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事迹的讲述,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通过实践来践行自己的信仰和理念时的坚定与决心,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典型青年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典型青年事迹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xx,毕业于xx科技大学,现任xx分厂设备员。几年来,在分厂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加强学习,使自己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强化设备管理,实现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通过克难攻关,多次解决了设备难题。同时,自己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今天我就自己几年来的工作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xx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进入了xx碱厂xx分厂工作。当时,正值# 1装置开工准备阶段,由于时间紧迫,分厂领导将大量工作交给了我,当我穿梭在交错复杂的管线和大型设备之间时,顿时不知所措。面对国外引进的大型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我就连最常见的止回阀都不认得,有时听同事们谈论工作情况连话都插不上。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好像被一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尽快适应岗位需要,不辜负领导同事们的信任,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迅速掌握这套装置的技术要领。于是我每天拿着设备剖视图泡在现场,对照图纸仔细研究设备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电机型号、泵的种类等等。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傅们请教,并认真做好笔记。白天积极参与现场设备的吹扫、气密、试车。晚上就拿着厚厚的设备资料,对设备结构、设备参数及维修保养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难问题。经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就基本掌握了这套装置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构造,并且能够解决设备故障及问题,为日后从事设备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设备管理,为装置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随着#1装置开车成功,生产逐步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分厂也不断开始强化设备管理工作。我在核实设备基础台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记录并不完善,如果长此以往就将失去台账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于是我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结合分厂实际,制订了分厂设备台帐管理制度。同时,我还积极联系设备工程部和设计院的同志,从他们那里汇总了大量的设备图纸与资料,与之前的.台帐进行逐项核对、整理和补充,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设备台帐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设备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决定了装置运行的稳定和质量。为确保生产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我与同事们进一步强化了设备包机、润滑、点检的管理工作。通过推行设备包机四级管理制度,做到每台设备都有对应的中层干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负责,形成了有效的设备维护、管理和监督机制。经过努力,不仅现场设备卫生实现了目视化管理,还使设备保持了良好性能。在日常工作中我还坚持设备巡检,全面了解设备当天的运行状况,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第一手资料,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针对薄弱环节,做好隐患预判,对于需要检修处理的问题,及时做好计划检修,确保生产的连续与稳定。
在抓好管理的同时,我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很多离心泵机械密封存在泄漏问题,检修时拆卸不仅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还会造成环保影响。为此,我对机封拆卸下的每一个零件进行仔细检查,最终发现是弹簧补偿器卡死而导致的泄漏。于是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与机封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通过将现有补偿型式改为波纹管式,有效地解决了机械密封泄漏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了自我的工作能力。
三、爱岗肩责,勇挑重担,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自从#2装置立项开始,我便积极投身到建设筹备工作当中。在此期间,我主动承担起了设备和材料采购计划的统计工作。为了不影响建设进度,我将资料室内大量的图纸、材料表和设备采购计划进行分包处理,优先采购那些进口或供货周期长的设备。比较而言,材料计划的下达最为繁琐,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差错都会让采购的材料无法使用,从而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就这样从项目开始建设到最终竣工验收的几个月里,我一刻都没有松懈过,最终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的统计下达工作。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工作量十分庞大,为确保进度,我主动放弃周六日休息时间,每天盯在现场,爬塔器,钻人孔,各项工作都要亲力亲为,确保工程质量。在羰基合成搅拌器安装期间,由于反应器内通风条件差,在里面呆上半个小时,就全身是汗。为保证搅拌轴的安装精度,我爬着软梯,数次往返于十几米深的反应器。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搅拌轴的安装精度做到最佳,为装置开车争取了宝贵时间。在xx分厂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xx年9月23日,#2装置一次开车成功,顺利实现了“保九争八”任务目标。
今年1月份,#2装置辛醇压缩机c301突然出现故障导致系统停车。经过检查,确定是压缩机组电机出现了问题。辛醇压缩机为德国西门子进口设备,是整套装置的核心。如果按照西门子厂家的维修方案,电机完全修好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这样一来,辛醇工段就要全线停车,严重影响辛醇产量。但是我们不等不靠,积极联系备件部进行调研,最终实现了电机国产化改造。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国产化电机与齿轮箱的对中问题。眼看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分厂领导决定集中全体职工的智慧共同攻破难关。在这个过程中,我反复研究,对比厂家安装试验记录,迅速掌握了压缩机的对中方法及操作数据。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连续奋战几个昼夜,最终将电机回装并精确对中,保证了装置开车成功,将停工损失降到了最低。
我十分珍惜企业为我们年轻人搭建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一条奋斗的青春之路,与企业发展同行!
谢谢大家!
典型青年事迹篇2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晚7时许,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护理组长高锐(上图。资料照片)正在查看患者情况准备交班,突然发现有一名患者呼吸微弱、口唇发紫,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值班医生。
“紧急加推一组呼吸兴奋剂!”
收到医嘱,高锐抓紧配药准备静脉注射。不一会儿,高锐已忙得汗流浃背,护目镜里有雾气,透视效果较差。戴着3层手套,看不清,能不能一针扎准?
高锐迟疑了几秒后,坚定了信心,完全按照“微光输液”考核标准进行“实战操作”,一针到位!随着呼吸兴奋剂缓缓推进静脉血管,患者的呼吸缓慢提速。随后,高锐又挤压患者胸廓10多分钟,患者才恢复了自主呼吸。
高锐在急诊医学科工作了10多年。2019年她参加联保部队护理技能大比武,勇夺3项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救护冠军”!“只有平时技能练得过硬,遇到特殊情况才不慌神儿!”这正是高锐请战参加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底气所在。
入驻火神山医院没几天,感染七科一病区39床就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心率快、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经过医生用药、加强镇静补液等措施,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有了改善。高锐刚接班,就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心电监护仪上出现室颤波形。高锐一边呼叫:“快拿抱球准备通气”,一边准备除颤。高锐熟练地开机、定位、选择除颤模式……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几秒钟后,监护仪上显示出了正常心率。
病区曾收治了一名85岁高龄的女性患者。她不便自行吞食,也不愿选择留置胃管。为了让患者尽快服用降温药,高锐将药片碾碎溶解,小心翼翼地抽入注射器管内,一边安慰患者一边给患者喂药。如果病人咳嗽喷出飞沫,高锐极易被感染。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锐成功化解了这一难题。1小时后患者的体温降到了38.5度,心率渐渐正常了,血氧饱和度也升高了。
病区遇到重症、危重症患者或是情绪波动大的患者,高锐总是冲锋在前。这名“救护冠军”,在战疫实战中频频显身手。
典型青年事迹篇3
英雄王锋的故事,要从2016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灾事故说起。
那天夜里,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预见,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点多,因一楼电动车短路失火,继而引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锋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折回头冲进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儿子。
“你打电话报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楼里还有很多人。”王锋安顿好妻子潘品后,便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的生命。
此时,楼内已火光冲天,还不时响起爆炸声。“里面还有人,我还要去救人。”说完这句话,他第三次冲入火海。
这一次,他挨门挨户敲门示警。邻居听到咚咚的敲门声,赶忙起床逃生。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个逃出去的王锋,第三次从火海中出来时,已被烧成了“炭人”,全身乌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边跑边喊,奔走呼号。住处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
整栋楼的邻居无一伤亡,但王锋全身的烧伤总面积达到98%,命悬一线。
虽经多方救治,但因严重感染,在顽强坚持了136天后,王锋于2016年10月1日因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
英雄王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对他英勇事迹的高度认可。
如今,王锋事迹已在全国发酵,关于他事迹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就像“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写的一样,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典型青年事迹篇4
“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怀着初心和信仰,18岁时不幸失明的朱丽华抛下了一开始的彷徨、无助和绝望,用勇气与双手“推”开了人生的新大门。随着推拿诊所的名气日增,让自己好好活着对她来说已不成问题,但她明白,仅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意义。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于是,她用诊所“造光”,至今已累计带过盲人徒弟、学生100余人,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穿了10年的白大褂、脚上18元一双的鞋子、居住在20平米的屋子里、每个月自己的花销不足800元……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抠得很的人,却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28年来,朱丽华累计捐助贫困优秀学子480多人次,助学款达333万元。去年,她还签下了器官捐献书。
“朱阿姨的励志故事深深感染了我,她对党怀揣着的感恩之心也鼓舞着我。现在我正努力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将朱阿姨的这颗入党初心传承下去,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报告团成员、受捐助的优秀学生代表、现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的大三学生叶羽艳在报告会上动情地说。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姚钰明号召全体公安民警要像朱丽华同志那样信念坚定,一心向党。自觉开展各类思想政治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像朱丽华同志那样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在工作中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挫折不气馁,直面风险挑战,主动靠前、担当作为,坚决打赢上海进博会和首届嘉兴国际马拉松安保仗。要向朱丽华同志那样心有大爱、为民服务。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交通安全大会战、压降警情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心系群众、干在实处、为民解忧。要像朱丽华同志那样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始终保持争先创优、追梦奔跑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全力推动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合作,努力践行市委首位战略,把初心使命变成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真干的行动自觉,打造红船旁的公安铁军。
典型青年事迹篇5
__就是一个孝敬老人、体贴老人的孩子,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来自陕西咸阳,一个憨厚老实、吃苦耐劳的乡村孩子,家中有5口人。奶奶患病多年,妈妈在家里看护年幼的妹妹,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父亲在外打工。为了养活一家人,父亲渐渐变得满头白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心里万般难受。自记事起,家里的长辈就告诉他百善孝为先,不管什么时候,孝敬长辈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每天白天他会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晚上帮家人打水洗脸。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面对这种情况,他没有退缩,毅然担起了家里的重担,照顾妹妹、孝敬奶奶。秋收的时候,他与父亲一起下地,收割、装袋、装车,年幼的他早已熟谙劳动的全部技巧。母亲心疼不已,可他始终以坚强的微笑面对母亲,用坚定的话语说:“妈妈,我能行,我已经长大了”他知道自己多做一点,父母就能轻松一点。
记得那年夏天,他顶着炎炎烈日走进工地,开始了“打工人”的生活。在那里,由于任务并不繁重,他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他每天需要指挥车辆在出料口下停下来,出料口每一次出的沥青料重约三吨,大约5到7分钟后,装载车的车斗前部就装满了,然后他需要指挥车辆向前移动,让出料口将沥青料放在车后部,等到车后部也装满了之后,车斗的中间部位还剩下一部分空隙,此时再让车向后倒,让最后一次出料填满这部分空间之后,再指挥车辆离开,让下一辆车进站开始装载。正是这样的打工经历,使他早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历练,使他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己才干。两个月之后,他用自己赚到的第一笔钱给奶奶和妈妈各买了一身衣服,给因常年过度劳累导致腰病的父亲买了一套按摩设备,以报答家人的养育之恩。
光阴如箭,流光瞬息,2020年10月他来到了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期间,他多次主动参加管理学院团总支星愿部组织的去敬老院照顾老人的活动,帮助老人晒被子、打扫房间、和老人们聊天,尽可能的为老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虽然有些累、有些苦他感觉自己的内心是温暖的。从中他也学到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如对待老人应当怎样做到关心、体贴和热情,这些都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每当去敬老院看到爷爷奶奶步履蹒跚、年老体衰的样子,他就想起刻在心中的“孝敬长辈”四字,于是,他便在空闲时间去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做活动、讲故事,帮忙做饭等。他的出现往往能丰富老人的生活,为老人带去欢乐与幸福,使老人们更加开心度过每一天。
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他会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孝老敬亲的好青年。
典型青年事迹5篇相关文章: