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有挑战性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一份精心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数字的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认数字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数字对幼儿来说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我设计这堂以游戏为主的课,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让幼儿了解数字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以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数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3.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行五列表格一张,藏有数字的表格一张。
2.数字排列图若干.
3.数字连线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出示空表格,让幼儿数数有几个格子。(10个)"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喜欢。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你们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数字的表格"你们看每个格子里都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给找出来,谁来找一找。"
3.老师引导幼儿逐一寻找藏着的数字.
4.幼儿完整地读数字两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给数字排队
1.让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
"小朋友这10个数字中谁最大,谁最小?(9最大,0最小)"
2.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小到大排序"小朋友我们来给数字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排,谁来排一排?"
3.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大到小排"刚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数字从小到大排队,现在谁能它倒过来排一排?"
4.让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法"小朋友你们还想到什么排法吗?"。,老师出示几张排列图标,问幼儿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1.让小朋友找出平时接触的数字"小朋友你们平时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过,用到过这些数字吗?谁来讲一件。"
2.老师出示相关的数字实物"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上面有数字吗?你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吗?"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师总结(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比如说闹钟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位子的,比如说小朋友在幼儿园茶杯摆放的位子,书目录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数量多少的,比如说药瓶上的数字,饮料上的数字.)
四、玩一玩,体验数字的有趣
1.如果老师把数字用一种画画的方式画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小鸡)找找小鸡身上有数字吗?看3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找一找(冰淇淋)我们再来看一个,这次数字娃娃多起来了,小朋友仔细找找。
3.用数字来画画竟然能画出这么多好玩的东西,看,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4.老师也用这些数字宝宝画了一幅画,不过,我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
5老师刚刚给小朋友看了这么多由数字画出来的画,你们喜欢吧?
6.小朋友们下课后你们自己也动手用这些有趣的数字宝宝来画一幅画好吗?
课后反思:
因刚接班不久对幼儿掌握数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幼儿连线画时有些幼儿找不到数字点,假如我把点改成彩色点,就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连线就更完美,也就会一下找到数字中的小动物了。
认数字的教案篇2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和2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1和2。
(二)使学生了解1和2的数序。认识、知道2比1多用2>1表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数都是从实际中抽像出来的。
难点:写数字1和2。
课前准备
(一)教具:1,2的主题图、计数器、绒板、小棒、圆片。小鹿、小鸭、小正方体和枫叶实物图片。1,2的数字卡片和田字格黑板。
(二)学具:小棒、1和2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回答问题:
谁比谁多?(梨比苹果多)还可以怎么说?(苹果比梨少)谁和谁同样多?还可以说几和几同样多?
2、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数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学习新课启发谈话:
刚才同学们看老师拨珠数数都数得很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2的认识。(板书课题)比一比,看谁学习最认真。
1、教学1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看图数出数量是1的人和物。师问:图上画的谁?她在做什么?(小学生在写作业)这个小朋友写字的姿势好不好?
师说: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师问:图上除了小朋友还有什么?(有课桌、椅子、书、笔和铅笔盒)数一数:这些东西都是多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本书、一支笔、一个铅笔盒)
(2)出示小鹿图:
师问:圈里有几只小鹿?(1只)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在计数器上拨出1个珠子。师说: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1根小棒。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你们仔细看看教室里哪些东西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教室里有一块大黑板、一张讲桌、一张课表、一把大尺子……)
师说:刚才同学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1,我们就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1)
2、教学2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
看图数出数量是2的人和物。师问:图上画的谁?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图上有2个小朋友在试飞航模飞机。)
师问:图中画的人和物的数量各是几?指名说:2个小朋友、2架小飞机、2只小鸟。
(2)出示鸭子图:
师问:这是几只小鸭?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2个珠子。师问:老师拨出几个珠子?请同学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拿出2个圆片。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人和物的数量可用2表示。(人有2只手、2条腿、两只眼睛……自行车有2个轮子……)
师说:刚才我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2,就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2)
3、教学1和2的顺序。
(1)老师在计数器上先拨出1个珠子。师问:我再拨出几个,就是2个珠子?1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
(2)学生摆小棒:
先摆1根小棒,想一想,再添几根就是2根?(自己动手摆)师问:1根再添上几根,就是2根?
(3)出示点子图:
出示:这是几个点子?在下面写几?(师在点子下写1)
出示:这是几个点子?在下面写几?(师在点子下写2)
提问:我们要把这两个数排一下队,应该谁在前,谁在后?(1在2的前面,2在1的后面)
师说:对!在数的顺序中,1在2的前面,2在1的后面。
4、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方木块图:
师问:2个方木块和1个方木块比,谁多谁少?(2个方木块比1个方木块多)
(2)认识大于号:
师说:2个方木块比1个方木块多,也就是2比1多,我们就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老师板书>)这个符号叫大于号。(老师在>下面写大于号)这个式子读作:2大于1,表示:2比1大。(指名说)
5、教学2的组成。
出示枫叶图片:
师问:有几片枫叶?这2片枫叶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演示:2片枫叶可以分成1片和1片。
师问:1片和1片合起来是几片?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以说1和1组成2。(指名说、齐说)
6、教学1和2的书写。
(1)指导书写数字
(1)老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一个1,然后说要点:1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上下顶格写,从上到下稍斜一点,笔道要直,一笔写完。学生在练习格里描写1。
(2)指导书写数字2:书写的.要点是:2也是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格左角起笔,充满格画圆,画到横虚线左半部中间靠右再写斜直线写到左下角,最后写横。一笔写完。教法同上。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拿出数字卡片1和2,按顺序排队。然后顺读,倒读一遍。
2、老师指2>1,指名读式子,说表示什么。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和2,会读会写1和2。会排列1和2的顺序,知道2比1多,用2>1表示。还记住了2的组成。整节课幼儿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紧紧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幼儿的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好,能积极的动手,动脑。
认数字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10的形成,认识数字10,理解10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每张座位上贴上1—9的数字,每人一张胸卡(有数量不等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复习9以内的数量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2)游戏:上车,根据胸卡上图片的.数量找相应的车号。
师:我们每人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只?那要去找数字几的车呢?
3)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相互检查验证。
师:请你用‘几只动物找几号座位’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请你们相互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
二、学习活动,认识数字10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2)认识数字10并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师:天上飞来了几只蝴蝶?(9只)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合起来有几只燕子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目测数群)10只燕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10长得象什么?(出示数字10)它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这样看是不是10呢(翻身)?(提醒幼儿知道10永远1在前,0在后面)
数字10除了可以表示10只小兔,还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上哪样宝贝正好是10?
3)游戏:老师请你们吃糖果,请你们自己从盘子里数出10颗糖果。
出示操作板,先跟幼儿从左到右数到10。
幼儿按老师的指令把糖果的放进操作板。
如(教师:请拿出一颗糖果放在第6个格子里。)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认数字的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和掌握6与相邻两数的关系和排列顺序。
2、使幼儿正确书写数字5和6。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小组用的练习单若干张,1~7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流程:
1、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复习5的相邻数。
(1)请幼儿找出5的相邻数,并按顺序排成一行。
(2)问幼儿为什么找3和4做5的好朋友?要求幼儿能清楚说3个数之间的关系。
(3)共同小结:每个数都有两个朋友,一个在它前面,一个在它后面,前面的朋友比它少1,后面的朋友比它多1。
2、请幼儿按照以上方法找出6的相邻数。问幼儿:你找谁做6的好朋友?为什么?
3、分三组操作练习。
(1)改成相邻数。提供6以内数的练习纸若干张,要求幼儿根据相邻数多1和少1的关系进行改错:中间一排不动,其他排用去掉或添画的方法改成相邻数。
(2)印章。提供画有一排物体的练习纸,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印出它的相邻两数。
(3)填数字。提供带有空格的数字练习纸,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格内填上相应的数字。
4、教幼儿书写数字6: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左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绕圈向上,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中线一点。提醒幼儿注意坐姿、握笔姿势,保持页面整洁。
课后反思:本节课使幼儿学会正确书写数字5和6。理解和掌握6与相邻两数的关系和排列顺序。学过了前面的1,2,3,4,幼儿掌握5和6的书写比较容易,许多幼儿都开始喜欢数学这一学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像、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像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认数字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一、引入
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二、新授
1、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2、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板书)
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三、练习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四、延伸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五、总结
(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六、课堂作业
认识负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一、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3700
正数负数
二、新授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月份
??
二
三
四
五
六
盈亏(元)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
十二
盈亏(元)
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延伸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
3、试一试:
(1)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5-2-10124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4、练一练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米。
(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四、练习
练习一第6题。
某市20xx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平均气温(℃)-10 15 20 -5
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
练习一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
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分。
练习一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20xx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
五、总结
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六、课堂作业
认数字的教案篇6
目的:
复习巩固“许多”和“1”,许多个“1”合起来是“许多”,而“许多”有可以分成许多个“1”。
准备:
一幅画:一只母鸭子带着一群小鸭子,其中一只是白色的鸭子,其他的都是黄色的;印有1多或者许多朵花的小卡片充当“电影票”每个小朋友一张,并且椅子上要贴有对应数量的相同卡片;贴绒的“小虫子”若干个,空白的卡片、花儿形状的印章、水彩笔、印尼、颜料、小贴纸等若干个;最后还要有两个贴着1多花和许多花的拱形门两个。
过程:
1、老师告诉小朋友,今天咱们要一块看电影。清点一下人数,引导小朋友发现并且说出有许多小朋友和一个老师去看电影。
2、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电影票”,上面有的是1朵花,有的是许多朵花,让小朋友说出自己的“电影票”上印的是1朵花还是许多朵花。
3、把小朋友引导拱形门的“电影院”门口,引导小朋友观察:有几扇门?门上有什么?是一样多的吗?一个门上有几朵花?另外一个门上有几朵花?然后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票上的花进入对应的门进入“电影院”。
4、到了放映厅,让小朋友找到和自己票面一样的椅子入座。
5、把事先准备好的画拿出来,看电影,引导小朋友观察,今天看的是什么电影啊?(鸭妈妈带着小鸭子)有几只鸭妈妈?(1只鸭妈妈)那有几只小鸭子呢?(许多只小鸭子)那这些小鸭子有什么地方不同的吗?(他们颜色不一样)有哪些颜色呢?(白色和黄色),那有几只白色的小鸭子啊?(1只)有几只黄色的小鸭子呢?(有许多只黄色的小鸭子)
6、现在小鸭子饿了,我们请一个小朋友给小鸭子喂“虫子”问剩下的小朋友们,有几个小朋友来喂鸭子了?喂了几条虫子?然后在让许多小朋友来喂鸭子,继续询问小朋友,这个时候小朋友就会进一步加深了1和许多的认识。
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和小朋友一块来制作电影票,送给爸爸妈妈,并且邀请他们下来一块来看电影;把准备好的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
认数字的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