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感动的事迹推荐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不一定要局限于文字,事迹材料也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来呈现,了解他人的事迹可以让我们明白成功不是偶然的,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感动的事迹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感动的事迹推荐7篇

2024年感动的事迹篇1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没有专职的心理医生。学校老师们开玩笑说:“张桂梅校长就是心理医生。”

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家庭贫困的.阴影,经常会使一些学生精神状态低迷,学习成绩滑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桂梅不仅耐心地开导学生,而且亲自去家访,了解学生背后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

张桂梅每晚住在学生宿舍。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退步。张桂梅就让她与自己同住,经常开导她。了解到女孩的父母经常打架,女孩还常被父亲嫌弃辱骂。张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里为其父母调解,终于让全家和好,小姑娘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也更努力了。“我要救这个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张桂梅说。

“陈小琴(化名)最近考试成绩才390多分,这个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年国庆家访,张桂梅带着满腹疑问来到船房乡华荣村高三学生陈小琴家。陈小琴家是贫困户,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受到村里帮扶,当了村里的保洁员。张桂梅明白了陈小琴的心病,亲切地鼓励她:“大家都在帮助你家,你在学校的生活费有学校补助,你不用担心家里,应该全力以赴地专心读书。”

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辍学,没有发生过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12年来,跋山涉水的家访,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甘苦张桂梅都了然于胸。

2024年感动的事迹篇2

再去一次就要休息了

落水后,常青和李俊杰在水中坚持了40多分钟,被救起。李顺被水流抛出,自己游到了岸边。陈陆和王松始终了无踪迹。

消防、蓝天救援队等救援力量都参与搜救,总共发动了四五百人寻找失踪的陈陆和王松。

陈立山告诉记者,陈陆的水性很好,幼儿园时就学会了游泳。刘书虎则举例说,陈陆在150米宽的水域中能游一个来回。

因此,刚听到消息时,刘书虎以为是小事,“船翻了,爬起来不就行了?我没见过那样的水,根本想象不出来。”

参与救援的队员告诉记者,当时的水有八米深,水流湍急,水底情况复杂,电线杆、树木、房屋等交织盘布。

搜寻陈陆的头两天,王璇到处打听,要搜救人员“看看树顶”,追问“会不会在哪个小土坡上,被水冲晕了?”后来,问出的话成了“你们有没有看看水底?会不会被缠住了?”

7月24日,陈陆的遗体在距离落水点下游2.3公里处被找到。王松则到现在仍是失踪状态。

窦君说,王璇起先撑着没哭,“还不敢相信,属于懵掉的状态。”遗体告别当天,她忽然爆发出来,瘫软在座位上,需要吸氧。在两人的搀扶下,她向陈陆最后敬了个礼。

4岁的儿子仍不知道爸爸的事情。这段时间,家中来来往往许多生面孔,他要“拿金箍棒把他们都赶走”,因为“他们来了以后,奶奶、爷爷、妈妈都会哭”。

从前,陈陆从家返回单位,儿子有时候舍不得他,躲在卧室里哭,他跟着在客厅里抹泪,说要等儿子不哭了、睡着了再走。

7月22日,安全护送完第一批群众后,陈陆碰到了方锐。方锐回忆,当时的陈陆浑身都“很热乎”,状态疲惫,连他自己也说像是要中暑了。“我让他别去了,他说没事没事,他熟悉水况,不去不放心。”

方锐叮嘱他一定注意安全、穿好救生衣。陈陆满口答应:“再去一次就要休息了,要不然我太累了。”

8月8日,陈陆的落水点处水位仍然很高,露出水面的电线杆上缠着一截白色织物,幡旗一样飘摇。

2024年感动的事迹篇3

她是一名听障人士,凭借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她叫江梦南,刚刚当选为“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对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着,“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江梦南,在她幼小的时候,因为得了肺炎用错了药,导致两个耳朵失聪,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告诉她:“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你得学会去接受、学会面对。”就这样,从小开始,小梦南的.爸爸妈妈就教给她学习认字,学习唇语,一天一天,慢慢地,小梦南长大了,该开始上一年级了,可是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步一个台阶地去上小学,而她由于失聪,只能继续留在幼儿园大班。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孩子上学了,由于同龄人比她早上一年,到四年级暑假时,她通过自学五年级的课程,暑假后就跳级去上了六年级。她的努力付出,震惊了周围的同龄人。

她的爸爸妈妈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梦南加上她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一年又一年,她高考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本科,四年后升入吉林大学。三年后,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的精神!在她的身上,我们领悟到了什么叫作励精图治!在她的身上,我们仿佛听到了她的召唤:“只要打不到,压不垮,还有一口气在,我们就没有放弃自己的理由。”

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我们的下一代要向江梦南博士学习,学习她坚强不屈、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024年感动的事迹篇4

看了中央台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后,很多人哭了,不是因为他做出的事迹有多些,也不是因为他让人们富起来,而是因为他那种永不退色的共产党员的本色。

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能从一个废人变成一个比一个正常都强的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比每一个正常人所做事都超出寻常。

他被追为“时代楷模”当之无愧啊!朱彦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起来有三条:

一是朱彦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重残战士,没有躺在功劳薄上享福,而是离开休养所回老家,瞒着老人,练习生存本领;用毕生的心血带领村民致富,从不领取任何待遇,教育子女做人,还写出两本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是朱彦夫的人品值得我们学习。他当村支书,从不领村里一分钱。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经常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帮助他人。自己的女儿出嫁,作为亲生父亲却没出一分钱给女儿买嫁妆,他是不愿意买吗?不是,他是没有钱,他的钱用在别人身上啦。

三是朱彦夫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朱彦夫的毅力不仅表现在他的身体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一生不停地的为人民服务上。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他坚持锻练自理能力。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连吃饭都困难,要达到正常上班、写书、爬山,这个毅力得有多大啊。另外,朱彦夫从年轻起,坚持造福于民,一直到81岁,心里还是想着百姓,从没有想过自己。这种毅力又有多大啊。

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张丽莉、吴斌、高铁成等时代楷模,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可以说是大家的同事、邻居、朋友。他们平平常常、朴素无华,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学习着生活着,默默无闻地坚守着道德标准、涵养着道德情操,以点点滴滴的积累,以持之以恒的追求,成就了平凡中的伟大,汇聚了不寻常的道德力量,铸就了关键时刻的坚强意志。从这些平民英雄身上可以看到,无私与善良就在自己身边,无畏与勇敢就在自己身边,平凡和伟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勿以善小而不为”,认认真真做好身边事,力所能及帮助周围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崇德尚义、积小成大,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向时代楷模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把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是时代楷模的一个鲜明特征。张丽莉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岗位,在车祸瞬间保护自己的学生,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吴斌连续十多年安全行驶一百多万公里,在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创后,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高铁成三次勇闯火海,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展示了当代革命军人的风采。这一个个壮举背后,是他们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对职业精神的坚守。他们崇高的职业操守,托起了生命的方舟,升华了民族的美德,成为激励人们奋发有为、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创造一流业绩。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发挥好时代楷模示范引领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时代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把宣传时代楷模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以发现伟大的眼光和崇尚先进的情怀,挖掘闪光事例、报道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运用文艺作品、宣讲报告、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时代楷模的高尚情操,让人们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要坚持知行统一,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广泛搭建平台、丰富渠道载体,把学习时代楷模与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等活动结合起来,使时代楷模的崇高精神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礼敬时代楷模、关爱时代楷模,褒扬良好道德行为、制约不道德现象,推动形成好人好报的良好风气,形成尊重时代楷模、学习时代楷模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健全文明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团体积极配合、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工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宣传时代楷模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祥和、更加温暖和谐。

2024年感动的事迹篇5

依稀记得那个烈日当头的夏日,我进入了众兴中学,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涯。那个夏日,火一样的激情,燃烧着我的心,令人澎湃。从此我就是高中生了,一个新的起点,就是一个新的期望。五天的军训,让我体会到了军旅生活,感受到了军人那独特的魅力与气质。那次军训拉开了令我感动一生的高中生活的序幕。

世间情最深,莫过桃李情

高一时,班主任王老师倾注了他多少的心血与爱像呵护一朵欲放的花朵,又像培植一株朝气蓬勃的幼苗一样,精心的培育着我们,怎能不叫人感动。记得他那稍胖的身体一次次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和粉笔头;记得他费了好大劲把墙上砸入钉子来挂住门栓,因此而把手弄的通红;记得他一次次拿起满是尘灰的黑板擦用力的擦着,伴随着阵阵的咳嗽;记得他那一句句的温暖话语令那个冬季都像羞涩了一般;记得……

真诚你我间,再把友谊谈

琼,我的同班同学,高一是,高二也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就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菏,吹过绿树花从的风,又如一片天空上的云一样,纯洁真诚。记得你为因解不出题目而焦急的我解围;记得你替因错过时间而不能值日的我值日;记得我生病时你送来的香甜苹果;记得我唱歌不好听时你对我的鼓励;记得……

普通的服务,温暖的情?

刚进入这个校园,一切都还不明白。你,众中最普通的一员,给了我最普通的服务,却让我感到非同一般的温暖。记得刚开学事因不明白食物的价格而一遍又一遍一个又一个的询问时,你耐心的回答;记得那可口的食物入口的感觉,犹在家中一般;记得那次因为忘了找钱而焦急的站在门口等我回来的张望;记得那次因不留意而把油汤溅在我的身上那慌忙的道歉;记得……

严格的管理,辛勤的付出

校园管理十分严,时刻提醒我要安分守纪,努力学习,这离不开年级领导和校领导的辛勤付出。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记得那正值午后安静的校园,怎能离开你们的督察与管理;记得那次同学突发老溢血你们及时的护送;记得你们一次次的深切教悔;记得你们组织的活动,令我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多采;记得……

这一切的一切,最普通但是,最平凡但是,但却都蕴涵着不同寻常的情感,殷切的关心,真诚的服务,纯洁的友谊,辛勤的付出,怎能不叫人感动,怎能不让人的心为之一颤,又岂止是感动众中!

2024年感动的事迹篇6

1985年6月,高中毕业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飞行基地学校来依安一中招飞行员,他听说考上飞行员读大学不用花钱,还管吃管穿管用,就悄悄报考军校。父亲得知后,他对父亲说:“家里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懂事的儿子,父亲感到欣慰。经严格考试和重重体检,最后一轮到齐齐哈尔市体检合格,他成为依安一中唯一被选上的飞行员,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军校的四年,让刘伯明完成了从地方学生到军人、飞行员的转变,也让他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军事素质。那段时间里,他特别爱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方面的史料书籍,深切感受到了前辈英雄们的伟大事迹,也更加坚定了保家卫国的决心。1989年7月,他被分配到空军某基地,对飞行操作技能进行强化训练。

1990年9月,刘伯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那时,他所在师里的一个团飞歼8,一个团飞歼6,他主动向上级申请去飞歼8,领导考虑他飞行经验少,没有立即批准他的申请。但刘伯明相信天道酬勤,也深知要飞最先进的战机就必须要有最过硬的技术。训练中他主动“加码”,经过两年的刻苦训练,1992年12月,终于如愿以偿飞上了歼8。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但他并不满足,经几年刻苦训练,无论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风养成,都有快速进步。在一次编队训练中,他曾遭遇飞机与鹰相撞的险情,在右侧机翼撞出一个大洞的情况下,他依然冷静地稳住驾驶杆,完成编队任务。

1996年,刘伯明听说了选招航天员的消息。他想,航天一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事业,自己的性格遇事比较冷静,身体素质也不错,应该具备当航天员的基础,就第一时间报了名。后来,他顺利通过了体检、特检,1997年底,接到了被录取的通知,能够开辟一个全新的事业,他的心里非常高兴。1998年1月,经多年航天员训练,完成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刘伯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加入到航天员大队,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面对鲜艳的国旗,他们庄严宣誓: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

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选拔是严格而残酷的,尽管14名航天员都具备了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但神舟五号任务,只有一人能够实现飞天梦想。20__年,“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前,作为“神五”飞船首飞梯队队员刘伯明,在信心满满地备战神五时,突然听到母亲病故噩耗。母亲的去世让刘伯明沉浸在深深的悲恸之中。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刘伯明始终郁郁寡欢。后来。刘伯明的妻子、战友也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带他做心理治疗。大约过了半年时间,他才从母亲去世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学习训练,用最好的成绩告慰母亲在天之灵,回报领导和战友的关心帮助,并用加倍的努力,早日实现飞天梦想,回报母亲的恩情。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刘伯明虽然进入了备份乘组,却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虽然最终没能上天,但他没有气馁,选拔没有失败,只有认真总结提高,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早日圆梦。与“神五”“神六”任务不同,备战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时,新增了3个地面大型训练设备:模拟失重水槽、低压舱和出舱程序模拟器。学习训练的内容和强度成倍增加,刘伯明从难从严圆满完成训练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20__年底,刘伯明被选入“神七”乘组。

2024年感动的事迹篇7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学启蒙。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南下,杳无音讯。失去了父亲的联系和经济来源,叶嘉莹和母亲相依为命,四处避难、艰难度日。她17岁时,母亲突发重病,死在求医回家的路上。

叶嘉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强忍着悲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她数十天闭门不出,写下“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字字泣血,句句锥心。幸运的是,在伯父的资助下,叶嘉莹能够继续学习,如愿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古典名家顾随教授,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毕业后,因才华出众,叶嘉莹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赵东荪,虽然心底毫无波澜,但看对方为自己来回奔波丢了工作,于心不忍。于是,1948年,叶嘉莹放弃了北平的'工作,跟赵东荪去往南京结婚。刚到南京不久,局势便出现动荡。24岁的叶嘉莹跟随丈夫来到中国台湾,在彰化女中当教师,并生下大女儿。

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台湾,丈夫含冤入狱,不久后她和女儿也被囚禁起来。等到释放时,发现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俩只能寄宿在亲戚家里,忍受着各种闲言碎语。叶嘉莹曾写下五言律诗《转蓬》,来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嘉莹一边在私立女中教书,一边抚养女儿,有时不得不把女儿带到课堂上去。整整三年,叶嘉莹都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轻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狱了,性情却变得暴戾,时不时对着叶嘉莹拳打脚踢。同时一家人的生计重担,也全部压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为独立撑起家庭的“女强人”,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

为了挣钱,她同时在台北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三所学校任教。课业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气喘,胸口时常隐隐作痛。那是叶嘉莹一生中最昏暗的时刻,在极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杀。

但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和骨子里的坚韧内核,叶嘉莹最终还是超脱了那份痛苦,从诗词中找到寄托。无论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负,一站上讲台,叶嘉莹就变得神采飞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2024年感动的事迹推荐7篇相关文章:

2024年林业站个人工作总结推荐7篇

个人事迹的学习心得推荐7篇

2024-2024年个人工作总结推荐8篇

感动中国的作文7篇

感动的短素材作文7篇

感动老师的作文7篇

感动的作文800字参考7篇

感动的事作文500字参考7篇

超感动演讲稿推荐5篇

护士2024年年终总结推荐6篇

2024年感动的事迹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