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实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序性和流畅性,发奋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三物理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
(1)讲解:
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
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
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游戏: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去掉动滑轮装置拔河弱小同学败)
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48结论)。
(2)讨论: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各有什么缺点?
怎样使用才能把两种滑轮的优点结合起来既省力又方便?
(3)分组实验:学生独立组装滑轮组实验。
(用钩码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动滑
(4)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学生填写p49结论)
(三)巩固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初三物理教案篇2
【电能表】
1.作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
2.一种电能表的外形构造:如图所示,最上面的数字以千瓦时为单位来显示已经用去的电能,中间的铝质圆盘在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时转动。读数时要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3.计算方法:电能表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用电器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4.电能表的几个参数
(1)“220v”——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2)“10(20)a”——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内使用时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
(3)“50hz”——这个电能表应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600r/(kw?h)或600revs/(kw?h)”——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转。
5.ic卡电能表和新式电能表
目前有一种ic卡电能表,用户将ic卡插入后,电能表读取卡中的金额,一旦金额用完,电能表切断电源,这时需要到银行为ic卡储值,然后再重新插入电能表。
还有一种新式电能表,其中没有转动的铝盘,靠内部电子电路计算电能,读数由液晶板显示。
?利用电能表计算电能】
1.先根据每kw?h的转数求出表盘转一转消耗的电能,再看表盘在这段时间内共转了多少转,用上面两个数值相乘就是用电器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由于电能表转盘的转数与电流做的功(或消耗的电能)成正比,因此可以先统一单位,然后列出比例式,再求解答案。
?电功】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
2.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和电能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
(2)电功的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3)焦耳的规定:如果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通电时间为1s,则电流所做的功就是1j。
3.物理意义:从能量角度讲,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灯泡亮度的比较】
1.若灯泡都正常发光,则额定功率大的亮,因为灯泡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大的灯泡,实际功率就大,灯泡就亮。
2.若灯泡串联且不正常发光,电阻大的灯泡较亮。因为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就越大,在串联电路中,由于各处电流都相等,根据p=i2r,可知灯泡的电阻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就越大,而灯泡的电阻可由p额进行比较。
3.若灯泡是并联的且不正常发光,电阻小的灯泡较亮。在并联电路中,由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r,灯泡的电阻越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就越大,灯泡就越亮。灯泡电阻比较方法同上。
初三物理教案篇3
一、能源家族
1、能源: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2、分类: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3、按能源的利用方式分为:
一次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能源;核能
(直接从自然界中可以获取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内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电能、汽油、电能、煤气、焦碳、激光、沼气等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
4、按开发早晚的情况还可分为: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二、核能
1、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核的组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核能
(1)定义: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核能。(包括:裂变和聚变)
裂变:用中子轰击重核时,重核会__成大小相差不大的部分,同时释放核能。
原子弹:不可控核裂变。
聚变:较轻的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核的过程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氢弹:不可控核聚变。
(2)核能获得的途径:
①原子核的核裂变:核电站。
②原子核的核聚变:太阳能(太阳表核聚变面)的利用。
3、核电站
(1)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重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
(2)核电站具有的消耗的燃料少、运输量小、成本低、功率大的特点,但需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避免放射性污染,确保安全。
三、太阳能
1、太阳能
太阳能的优缺点:
来源优点缺点
轻核聚变的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分布广阔;无需开采、运输安全;无污染。存在分散;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使用造成困难;转换效率低;转换系统造价过高。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四个渠道:
被直接利用;被海洋、大地吸收;被植物、微生物吸收;使大气、水升腾循环。
2、太阳能的转化
使空气变热形成风能;直接使大地变热,使水汽化,太阳能变为内能;被生物吸收成为生物质能等。
四、能源革命
1、能源革命
人类历,能量转化技术在不断进步,这就在能源革命。
(1)第一次能源革命:
标识:钻木取火;主要能源:柴薪;持续时间:近一万年。
(2)第二次能源革命:
标识:蒸汽机的发明;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持续时间:二百多年
(3)第三次能源革命:
标识:核能的使用主要能源:持续时间:到现在
2、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例如: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而使一部分动能变为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部分内能就不能再次开动汽车。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节约能源
由于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正逐渐被消耗,所以节约能源,已成为紧迫部问题。
出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利用核能和太阳能。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1)环境污染: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粉尘,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正常生长。
(2)环境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3)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改进燃烧设备,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加装消烟装置,减少烟尘排放量。普及使用煤气和天然气,以代替家用煤炉。集中供热,以减少烟囱数目,既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又减少了污染。开发利用污染小的新能源。
3、未来的理想能源
理想能源满足的四个条件:
第一;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第二;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大多数人用得起;
第三;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第四;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污染环境。
初三物理教案篇4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初三物理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共同、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教学课件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树立学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汽车是如何通过燃烧汽油,来获得前进的动力?
(二)、进行新课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1汽油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1)、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①构造(对照课件,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吸气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冲程。 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排气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③能的转化。
在压缩冲程,活塞对燃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2)柴油机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工作过程上:
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
压缩情况不同(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要小得多。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
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由于压缩气体温度已超过柴油燃点,从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便可立即燃烧。这种方式称为压燃式)。
用途方面:柴油机比汽油机便宜,但汽油机一般比柴油机轻巧,所以汽油机通常用在飞机、小汽车、摩托车及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上。而柴油机一般用在舰船、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以及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上。
五、板书设计
1、汽油机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柴油机。
3、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六、课后作业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教学反思
学习了本节课、你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有了什么了解。
八、安全教育
不要购买“三无”食品,不食过期、霉烂、变质食品。
初三物理教案篇6
1、内燃机: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值。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第三节:热机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初三物理教案6篇相关文章:
★ 物理学习心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