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有效地展示事迹材料的内容,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事迹材料可以引导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00后人物事迹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00后人物事迹篇1
郑xx,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xx于20xx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xx年5月,郑xx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xx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xx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xx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xx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xx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00后人物事迹篇2
小甜,东阳市外国语小学五(8)中队队长,她刻苦学习,各科成绩突出,是一个自立自强、勇于拼搏的女孩!
自强不息,全面发展
热爱学习是她的天职;开拓创新是她生活的主旋律;乐于助人是她的本色风范。她,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各项赛事,积极参加各种少先队活动及公益活动。她,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在琴房、图书馆、网球场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刻苦训练,持之以恒
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她刻苦训练,孜孜不倦。她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弹琵琶,至今已整整五年,现在已经学到了8级。练习时手指常被磨破,每拨一次弦,感觉手指要裂开了,疼痛难忍,但是她都坚持了下来。付出终有回报,在东阳市器乐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直到现在她还在坚持天天练习弹琵琶,她就是这样一个持之以恒的女孩。
今年1月,她参加了东阳市小学师生普通话比赛。一个多月,她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训练。虽然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但是到了赛场,紧张的心情再次袭来。她鼓起勇气上了台,勇敢地演讲完了全篇。就这样,她战胜了自己,还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她就是这样一个坚持不懈的女孩。
努力进取,勇于拼搏
在生活中,她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女孩。不仅能照顾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看见爸爸妈妈工作劳累,她也总会抢着帮忙做家务,减少爸爸妈妈的负担。
学习上,她更是锐意进取,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经常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给队员们带来新的启发。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她更是毫不退缩,总是和难题死磕到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队员,她总会一遍一遍地讲解,直到他们听懂了为止。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她就是这样一个努力进取,勇于拼搏的女孩!
她自立自强,学习使她找到了价值,历练让她更优秀。她就是小甜——一个怀着“中国梦”的自强自立的新时代好少年!
00后人物事迹篇3
疫情面前,党员当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总有一种人始终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扛起“为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的使命担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中高高飘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某某镇派出所教导员台德祥正是这样一名代表,在疫情防控一线中,他始终冲在前面,履行着一名基层民警、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全力维护某某社会安全稳定,当好人民群众的安全守护者。
迅速行动,他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1月22日下午,某某镇召开疫情排查动员会。会后,台德祥立即召集全体干警,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并安排民警利用有效的信息查询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全力做好配合。春节前后,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持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越发严峻。台德祥主动放弃了与年过七旬的父母春节团聚的机会,面对家人的担心,他说,“警情就是命令,我是一名基层民警,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顶得上,党员干部要敢担当!”他这样说的,也这样做了。春节期间,他带领全所民警一起坚守岗位,在全镇范围开展人员排查,他自己也坚持做到每天与镇村干部和卫生院医务人员一起走村入户,开展“五个一”活动,为某某某某返乡人员每人每天测量体温两次,确保身体各项体征平稳。同时,讲清利害,纾解情绪,做好对象户的思想教育工作。
广泛宣传,他是一线战斗的“主心骨”
为配合镇指挥部做好疫情宣传巡查工作,台德祥专门从所里抽出一辆警车作为镇指挥部专门宣传用车。他本人亲自出马,与镇指挥部工作人员一道每天到各村宣传开展“五个一”、“六小六起来”活动,指导各村在小路口合理设置劝返点。同时,利用宣传车在全镇范围不间断巡逻,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目前已向群众劝导简办或取消白宴喜宴16家。1月29日下午,接到县指挥部通知,称有人在长集高速出口驾驶某某车辆下道,不听劝阻,执意要到某某走亲戚。台德祥立即带领民警与卫生院医生一起赶到现场,经了解,某某省宜昌市鲁某驾车带一家三口准备到某某镇元圩村村民周某芝家拜年。鲁某对民警的劝阻非常不理解不配合,拒不接受劝返。台德祥让现场医生为鲁某一家人测量体温,同时向其宣传非常时期疫情防控法律政策,告知周某芝和鲁某若引起不良后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最终将鲁某一家三口人成功劝返,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严查违法,他是群众安全的“守护者”
紧抓重点区域防疫,台德祥带领派出所民警配合镇、村干部对镇内两家农贸市场实行“一日一消毒”,督促镇内三家宾馆做好消毒及记录工作,加强巡查力度,对不符合营业要求的明珠宾馆及ktv、930大酒店及宾馆进行了强制关停。同时,他多次召开全体民、辅警会议,传达县公安局有关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确保防疫期间涉及妨害公务、阻碍执行职务、寻衅滋事、传播虚假信息类警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保证全镇境内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社会秩序稳定。
00后人物事迹篇4
五一劳动节是弘扬优秀劳动精神,鼓励人们向劳动模范学习的一大契机。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公司在劳动节当天也开展了相关活动,在活动中,我学习了许多优秀劳模的事迹,不论从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让我十分感动。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我们的学习的榜样,是我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
小时候老师就经常叮嘱我们,以后工作了要当一个爱岗敬业的人。一开始,我并不十分了解爱岗敬业的含义,以为爱岗敬业就是要不断加班加点工作,甚至为了工作不惜牺牲友情和亲情。今日学习了劳模事迹,我才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爱岗敬业。
想要做到敬业,就需要将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只有当我们真正地热爱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就拿我现在的工作来说,我基本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在很多人眼中,我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这只是因为大家没有学会在工作中寻出乐趣。我在服务行业工作,最大的工作乐趣就莫过于得到客户的肯定和认可。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能轻言放弃,工作要时时充满激情、充满自信,要有不怕苦的精神,不断地挑战自我,这样才能收获到胜利的果实。
劳模的荣誉得来不易,荣誉的背后是辛劳和汗水的付出。好吃懒做、知难而退、怕苦怕累是没办法成为劳模的。对于为我们基层的员工来说,想要成为劳模,就必须要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要热爱工作,熟悉本职业务,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在新的形势对下,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我们就要及时“充电”,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精益求精,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第二,要树立亲切的形象,友好热情地服务大众。不能因为自己的职位高就自视甚高,把自己与服务对象孤立起来,而是要关心一线群众,清楚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切切实实地帮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一个亲民的工作者。
第三,提高思想境界,讲求奉献精神。工作不能仅仅为了钱,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工作中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甘愿舍小家为大家,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感悟,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必定会以劳模为工作榜样,向他们看齐,向他们靠拢,争取日后也能成为劳模。
00后人物事迹篇5
张德良问过朱彦夫,当年在荣军休养所里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即使回到村里,也是吃国库粮,衣食无忧,为什么非要干村支书这个苦差事呢?
朱彦夫回答:虽然我没手没脚,但有心有脑,哪能吃闲饭?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哪能袖手旁观?干就有困难,但再难,能比战场上拼刺刀还难吗?
他说:“我这一生做过三件事,从军,务农,写书,有人形象地叫“三杆子”。虽然都是尽最大努力做的,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内心感到愧疚。”
但朱彦夫,实在是无愧于张家泉村民,无愧于这片热土。
儿子朱向峰从储藏室里找出了当年父亲穿过的假肢,17斤重,健全人提在手里走几步都觉得很沉,朱彦夫却穿着它,为张家泉村奔波了几十年。如今,假肢的绑带和套着的黄军鞋上,还隐约看得见他留下的斑斑血迹。
屋里的电视机,声音可以清晰地传出来。朱向峰告诉记者,电视就放新闻频道,除了睡觉,几乎一直开着。有次从电视上看到一名贪官落马,老人大呼痛快:“又挖出一个蛀虫”,兴奋得一夜没睡。
朱彦夫的大女儿朱向华,现在已年过六旬。当年她出嫁时,很多受过朱彦夫接济的乡亲想借机会来还人情,但他一份礼也不收,连件新衣服也没给女儿做。邻居看不下去,偷偷将两块钱塞到朱彦夫妻子手里,他知道后,硬是让妻子把钱退了回去。“我们姊妹六个结婚,父亲从没摆过宴席,没收过一份礼。当时心里不理解,但现在想想,这样父亲和我们才安心、踏实。”朱向华说。
卧室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小方镜,镜框上一圈圈缠满了细线,一块已经发黑的胶布,粘住了镜面的一个角。这块破旧的小方镜,是50多年前朱彦夫用两个鸡蛋换回来的,修修补补,就是不舍得丢。采访过他的淄博市文广新局原局长曹庆文说,一个功臣,一个吃“国库粮”的人,节俭到这种程度,不可思议。
朱彦夫的外孙女魏玉姬在青岛大学读书,利用周末回到沂源,把自己和母亲朱向欣的旧衣服收拾出来,寄往一所希望小学。朱向欣说,女儿受姥爷影响很大,上学时除了学习就是去做义工,现在已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硕士。
小魏第一时间关注了外公的微博,并在自己微博上说:“外公的故事好像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精神点燃了我的青春!”
一位干部由衷地评价朱彦夫:他缺手缺脚,但从不缺“钙”;他浑身是伤,浑身有病,但就是没有“软骨病”。他是永远的时代楷模。
00后人物事迹篇6
小洪始终秉持航发人“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以实干践行初心,在生产一线创新进取、勇攀高峰。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取决于叶片的精度,他潜心研究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解决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经生产单位应用后,叶片加工质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技术进步。凭借该项技术,他荣获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工作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他以国家级“小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小洪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20xx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亲授的13名徒弟均成为生产骨干,其中1人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他先后完成工具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个人拥有8项国家专利,团队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助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提升,积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动力梦”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他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0xx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小洪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
00后人物事迹优秀6篇相关文章:
★ 素材人物事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