耕田和撒种的劳动场景。
c、学生用竖笛自学二个声部的旋律。
d、学生分成二个声部,随着音乐,用律动(耕田与撒种)、竖笛与律动、二声部竖笛合作。
e、合唱(师生合作)
6、完整演唱歌曲,学生载歌载舞,部分学生用竖笛伴奏。
四、小结下课
教学重建
教 学反 思
第三课时
教 学内 容
第三课时《丰收之歌》
教 学目 标
一、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丰收之歌》,表达丹麦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学跳集体舞《丰收之歌》
教 学重 点
用柔和、连惯的声音歌唱《丰收之歌》,唱好一音多字处
教 学 过 程
一、形体训练。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芭蕾手位练习)
二、读谱知识。
1、出示课件:视唱歌谱
2、观察、思考、探讨:这几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新歌《丰收之歌》
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猜猜这是来到了哪儿?(丹麦)是什么美景?请听《丰收之歌》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为他们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
6、朗读歌词。(要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随乐唱词。
四、创编集体舞
1、根据歌曲的特点,创作几个简单的动作,分组编排集体舞。
2、各组展示。
五、音乐游戏:
1、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2、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六、课后小结
教学重建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义,感受6/8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激趣导入
师: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我们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片,每当夕阳夕阳,城市变得渐渐安静,我们都会进入甜美的梦乡,同学们你们睡觉的时候做过梦吗?你的梦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愉快甜美)
2、听赏感知
师:你们的梦可真精彩啊!看有位小女孩正在睡觉,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他吧,你们欢迎吗?
生:.师: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她做的一个神奇而又愉快的梦,让我们听听她都梦到了什么?(放视频)
师:小女孩梦到了什么?听完小女孩的梦,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速度稍慢,是愉快的美梦。
师:回答的真好,这就是一位日本小女孩的美梦,音乐无国界
3、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听听歌曲中都出现了那些音乐记号?有哪些你没见过的音乐小符号?找一找,比一比谁找的又多有准确。
生:找出记号
师:同学们真厉害,来我们来认识认识他们(出示课件,讲解音乐小知识。)
师:大家看:这首歌曲的节拍(点击课件八六拍含义特点)(生: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谁用动作表现一下它的强弱规律?
生:---!
师:来大家一起拍一拍
v换气记号,提醒我们要换一口气、圆滑线、连音线
歌曲的情绪和它的音乐符号是分不开的,因为这些音乐小符号,所以歌曲更加的优美了。
3、学唱歌曲1)跟音乐轻声唱lu我们用lu小声跟唱一下,感受一下歌曲的意境,注意你的声音,连音线时要唱够时值,保持住,圆滑线要连贯些。
2)填词唱
填上歌词还会吗,一起来一遍。(教师弹琴)小声跟琴唱一遍第一段歌词。进行教唱第一段。听琴声学唱第二段歌词。相信你们自己就能学会第二段。
3)合作唱
师:你们唱的真好,老师忍不住也想加入你们,欢迎吗?
生:愿意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老师唱前面的部分,你们来场画线的地方
注意你的换气,和音乐小知识一起唱一遍,然后交换唱一唱。
4)处理上行、下行
出示课件音乐旋律,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我们的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弹琴用手势指示学生,可以一起多唱几遍没让学生自己发现特点。
上行旋律演唱时,犹如下山,声音自然柔和。下行旋律演唱时,犹如爬上,声音兴奋,惊奇。
5)有感情完整演唱
让我们按照歌曲的旋律规律,有感情的完整唱一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随音乐做做动作。
三、合作创编,表演展现
1)情感升华
师:小朋友摇着她的梦之船,在绿色的上轻轻地荡漾,表现地是比较安静地、轻盈地意境,那我们还有没有不同的演唱形式?
怎样怎样唱才能表现出这种意境?更好的表现歌曲?分小组讨论。
师:我们歌曲还有什么演唱形式?
生:男生唱、女生唱、分组唱、齐唱
师:那好我们来试一试,女生唱前面两行,男生唱后面两行。注意下行声音要柔,上行声音要惊奇。熟唱歌曲
师:谁用你的声音把小朋友的心情表现出来?看到新奇的椰子岛时她的'面部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喂咦快来看,她在招呼小伙伴呢?你是怎么招呼的?生:
可爱的小爱人正在岸上快乐跳舞歌唱,怎样表现他们的快乐?分组讨论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现这种愉快。
学生展示
师;让我们用最优美连贯的声音把小朋友的梦境表现的更美!
要求:唱出歌曲意境声音轻柔、舒展,随情绪富于变化。
2)创编舞蹈
让学生表演歌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用肢体体验音乐的魅力,听音乐教师和学生手牵手一起做舞蹈律动。
四、情感教育
师:梦是虚无飘渺的,可是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梦象征着梦想,你们肯定都有梦想,谁来说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生:科学家、国家的栋梁、教师
师:你们的梦想可真多,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那请把你的梦想卸载自己的小船上,让我们的梦起航吧。写好的同学交给我,老师把你的梦想贴在梦之船上,时刻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放课件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家的梦想五彩缤纷,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只有有梦想的人才是新生活的创造者,我们都要为梦想而努力,只有这样,梦想才会变为现实,让我们为早日实现梦想而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你的未来不是梦。
好了同学们,今天老师非常开心,谢谢大家的合作。下课。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5
知识目标:
1.知道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歌词中的“太阳”寓意深刻指的
是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2.歌曲中2、4、7音准的掌握.
3.符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掌握。
技能目标:
1.能与他人一起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有表情地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2在二声部训练中尽量做到和谐均衡。
3.能用简单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在社会的温暖怀抱中健康成长的幸福感。
2.能与他人一起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有表情地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3.在学唱歌曲中让学生知道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了我们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教材分析:
?阳光牵着我的手》的歌词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性;二段体结构充满活力。演唱形式也是先齐唱,后合唱。歌曲反复之后的第二结尾为了增强歌曲的结束感,将结束音延长了两拍。
教学重点:
1.能够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有表情地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2.通过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温暖怀抱中健康成长的幸福感。
教学难点:歌曲中2、4、7的音准和符点音符的准确掌握。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学唱新歌
(一).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愉快的40分钟,我感到特别高兴,那就让我们拍手来感受这一时刻吧。
(二).师生共同演唱:《拍手拍手》
学生随音乐有感情地哼唱歌曲,并手拉手进行肢体活动.
(三).学唱新歌《阳光牵着我的手》
1.教师:同学们,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牵着我们的手,给了我们无数的关爱和照顾,在学校是老师同学牵着我们的手,给了我们更多的教诲和帮助,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那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在歌中找到答案好吗?
2.感受与鉴赏
(1)第一遍聆听:学生回答(阳光给了我们温暖和幸福……)
(2)第二遍聆听:感受歌曲情绪(欢快、充满活力)
根据情绪和旋律的变化感受歌曲的段落划分,并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
(3)第三遍聆听:随范唱录音用“la”轻声哼唱旋律。
3.学唱歌曲
1)通过聆听录音和钢琴指导唱准2、4、7。
2)教师通过演唱旋律来指导学生唱准符点八分音符和四分
休止符。
3)整首歌曲在学唱中指导: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师帮生的方法唱好四分休止符及四分附点节奏,解决5的八度音准和2、4、7。
三、歌曲处理
1.学会歌曲后,学生再次谈谈对歌曲的理解,说一说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事使你感到幸福和快乐。
2.欣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师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3.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及伴奏型为歌曲后两拍伴奏。
学生通过创作和敲击进一步理解音符时值并准确的`表歌曲
4.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边用乐器伴奏边准确有表情的演唱。
四、音乐拓展
1.师:同学们,表达幸福的方式很多,每当你们幸福的时候,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
2.生回答:略
3.师: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你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吗?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4.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五、教师
同学们,因为有了阳光,,我们才有了快;因为有阳光,才使我们感到幸福。老师希把快乐和幸福留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把快乐和幸福带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
板书设计
阳光牵着我的手
——————————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6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48,其中有24人对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对音乐的乐理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材分析
(一)歌唱
学会教材中的10首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4-5首。
(二)读谱知识:
1.认识降记号。学习一个降记号的调,知道f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2.认识d.c.、fine.反复记号。
3.认识波音记号、倚音、滑音记号,学习其唱(奏)法。
4.学习弱起节奏和不完全小节。
5.学习跨小节的切分音。
(三)视唱:
1.视唱在c、f、g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阶。复习所学过的音程练习。
2.独立或半独立视唱c、g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
3.在教师的帮助下视唱在f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
4.练习视唱二声部歌曲片断及有临时降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四)练耳: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 — 8小节单旋律。
2.听记2 — 4小节节奏(包含切分音节奏)
3.听辨歌(乐)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标记。
(五)欣赏:
1.要求学生对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
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体会或认识。
2.能感觉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中表现情绪、气氛和感情的效果。
3.能对作品的旋律、节奏等特点作简单的分析。
4.了解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有关知识,对中外著名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有粗浅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3、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4、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
四、教学措施:
1、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运用培养学生的乐感。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2、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六、教学进度
本册书有25课,唱歌课两课时左右,欣赏课一课时左右。
七、教学活动安排:九月份:
1、制定教学计划;
2、实验制定的实验方案,加强实验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十月份:
1、学习《音乐新课程标准》,写出心得体会;
2、 心得体会交流;
3、举行校级公开课;十一月份:
1、实验课题开展情况交流;
2、举行校级公开课;十二月份:
1、举行镇级讲课比赛;
2、观看优秀教师讲座;一月份: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7
一、课题:《愉快的梦》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
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3、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三、教学重点: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五、课前准备:大歌片、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用欢快的,优美的,跳跃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
2、乐理知识:6/8拍的认识。
(1)、由《秋天多么美》导入6/8拍。
师:听老师弹一首歌,你能马上告诉我它的名字吗?
师:我们能把它的歌谱来唱唱吗?
师:能用lu来哼唱一下吗?(调整声音的位置,统一声音)
师:能用这么美丽的声音把歌词来唱唱吗?
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
师:拍号是多少?强弱规律怎样?三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学了这个三八拍
子。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号,它也是以八分音
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谁来告诉我?
(2)、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能不能整齐的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那么6/8拍的歌听起来是怎样的呢?
(3)、两声部教学。
师:请大家看这条我专门为大家出示的这条规律,请你听一听,来
感受一下它的强弱。
a.出示规律
5353|5.ˇ345|6464|6.60|
55543|44432ˇ|55567|1.10|
b.视唱旋律(注意换气记号的提示与练习。)
c.学习低声部
3131|3.ˇ123|4242|4.40|
33321|22217ˇ|55567|1.10||
d.熟悉旋律。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象不象做梦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
请你听听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请大家用声音来表现看看。
(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可怕的)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
2、初听音乐。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
3、复听。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4、复听。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5、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6、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7、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9、唱歌词,随琴一起。
10、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1、有感情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教师范唱(伴奏)。
4、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
三、小组比赛:看谁唱的最棒。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