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迹心得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不符合实际的事迹材料会误导读者,缺乏阅读的价值和可信度,写事迹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我们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人物事迹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物事迹心得7篇

人物事迹心得篇1

鱼儿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你的怀抱中;水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目中。鱼儿懂得了感恩,才能明白大海的博爱;大海学会了感恩,才会懂得鱼儿的深情。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我耳畔不断回荡,呆望远处,不禁让我想起了《感动中国》节目,令我充满无暇的联想和深思。

在此次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见义勇为的方俊明。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xx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而这些年,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为儿无私奉献。

也许,有人认为,方俊明很傻,为何救人没成反自己撞石骨折,完全是自找麻烦,活受罪。而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在他心中做这件事也会有自己的理由,那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在漫长的岁月中饱受委屈。面对家人,却不愿拖累,结束生命却终应无果,他不后悔那次行动,即使不是这样,如果当年那小孩是真落水,而他见死不救,这是否有唯呢?生命宝贵,也只有一次,历尽艰辛,这一切都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在他背后他承担了许多,也许不为人知,可是谁又能明白他的痛苦,明明想做却又无能为力。

其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人物事迹心得篇2

6月16日深夜,百色市凌云县、乐业县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共产党员__同志在山洪中不幸遇难,年仅__岁。

百色市新化镇百坭村,国家级贫困县。而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硕士__是百色本地人,当年得到教育扶贫资助就读于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毕业后作为选调生回到家乡,帮助人们摆脱贫困,建设家乡并卓有成效。

曾经她的一篇扶贫心得被刊登在北京师范大学校总会的微信公众号上。其中写到“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快乐’。这字里行间透露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她曾努力想“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基层干部的苦辣酸甜,被这个年轻活跃,内心坚定、赤城无比的女孩打败了。

在这个贫困的村庄挥洒热血,带领全村克服种种困难,让村民摘下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路,甚至为了全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人民的好干部,用生命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洪水是无情的,党是有情的。__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无私奉献,尽职敬业的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她敢啃硬骨头,把困难扛在肩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品格。

党员干部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坚定目标,精准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人物事迹心得篇3

长期以来,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一、端正态度、时刻以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重心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

二、时时注意、时刻以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要时时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持向上的事业心,并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让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要“以情动人,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的心去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抓住闪光点进行爱的教育,使他们认为自己能行,让每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的爱。

在自身修养方面,为了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输向学生,必须不断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特别是现在的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促使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引领学生走进只是的殿堂,不断努力,做一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断探索,做个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断争取,当一个优秀模范的老师。

人物事迹心得篇4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唯一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人物事迹心得篇5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一辈子忠于党和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战争年代,他不怕牺牲,奋勇杀敌,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称号;和平时期,他主动选择到湖北最偏远艰苦的来凤县工作,坚守工作岗位,矢志奉献;从过去到现在,他从不向组织伸手要名利、要待遇,甘于淡泊,清廉自守,从不宣扬自己的过去,至今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一心为国,造福一方。哪里需要就往那里搬,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扎根来凤30年,为民造福,带领群众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为来凤县带来了新气象,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见证了共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基本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往往也是最难能可贵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始终坚持无私奉献的信念,都在平凡的岗位展现伟大,刚好见证了那句“于平凡中见证伟大”。张富清同志任劳任怨,最终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他的事迹,让我们明白要做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要学会默默地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坚持“干事比名分重要”,更要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身为纪检监察干部,特别从事审查调查一线工作的我们要做到三个一定。

第一个一定是:一定要做到守住初心。我们审查调查的初心就是捍卫纪法尊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做一名无愧无悔的纪检人。审查调查工作中,每一件问题线索涉及的都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查办案件要尽心尽力,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坚决严肃查处涉黑涉恶、治理脱贫攻坚、民生领域等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给人民满意的答复,让人民幸福,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第二个一定是:一定要保持奋斗者的姿态和精神风貌。审查调查工作艰苦繁杂,必须要主动担当作为,不松劲、不停歇,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扎实开展初核和审查调查工作,做到问题线索件件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给人们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物事迹心得篇6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节目,十位各行各业的人物故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力量。与其他娱乐节目不同,这些人物给我们树立了浩然正气的榜样,他们用人生的闪光点,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的冒死拼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

虽然我不是太明白这些人物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有多么巨大,但我能够体会到能做到像他们那样是多么不容易。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如在西藏工作16年,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的科学家钟扬;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成巨款捐献教育事业的马旭夫妇;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他们都是在用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把工作做好,做完美,做到别人做不到,做到全国人民都为之感动。

桑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做一时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而我常常做不到,比如背诵默写、体育锻炼、记忆单词等,这些事情做一天并不难,很容易做好,但要天天背、天天练、天天记就很难,难就难在自己的惰性,自己的随意,自己的毅力不够,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长跑,要做好一件有意义的事必须花很大的力气才行。

如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今天的观影让我更加明白坚持的重要性。我现在已经是中段懂事的大孩子了,从现在开始要向那些懂得坚持的人物学习,日积月累做好每件事。

人物事迹心得篇7

她是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女院士,73岁,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她说,这一次,她来当一个医生,没考虑过什么时候回家

年夜饭是机场的饺子

“妈,等你回来。 ”2月1日,李兰娟的儿子郑杰发了一条朋友圈。同一天,《李兰娟院士带队出发驰援武汉》的新闻被无数人转发。

“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从18日开始到28日,她没有一天不是凌晨2点之后睡的。 ”郑杰文章里的这个 “她”,就是李兰娟。

亲人难免挂心,然而为祖国奉献被李兰娟这一代人视作本职,这个时候谁也拦不住她。 1月24日除夕当天,李兰娟飞往北京参加疫情有关会议。晚上9时许,她从北京返杭,晚饭是在机场吃的一顿饺子。 “今天我轻松了,不用烧年夜饭了。 ”李兰娟相当豁达。

不分昼夜救治患者

立春——“不教胡马度阴山”2月4日,立春这天,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效果。李兰娟说,“我们这次是来治病救人的,特别是要救治重症病人。 ”抵达武汉后,李兰娟一刻也没停歇,听汇报、讨论诊疗方案,平均每天只睡三小时。而她却说,“没有问题,我身体蛮好的。 ”“70多岁的老人,真是不分昼夜,她凌晨4点下的火车,吃过早餐接着就开会,各个医院专家,基层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我感觉,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感慨。

果敢冷静是自我要求

李兰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向果敢冷静。在抗击sars时期,李兰娟对浙江的防治提出并采取了系列创新性措施,实现了该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十年后h7n9肆虐中国南方省份,李兰娟创造性将李氏人工肝用于重症h7n9救治,显著降低病死率。 “作为感染科医生,控制传染病是我们的责任。 ”李兰娟说。

新冠疫情爆发后,李兰娟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作为国家级专家,她提出了对疫情的预判,特别是提出了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电视上,李兰娟的一口绍兴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

也许,对李兰娟来说,无论做教授还是做院士,从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为她一生的职责。

人物事迹心得7篇相关文章:

人物的作文300字模板7篇

人物的作文400字7篇

感动人物学习心得6篇

描写人物的作文500字7篇

描写人物作文600字7篇

观看榜样人物心得体会6篇

人物心得体会范文6篇

向先进人物学习心得5篇

人物心得体会范文通用8篇

积累人物素材作文5篇

人物事迹心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